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248.1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亚婆井前地 的原始碼
←
亚婆井前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亚婆井前地</big> ''' |- |<center><img src="https://img2.baidu.com/it/u=4124402918,581192650&fm=253&fmt=auto&app=138&f=JPEG?w=500&h=334/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width="250" ></center><small>[https://you.ctrip.com/travels/macau39/1825564.html 圖片來自旅行网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亚婆井前地''',亚婆或阿婆意即老婆婆,由于粤语的“亚”和“阿”乃同音字,因此很多粤语命名之地名经常出现“亚”与“阿”互换字的情况。澳门官方使用的名称为'''亚婆井前地'''。“亚婆”意即老婆婆。传说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筑水池贮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饮用,故人称呼水池为亚婆井,葡文意思是“山泉”。 ==所在位置== 亚婆井前地(Largo do Lilau),是位于澳门西望洋山北面的广场。由于亚婆井前地及周围古旧建筑,故被列为澳门建筑、历史和文化文物区。 原来的亚婆井水泉仍然存在,正确位置是亚婆井斜巷尽头的高地上,而不是位于亚婆井前地。 离开港务局大楼沿妈阁街前行,看到街边有一小广场,两株百年大榕树绿色树冠覆盖整个广场,周围建有带有南欧风韵的葡萄牙民居和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公寓式住宅,这就是亚婆井前地。葡萄牙民居红瓦坡顶,白色外墙,衬托绿色百叶窗;公寓式住宅平屋顶,黄色墙面,白色装饰线条。<ref>[https://you.ctrip.com/travels/macau39/1825564.html 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之二,亚婆井前地、郑家大屋) ],旅行网,</ref> ==名称来源== 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lilau),这里以前是澳门主要的水源,又靠近内港,是葡人在澳门最早的聚居点之一。澳门葡人民谣说︰喝了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 ==历史传说== 传说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筑水池贮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饮用,故人称呼水池为。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由此可知,此地昔日为澳门水池之一。有井就有人住,澳门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处,故为最古老的住宅区之一。澳门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谣说:“喝过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 ==民居布局== 葡萄牙民居式建筑顺山势而建,建筑较为低矮;白色的外墙,衬托绿色的百叶窗,红瓦坡的屋顶。据随行的人介绍说,亚婆井前地7、9、21号为葡人公寓式住宅,属装饰艺术风格,建造于20世纪初。7、9号每幢占地约300平方米,为两层建筑,高约10米。21号占地约460平方米,为三层建筑,高约13米。平面基本为长方形,建筑立面有装饰艺术风格的装饰线条,入口结合地形,外墙表面以黄色粉刷,白色装饰线条,屋顶形式为平屋顶,结构为砖墙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澳门政府为保留该区的历史色彩,当中两株百年老榕树仍得以保留。 澳葡政府为保存此区的文化特色,进行了一系列重修工程,亚婆井前地内的两株百年老榕树得以保留,增设古典路灯和将石子路面改铺大理石等。1996年1月重修工程竣工,亚婆井前地及附近建筑的欧陆风情得以留下。 2005年开始,随澳门历史城区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开放时间== 全日开放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10 世界史地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亚婆井前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