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2.1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凤凰山的印象(蔡汉顺) 的原始碼
←
凤凰山的印象(蔡汉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凤凰山的印象'''<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591447/pexels-photo-159144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260&h=750&dpr=1"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凤凰山的印象'''是[[中国]]当代作家蔡汉顺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凤凰山的印象=== 自古以来,山之定名,大多以形而定,故有以形正山之说。同样,秭归的[[凤凰]]山,正以凤凰而名,无非是因山形似凤凰;或者投其象征祥瑞之意。我曾几次流连于潮州的凤凰山,那是我们潮汕地区名茶凤凰单枞的产地,至今念念难忘。而秭归的凤凰山,现居三峡库首又是“文化园”所在地,集三峡大坝的[[壮丽]]、[[平湖]]风光的秀美和屈子伟迹与巴风楚韵于一体,其独特的人文景观日渐显露出迷人的风采。 说到凤凰山在当地还有一美丽的传说。相传,秦军占领郢都和[[屈原]]怀石投江的消息传回屈原故里后,归乡的父老乡亲一个个痛不欲生。乐平里有一对孪生兄妹,哥哥叫屈龙,妹妹叫屈凤,兄妹俩对屈原十分景仰,当听说秦军已进入南津关,准备进一步入侵丹阳城的时候,怒火心中起,立即组织了500多人驾乘十只木船,顺江而下前去迎敌。当队伍行至茅坪时,与秦军狭路相逢,于是展开了激战,两军大战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后因归乡队伍补给不够,只得退到茅坪后山茂密的丛林中休整,秦军则在江边安营扎寨,两军对峙中,屈姓兄妹利用熟悉地形和丛林的掩护经常偷袭秦军营地,秦军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秦军大为恼火,决定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围剿归乡队伍。于是,秦军点燃了归乡队伍藏身的丛林,屈姓兄妹只好带领队伍撤到一个小山包上(也就是现在的求雨堡),兄妹俩双双跪在地上,高呼“屈原大夫,您显显灵保佑保佑我们,下一场雨,让秦军火攻的计划落空吧!”话音刚落,顿时只见天昏地暗,雷鸣火闪,大雨倾盆,山林大火顷刻被大雨浇灭了。此后,秦军多次选择在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时候点燃山林,但屈姓兄妹只要在求雨堡跪地求雨,立即便有大雨如期而至。归乡队伍感到有屈原暗地相助,更是信心百倍,军心大振,誓死要将秦军赶出归乡。 秦军火攻计划落空,更是恼羞成怒,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决定派两路人马,一路从左边沿陈家冲向求雨堡边砍树边进攻,一路从右边沿徐家冲向求雨堡边砍树边进攻,两路人马采取步步为营、一点点蚕食的办法向求雨堡发起了进攻,由于受到两面夹击,归乡队伍不得不撤到金岗城一带保存实力,求雨堡落到了秦军手中。屈姓兄妹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没来得及撤走,被困到了剪刀峪,秦军点燃了已无退路成了孤岛的丛林,乡亲们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大火焚烧着兄妹俩,多次想冲上求雨堡求雨,都被秦军杀退下来。大火一至烧了七天七夜,第七天清晨,被熊熊烈火焚烧的丛林突然放出一团五彩霞光,随即,天摇地动,火光闪闪,大雨如注,霞光中一只凤凰和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向西北方向飞去,乡亲们回过神来,面前的丛林突然变成了两座山峰,乡亲奔走相告:屈龙和屈凤变成龙和凤飞回乐平里去了。他们的身躯变成了两座山,一座叫夔龙山,一座叫凤凰山,两座山堵住了秦军前进的步伐。