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72.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何谓教育 的原始碼
←
何谓教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15565977/ffde7af8bdaa9dc8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998411/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 “为了孩子好”是绑架,也是暴力 ★ “教育焦虑”源于所有人都追求单一的生存价值 ◎ 时代构筑繁荣之梦,学校却沦为教育工厂 ◎ 畸形的升学体制下,考分被奉为幸福信仰 ◎ 学生变得厌学、暴力、随波逐流;教师只顾自保、晋升、一味顺从;学校正演变为填鸭式的管理收容所……分数是通往成功的敲门砖吗?日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 斋藤茂男“日本世相”系列教育篇上卷,直击泡沫经济时代日本教育现状的黑暗面。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终于告别了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状况,进入了物质丰饶的时代。可以说,战后教育体制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日本振兴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然而,这种幸福神话的背后却暗影丛生。 在“能力主义”和指标化管理的指导下,学校的教育机能逐步丧失,沦为以分数取人的学历发行所。拒绝上学的孩子年年激增,校园暴力、霸凌事件层出不穷,学生身心异常现象频发。心怀理想的教师也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迷失方向,甚至自寻短见。 在家庭中,亲子间更是无法沟通理解。身为“企业战士”的父亲,缺席孩子的日常生活;热衷育儿的“鸡娃妈妈”,却培养出厌学儿童或恋母的幼儿。与此同时,课外辅导班正往欲望产业的方向一路狂飙。 当升学考场转变为应试战场,学生的思考能力却越发薄弱。在学校和家庭内外,所有人都像是按照电脑程序的安排,过着随波逐流的空洞生活。 “内卷”而残酷的学业竞赛,闭塞而逼仄的社会环境,重新恢复的战前国家主义教育,映射出日本经济繁荣下令人窒息的教育现状。 == 作者简介 == [[斋藤茂男]](1928—1999),日本著名记者。东京出生,毕业于庆应大学经济学部。1952年进入共同通信社,历任社会部记者、次长、编委,1988年退休。1958年获第一届日本记者会议奖。1974年因系列报道《[[啊,繁荣]]》再次获奖。1983年,因长年的新闻报道活动和作为新闻记者的高声望,获得日本记者俱乐部奖。1984年《[[日本的幸福]]》系列获日本新闻协会奖。1993年岩波书店出版其12卷著作集。 斋藤1958年因“菅生事件”的报道一举成名。他终身关心弱势群体,敢于暴露社会黑暗面。斋藤认为,“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现实,光用所谓冷静客观的观察是无法准确捕捉的。记者必须越境进入弱者的状况中,只有彻底站在弱者的立场和视角上来观察世界,我们才能接近情况的本质。必须自觉‘中立、公正、客观’等常识的虚构性”。 有人曾用“生涯一记者”来形容斋藤茂男,认为他是全日本最符合新闻记者形象的人,甚至在晚年,面对犹豫是否要告知癌症实情的医生,斋藤说“新闻记者需要知道真实情况”,让医生告知实情,像新闻采访一样用本子一一记录下自己的病况、还能做多少工作、延缓病情的措施有哪些选项等。这是他失去意识倒下的5天前的事。他作为业界榜样至今依然受到许多年轻记者的仰慕和怀念。 == 书评 == 中文版的《日本世相》系列正在陆续翻译出版,之前已经出过4本。4本书都是基于1980年之后的采访归类整理成书的,跨越三四十年到了中国,反响竟然都相当不错,我也变成了斋藤先生的粉丝。 第一批出版的两本是《[[饱食穷民]]》《[[妻子们的思秋期]]》,聚焦日本高速发展时期企业员工的痛苦以及他们身后的妻子们,极其精准地击中了2010年代中国年轻男女的痛点。 第二批出版的两本是《[[燃烧未尽的晚景]]》《[[为了生命闪耀之日]]》,分别聚焦老年妇女和残障儿童问题,似乎对内地而言仍然超前,但讲述的历史纵深感、话题的复杂程度令人惊叹。 新出的第三批是《何谓教育(上):光明中的黑暗》和《何谓教育(下):黑暗中的光明》,两本书的素材原本是十几篇不同主题的采访,采访时间更早,是在1975-76年。彼时斋藤茂男接近50岁,与另两位记者(一个30多,一个40多)合作采访写成。90年代《日本世相》系列的日文版出版时,根据涉及主题的“黑暗”或“光明”,把总共十几篇采访分别编入了两本书,取了现在的名字。或许有些拗口,我就把它们简单称作《黑暗》和《光明》吧。 《黑暗》这本书,的的确确让人看了心塞,它讲出了教育领域的种种“难言之隐”。在目前中国,教育似乎成了敏感领域,拒绝求根究底。