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勒·夏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卡米勒·夏蒙(Camille Chamoun1900-1987),黎巴嫩政治家、外交家、總統(1952-1958)。屬基督教馬龍派。他接受艾森豪威爾主義,使的美軍登陸黎巴嫩。[1]
簡介
黎巴嫩政治領袖,1952~1958年任總統。早年參加「制憲團」,1940年代末成為該團主要成員。1948年競選總統失敗後,在議會裡組織反對黨。1952年夏與社會進步黨領袖瓊卜拉特(Kamal Jumblatt)結成聯盟,贏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同年9月,一場大罷工迫使總統扈里(Bishara al-Khuri)下台,夏蒙遂當選總統。
他勵精圖治,實施民主,使報紙和在野黨完全自由。但是黎巴嫩的政治依然是為特殊利益服務的,他的改革收效極微。1956年穆斯林領袖們要求黎巴嫩同英、法兩國斷交,他不僅拒絕這樣做,而且任命一名親西方的外交部長。1958年5月貝魯特發生武裝暴亂,他向美國求援,同年7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貝魯特附近登陸,解除黎巴嫩政府所面臨的軍事威脅。人民紛紛要求他下台,他拒絕辭職,但任期屆滿後並未尋求連任。1960年當選議員。
1975年發生內戰,他積極參加反對敘利亞干涉的鬥爭,並任財政部長等多種職務(1984~1985),支持依宗教畫分省界。著有自傳性著作︰《黎巴嫩的危機》。
生平
1900年4月3日生於黎巴嫩舒夫區的戴爾·卡瑪爾,曾就讀於貝魯特法國法律學校。1924年起當律師,後任法文報紙《覺醒報》撰稿人。1929-1972年8次當選議員。1938年任財政部長。
1943年黎巴嫩獨立後,夏蒙再次進入內閣,任內政部長。1944年任駐美國大使。1947年任駐聯合國代表。1948年代表黎巴嫩出席阿盟會議。1952年9月任黎巴嫩總統。
黎巴嫩原來是法國的殖民地,1943年獲得獨立。獨立以後的黎巴嫩長期以來一直保持政治、經濟上的高度穩定,這在中東地區大概是唯一的。其穩定的原因是這個國家的人口組成,它的兩種主要教派伊斯蘭教徒和基督教徒人口大致相等。伊斯蘭教徒贊成阿拉伯民族主義,傾向於埃及的納賽爾基督教徒則主張西方式的民主,比較親美。儘管政見不同,但由於力量差不多,於是達成政治上微妙的平衡。重要的公職由雙方交替擔任,共同分配:總統和外交部長屬於基督教徒,內閣總理和議長歸伊斯蘭教徒所有。在這種狀態下,黎巴嫩的外交政策實行了一種實質上的中立。它小心謹慎地儘量不介入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爭端。
據說卡米勒·夏蒙的上台便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幕後操縱有密切關係。但他卻沒有加入杜勒斯策劃的巴格達條約組織。它甚至表現出另一種令人迷惑的傾向:它是有可能與以色列和解的唯一的阿拉伯國家。還有,共產黨的活動在多數阿拉伯國家是非法的,而黎巴嫩卻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允許共產黨的合法存在。蘇伊士運河戰爭期間,他使黎巴嫩成為中東少有的未與英法斷交的國家,也是第一個表示支持艾森豪威爾主義的國家。正因為如此,黎巴嫩成為一個外國企業投資的重要場所,有"中東瑞土"的稱號。美國的一些大企業在黎巴嫩都有大量的投資及其分支機構。
但到50年代,黎巴嫩的相對均衡的政治局面被打破了,因為伊斯蘭人口出生率較高,使基督教人口的比例相對下降了。而且,巴勒斯坦的難民不斷流入黎巴嫩,也使伊斯蘭人口越來越多,阿拉伯民族主義情緒開始高漲,他們的反西方而親納賽爾的色彩日益濃厚,這種變化使想要謀求在1957年連任的夏蒙總統感到不安。
1958年,夏蒙企圖修改憲法以連任總統,遭到穆斯林派的強烈反對。由於他殘酷鎮壓人民的反抗,從而掀起了5月2日的一場武裝起義,至6月下旬,起義軍已控制了黎巴嫩3/4的領土,使他的政府處在風雨飄搖之中。7月14日,他請求美軍在黎巴嫩登陸進行干涉,致使美軍派出第6艦隊對黎巴嫩的大規模入侵。但黎巴嫩人民並未被此嚇倒,而是繼續開展一場維護國家主權的武裝鬥爭。9月,在世界各愛好和平國家的譴責聲和在日益激烈的人民武裝起義浪潮中,他被迫下台。10月,美軍全面撤軍。
夏蒙下台後,於1959年創建了天主教馬龍派政黨「自由國民黨」,自任主席,其長子圖尼·夏蒙任該黨總書記,次子丹尼·夏蒙任該黨民兵司令。1975年5月-1976年任內政部長、郵電水利部長。黎巴嫩內戰期間,1976年3月長槍黨為對抗穆斯林派勢力,同自由國民黨、馬龍派僧侶協會等政黨團體領導人和知名人士組成基督教勢力的政治聯合陣線「黎巴嫩陣線」,他任主席。
1983年11月和1984年3月,夏蒙先後參加了在日內瓦和洛桑舉行的全國和解會議。1984年4月30日出任財政和住房部長,直至1987年8月7日在貝魯特去世,享年87歲。生前愛好游泳、打獵和乘遊艇。其主要著作有《獨立的幾個階段》、《中東危機》、《黎巴嫩危機》和《回憶錄》等。
視頻
卡米勒·夏蒙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黎巴嫩歷任國家元首(兼代)出生地(一級行政區) ,bilibili,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