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00.1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卡米勒·夏蒙 的原始碼
←
卡米勒·夏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卡米勒·夏蒙.jpeg|有框|右|<big>卡米勒·夏蒙(政治家)</big>[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2506/120342347.jpg 原图链接][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76/p51a81m032.html 来自 个人简历网 的图片]]] '''卡米勒·夏蒙'''(Camille Chamoun1900-1987),[[黎巴嫩]]政治家、外交家、总统(1952-1958)。属[[基督教]]马龙派。他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使的美军登陆黎巴嫩。<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936747/ 黎巴嫩历任国家元首(兼代)出生地(一级行政区) ],bilibili,2020-08-04</ref> ==简介== 黎巴嫩政治领袖,1952~1958年任总统。早年参加「制宪团」,1940年代末成为该团主要成员。1948年竞选总统失败后,在议会里组织反对党。1952年夏与社会进步党领袖琼卜拉特(Kamal Jumblatt)结成联盟,赢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同年9月,一场大罢工迫使总统扈里(Bishara al-Khuri)下台,夏蒙遂当选总统。 他励精图治,实施民主,使报纸和在野党完全自由。但是黎巴嫩的政治依然是为特殊利益服务的,他的改革收效极微。1956年[[穆斯林]]领袖们要求黎巴嫩同英、法两国断交,他不仅拒绝这样做,而且任命一名亲西方的外交部长。1958年5月贝鲁特发生武装暴乱,他向美国求援,同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贝鲁特附近登陆,解除黎巴嫩政府所面临的军事威胁。人民纷纷要求他下台,他拒绝辞职,但任期届满后并未寻求连任。1960年当选议员。 1975年发生内战,他积极参加反对叙利亚干涉的斗争,并任财政部长等多种职务(1984~1985),支持依宗教画分省界。著有自传性著作︰《[[黎巴嫩的危机]]》。 ==生平== 1900年4月3日生于黎巴嫩舒夫区的戴尔·卡玛尔,曾就读于贝鲁特法国法律学校。1924年起当律师,后任法文报纸《[[觉醒报]]》撰稿人。1929-1972年8次当选议员。1938年任财政部长。 1943年黎巴嫩独立后,夏蒙再次进入内阁,任内政部长。1944年任驻美国大使。1947年任驻联合国代表。1948年代表黎巴嫩出席阿盟会议。1952年9月任黎巴嫩总统。 黎巴嫩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1943年获得独立。独立以后的黎巴嫩长期以来一直保持政治、经济上的高度稳定,这在中东地区大概是唯一的。其稳定的原因是这个国家的人口组成,它的两种主要教派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人口大致相等。伊斯兰教徒赞成阿拉伯民族主义,倾向于埃及的纳赛尔基督教徒则主张西方式的民主,比较亲美。尽管政见不同,但由于力量差不多,于是达成政治上微妙的平衡。重要的公职由双方交替担任,共同分配:总统和外交部长属于基督教徒,内阁总理和议长归伊斯兰教徒所有。在这种状态下,黎巴嫩的外交政策实行了一种实质上的中立。它小心谨慎地尽量不介入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端。 据说卡米勒·夏蒙的上台便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幕后操纵有密切关系。但他却没有加入杜勒斯策划的[[巴格达]]条约组织。它甚至表现出另一种令人迷惑的倾向:它是有可能与以色列和解的唯一的阿拉伯国家。还有,共产党的活动在多数阿拉伯国家是非法的,而黎巴嫩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允许共产党的合法存在。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他使黎巴嫩成为中东少有的未与英法断交的国家,也是第一个表示支持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国家。正因为如此,黎巴嫩成为一个外国企业投资的重要场所,有"中东瑞土"的称号。美国的一些大企业在黎巴嫩都有大量的投资及其分支机构。 但到50年代,黎巴嫩的相对均衡的政治局面被打破了,因为伊斯兰人口出生率较高,使基督教人口的比例相对下降了。而且,巴勒斯坦的难民不断流入黎巴嫩,也使[[伊斯兰]]人口越来越多,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开始高涨,他们的反西方而亲纳赛尔的色彩日益浓厚,这种变化使想要谋求在1957年连任的夏蒙总统感到不安。 1958年,夏蒙企图修改宪法以连任总统,遭到穆斯林派的强烈反对。由于他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从而掀起了5月2日的一场武装起义,至6月下旬,起义军已控制了黎巴嫩3/4的领土,使他的政府处在风雨飘摇之中。7月14日,他请求美军在黎巴嫩登陆进行干涉,致使美军派出第6舰队对黎巴嫩的大规模入侵。但黎巴嫩人民并未被此吓倒,而是继续开展一场维护国家主权的武装斗争。9月,在世界各爱好和平国家的谴责声和在日益激烈的人民武装起义浪潮中,他被迫下台。10月,美军全面撤军。 夏蒙下台后,于1959年创建了[[天主教]]马龙派政党“自由国民党”,自任主席,其长子图尼·夏蒙任该党总书记,次子丹尼·夏蒙任该党民兵司令。1975年5月-1976年任内政部长、邮电水利部长。黎巴嫩内战期间,1976年3月长枪党为对抗穆斯林派势力,同自由国民党、马龙派僧侣协会等政党团体领导人和知名人士组成基督教势力的政治联合阵线“黎巴嫩阵线”,他任主席。 1983年11月和1984年3月,夏蒙先后参加了在[[日内瓦]]和洛桑举行的全国和解会议。1984年4月30日出任财政和住房部长,直至1987年8月7日在贝鲁特去世,享年87岁。生前爱好游泳、打猎和乘游艇。其主要著作有《[[独立的几个阶段]]》、《[[中东危机]]》、《[[黎巴嫩危机]]》和《[[回忆录]]》等。 ==视频== ===<center> 卡米勒·夏蒙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第219集 黎巴嫩:创伤何以抚平?荒芜与希望并存的中东火药桶</center> <center>{{#iDisplay:f3024irtsgk|560|390|qq}}</center> <center>长达九年的叙利亚战争,究竟是怎么爆发的?如何成为全球战争的?</center> <center>{{#iDisplay:m3144nnogxg|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政治家]]
返回「
卡米勒·夏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