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23.1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古今伪书考 的原始碼
←
古今伪书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古今伪书考.jpeg|有框|右|<big></big>[https://www.kfzimg.com/sw/kfzimg/1982/01876f84fa5ae35c1b_s.jpg 原图链接][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5%8F%A4%E4%BB%8A%E4%BC%AA%E4%B9%A6%E8%80%83&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古今伪书考'''》,辨伪目录书。姚际恒撰。最初附姚际恒《庸言录》之后,其单行之本今见最早者为嘉庆间鲍氏《知不足斋丛书》第23集本。[[光绪]]中有归安姚氏《晋石厂丛书》等多种刊本。1929年北平朴社出版顾颉刚点校本,1933年北平景山书社《辨伪丛刊本》和1955年中华书局《古籍考辨丛刊》本,都是顾氏点校本的再版。另有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断句排印本。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共辨古今伪书91种,皆折衷前人成说而辨证之。自序云:“造[[伪书]]者,古今代出其人,考伪书滋多于世。学者于此真伪莫辨,而尚可谓之读书乎?是必取而辨明之。此读书第一义也。予辄不自量,以世所传伪书,分经、史、子3类考证于后。明宋景濂有《诸子辨》,予合经、史、子而辨之。凡今世不传者,与夫琐细无多者,皆不录焉。其有前人辨论精确者,悉载于前,以见非予之私说云。四部有集,集者别集,人难以伪。古集间有一二附益伪撰。不足称数,故不之及。子类中二氏之书亦不及焉。”可见本书撰写目的在于去伪存真,以利学术。全书约略划分3类,即全伪、真书杂以伪、本非伪而后人妄托其人之名。每类中以经、史、子为序。本书是宋濂《诸子辨》、胡应麟《四部正讹》以后又一部重要的辨伪专书。本书产生于清初,与黄宗羲、胡渭、阎若璩等辨伪大家共同形成了清初辨伪风气,对有清一代实事求是的考据学风尤其对今文经学及近代古史辨派的疑古之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介绍== 姚际恒(1647—约1715),字立方,号首源,[[中国]]清初学者。安徽休宁人,寄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家有好古堂,插架甚富。少折节读书,泛滥百氏,尤长于经,年50,始著《九经通论》,凡163卷。山阳阎若璩辨晚出古文《尚书》之伪,与姚氏不谋而合,阎氏著《尚书古文疏证》,屡引姚氏《尚书通论》以固己说。素与毛奇龄善,奇龄笃信古文,屡相诘难,际恒守所见,终不为下。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6170316/ 100部科普经典名著],豆瓣,2018-04-26</ref>。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ref>[https://www.docin.com/p-780106570.html 工具书及其分类],豆丁网,2014-03-19</ref>。 ==视频== ===<center> 古今伪书考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译梦人程何:北漂中,书的意义比书房更大</center> <center>{{#iDisplay:u0033k4sp7f|560|390|qq}}</center> <center>青铜时代丨罗翔:读万卷书的意义是什么?</center> <center>{{#iDisplay:s3251unmijx|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古今伪书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