秦军也被眼前的景象震呆了,只好收兵撤回南津关了。凤凰山的传奇故事,至今,听秭归文友说县城还有一个解释不清的怪现象:凡是县城有什么大型活动,必定要下一场或大或小的雨,据说是屈原误解了,以为归乡人民又在求雨。 说这现象的古怪,的确真的有些古怪,让人不能不相信。我本次来秭归,早上在酒店出发往凤凰山,只见天空万里无云,风和日丽。而时隔不久我来到凤凰山,却骤然间乌云密布,细雨霏霏。我想“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莫非屈老夫子真的显灵了,又在降施甘雨,用这降雨的方法,来欢迎我这位粉丝参观他的故里。由于我真的领略到这怪现象的古怪,于是我对凤凰山这座名山,心中更多了一份神驰和景仰。美丽的凤凰山给我留下了很多可圈可点的人文景观,其中屈原祠和古民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屈原祠在秭归凤凰山上,是地标性建筑。我观看了山门、配房、大殿、屈原铜像、东西碑廊、屈原纪念馆及屈原墓等建筑。眼前呈汉字山字形的山门,我看到了诗人的伟大。古色古香的配房、大殿,我看到了诗人故里厚重的历史人文。“低头沉思,顶风徐步”屈原铜像,我看到他爱国爱民的满腔激情和孤忠自清的高洁精神。底蕴深邃的东西碑廊、屈原纪念馆,我读懂了屈原博大精深的诗词歌赋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屈原墓内的大红吊棺,我看到了屈原的无尚荣光。屈老夫子的确令我鼓荡生风,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尚灵魂!吾辈唯有仰读。先生岿然,弟子喟然:“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眼前的屈原祠,也见证了归州百姓千百年来对屈原的缅怀爱戴。而屈原伴随着青山灵魂不死,一如凤凰涅槃,最好的归宿非凤凰山莫属。当年,屈原在玉笥山下祭祖,哭颂《招魂曲》:楚山青青栖凤凰,楚水粼粼蛟龙骧。如今,箴言终于如愿,屈原魂归故里。不由我想起湖南的汨罗屈原祠,秭归是屈原生命的起点,汨罗则是屈原生命的终端。屈原一生漂泊的轨迹主要是奔波在洞庭湖畔,从湖北转到湖南,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尽管汨罗的屈原祠修建的非常精美壮观,可那里终究是他的驿馆,唯有秭归的凤凰山,才是能够“招魂”而归的“落凤坡”。 纵观世上的人,人人都有自已的名字,虽说名字是人的标点符号,但有的流芳百世,有的却遗臭万年,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名字流芳百世的人。梁启超称他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毛泽东称他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鲁迅先生称他“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郭沫若称他是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有异彩的一等明星”。上个世纪的1953年,屈原被评选为当年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屈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当然,更是秭归人民的自豪! 从屈原祠出来,沿着青石台阶,不仅穿越山岭,而且穿越历史——我们一下子从战国末年走进了明清时代。修建三峡大坝的同时,许多名胜古迹不得不另选他址“安居”,在将被淹没的古民居中,秭归古镇青滩的明清古民居是最有代表性的。梅子告诉我,青滩是长江上有名的险滩,古镇因滩而兴,老百姓靠滩吃饭,船老大靠滩发财,发了财的船老大便大兴土木,修建了这些豪华的民宅,建筑工艺相当精湛,极具峡江地域特色。三峡大坝蓄水前,为了保护好这一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便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十多座古民居整体迁移到了凤凰山上。