我读这本书,仿佛得到了来自历史和世界的呼应,让自己的感受不再孤单:我们犯的错误,原来他们也犯过;我们所苦恼的,原来他们也苦恼! 1 学生为何饱受折磨 普职分流,初中学生压力过大怎么办? 升学资源被补习班垄断,内卷怎么办? 缺乏引导,孩子丧失学习动力怎么办? 备受打击,孩子丧失生活兴趣怎么办? 如今中国的“普职分流”是个敏感话题,当然不乏支持者,但更多家长是在忧虑。斋藤茂男以他一贯的人文主义立场,对日本某县推出的“普职分流”政策加以抨击——这是让人的成长屈于经济发展之下。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人被培养成了工具,当然会对学习和生活丧失了探索的兴趣。 “双减”是如今中国给教育下的一剂猛药,严厉打击了补习班。斋藤茂男在书里讲了当时日本的情况,跟我们今天的忧虑别无二致:补习班只是教你做题方法,并不期待你自己去探索背后的原理(当年我与发小在这方面吃了很多亏,每个物理题目都想自己从头开始推理,实际上你只要把公式定理记住然后拼起来用就可以了,就像工作时堆积互联网黑话一样);补习班本应是提携后进,但逐渐变成了超前学习,几乎所有的名校学生都是著名补习班的成员。这不仅是补习班的问题,更是公立教育的失败。 2 公立教育为何失败 公立教育的失败,源于体制问题,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保障。 教师只顾唯上,对学生不负责怎么办? 教师自身难保,无法坚持自我怎么办? 我是教师家庭出身,祖父母和母亲都是中小学教师,从小在学校里“摸爬滚打”,对教师群体状态比较理解。他们中有不少理想主义者,坚持自己的理念;更多的是不好不坏的普通人,面对荒唐的政策指令不知所措;当然也有个别卑劣的伪君子,内心的小算盘不得而知。总之,他们只是普通人,职业带给他们一种约束和习惯,但不能完全让一个人升华。 从小学高年级开始,我就对一些教师的种种行径感到不满。比如每逢教育局来检查,全校都要做样子大扫除;比如老师上公开课,全班都要配合表演给评委看;比如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往往上升到羞辱的程度,有时候甚至拳脚相加;比如,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一脸和气,转头对差生却嗤之以鼻;比如为了考试成绩指标,学校和老师甚至配合学生作弊…… 这一类事情,《[[黑暗]]》中提到了很多。比如,有学生出事之后,学校上下面对记者是全部回避、缩头、不见、不答。怪不得教育这么“敏感”呢。 又比如,教师群体也显示出一种“服从性”。面对上层考核教师的不公平政策,他们一度奋起抗争,但最终不声不响就散了,大家默不作声退出了工会。 3 教育制造人,不是制造机器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或许不好回答;但教育不是什么,却容易回答。 只需重复一遍斋藤先生在《[[日本世相]]》系列书籍前言中的自述: 但其实我自己也有一直想做的课题,像低音回旋一般,在心中久久回荡——那就是关于“资本主义与人类的关系”。大环境下,我们眼前一片繁荣,但只要稍微切换舞台,就能看到各类被异化的群体,他们深受各种打击。所有人都陷入一个巨大装置,努力把时间变为金钱,被强迫着,要更快、更有效率地活着,哪怕超越身体极限,时时刻刻,一分一秒都不能错过。这节奏让我们无法按照自然时间生活,过有生命力的生活,只感觉身心俱疲,不停被压榨。外部世界看似华丽,内部却可怕地快速运转着,让人不断沦陷其中。不知所措的焦虑、充斥心中的空虚……终于有一天,忍不住爆发出来:我这究竟是在干吗!然而,也只有那么一瞬间,转眼工作来了,我们像自动切换的机器,不得不回到现实,按照既定方式,完成既定的角色。如果,这就是现实,那日本的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即便它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社会——这是我的思考,我想要亲自找出答案。 斋藤先生批判日本的资本主义,同时也是在反思现代性。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人”的精神和尊严?《黑暗》告诉我们,教育界必须负一定的责任。下一本《光明》则告诉我们,教育人士也在努力往好的方向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据《[[妻子们的思秋期]]》译者高璐璐讲,1970年代斋藤先生在中国走访时,被一名记者的话所打动:“记者不能站在斗争之外远观,而应该置身于漩涡之中。”这句话成了斋藤之后的职业信条。除了那些不可抹去的战争与伤痛,中日两国之间还有更多这样互相启发、互相映照的瞬间。希望这套《日本世相》也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警醒吧。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998411/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何谓教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