位于著名长江地质景观链子崖下的古民居如今落户于凤凰山中,更像是一幅描绘古代山水楼台的水墨画卷,时隐时现,美轮美奂。每一处青砖黑瓦的民居都是一个风格迥然的景点,有的天井方方,有的庭院深深,有的石雕栩栩如生,有的飞檐活灵活现,说到飞檐,那檐头不像我们潮汕地区古民居四点金、下山虎、四马拖车和百鸟朝凰的布局,而是跳跃的大鱼,俯瞰鱼跃造型的飞檐,其背景正是滔滔大江,妙趣天成。别具江峡地域特色的还有讲究风水的“歪门邪道”,还有抵御江风的线砖洞窗,还有依据山势的重院叠楼。于是,我的眼睛和镜头简直不够用了,一步一景,步步回头,特别想探寻每一扇大门里,每一张老床上曾经发生的故事,进而读懂每一处浮雕,每一个台阶,每一道砖缝里深深镶嵌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梅子说:怎么样,搬到这来住吧。我摇了摇头说:太精致,不温暖。区别于青滩古民居的地方还有绿树掩映和布局错落——把更大的空间留给了山石林泉。夹道遮风的修竹和房前屋后的柑桔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再次想起屈原的高尚气节和瑰丽诗篇。另外一种没有树皮,开着艳媚的小花,看上去弱不禁风的“痒痒树”,让我想起为屈大夫不齿的懦夫小人,你挠一挠,它动一动。 山腰上还有一座从青滩搬迁过来的江渎庙,据说原来没有多少人注意它,解放后此庙曾做过多种用途,最后将一所小学安放其中,[[三峡]]工程兴建中,才引起人们重视,由国家拨款实施整体搬迁,后研究者发现,此庙是我国现存的四大渎庙之一,是唯一祀奉江神的渎庙。过去的江渎庙,主要用于供奉江神,祭奠屈原,祈福消灾。今天的江渎庙是观看三峡大坝的最佳位置。凭栏远望,江天茫茫,三峡大坝犹如巨龙横卧江上,高峡出平湖,再不见激流险滩和纤夫拉船,当然,也就不用祈求江神庇护了——江渎庙也便成了观景台。在这里,我久久坐在自己的生肖石墩上冥思苦想:一条大江的功过和一道大坝的利弊。 其实,纵观横览大江、大坝的最佳位置是凤凰山顶的[[栖凤亭]],可惜时间不够用了,且把遗憾留作念想,只是在梅子那里得知关于栖凤亭的[[美妙]]传说。当年屈原被流放时,在这里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太平景象,于是多年抑郁忧闷的心情开始舒畅起来,眼前展现出一个非凡的境界:彩虹横空,凤凰展翅,琼楼生辉,迎面驶来一驾彩车,车上乐师正演奏着《九歌》,两旁的美女翩翩起舞迎接屈原上车,他刚登上车,车子立刻变成一只金凤凰腾空而去,真可谓:“鸾皇为余先导兮,吾令凤鸟飞腾。”秭归人民为了纪念屈原,于1997年大江截流时建此栖凤亭,等候屈大夫乘凤归来,目睹家乡巨变。落照中我们原路返回,最后来到凤凰山下的一片江滩,这里有从古归州搬迁过来的一座牌坊和两座石碑,那牌坊有郭沫若题写的“屈原故里”;那石碑是清朝的,上面分别写着:楚大夫屈原故里,汉昭君王嫱故里。站在这里,背靠巍巍青山,面对滔滔大江,我仿佛看到到独立山巅的屈原行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仿佛听到侧卧江边的太白放歌: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凤凰山——乐平为凤,香溪为凰,将秭归的珍宝和骄傲尽收其中,真可谓秭归之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夕阳西下,惜别西陵。站在即将收藏春阳的凤凰山下——江风习习,涛声依旧,不禁想起当年袖手岸边的陆放翁:“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如今,陆游身后又八百年,屈子魂依然呼吸在这江风和涛声之中。我再次认定屈大夫将与凤凰山共存永生。 凤凰山,一座迎接屈子魂归故里和收藏峡江文明的[[历史]]博物馆,名副其实,名扬四海。这一次来去匆匆,不能尽览,暮色中我一边回望一边对梅子说:还要再来,还会再来,再来拜谒屈原祠,再来登临栖凤亭。 暮色四合,凤凰山收拢翅膀,掩卷而眠。<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蔡汉顺,广东省揭阳市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凤凰山的印象(蔡汉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