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33.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台湾民报 的原始碼
←
台湾民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 台湾民报.jpg|320px|缩略图|右|<big> </big>[http://www.huaxia.com/zt/pl/05-087/images/yy180958151.jpg 原图链接][http://www.huaxia.com/zt/pl/05-087/601922.html 来自 华夏 的图片]]] 《'''台湾民报'''》,是台湾日治时期中台湾人所创办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前身为《台湾青年》月刊(1920年创办)、《台湾》月刊<ref>[http://www.sblunwen.com/news/32531.html 日据时期《台湾民报》的社论新闻媒体研究(1920-1930)],硕博论文网</ref>。 ==历史== ===东京时期=== 1923年(大正12年)4月15日,《台湾民报》创刊于日本[[东京]],全部为汉文版(在此之前的《台湾青年》[[杂志]]、《台湾》杂志为汉、日文各半),号称“台湾人唯一的言论机构”。《台湾民报》原先是半月刊,10月15日改为旬刊(每十天发行一次),并并入日文版。1925年(大正14年)7月12日起再改为周刊(每周日发行),增设台北支社,社长为王敏川。 ===迁台=== 在《台湾民报》发刊前,就有不少人主张将发行地迁回台湾,但由于[[台湾总督府]]的关系,该计划一直不能实行。直到第三任文官总督[[伊泽多喜男]]上任后,迁台之事才有了转机。1927年(昭和2年)8月1日,《台湾民报》以增加日文版的条件下迁入[[台湾]],仍以周刊形式出现。1930年(昭和5年)3月增资改组,并易名为《台湾新民报》。1932年(昭和7年)4月15日,正式获准发行日刊。广受台湾民众喜爱。而为了使台湾民众能避开日本警察的骚扰,台湾文化协会也在各地成立读报社,方便民众阅读。 ==内容== 《台湾民报》横跨1920至30年代,可说是台湾各种社会运动的机关报,同时也是研究1920至30年代台湾不可或缺的史料。《台湾民报》对自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以来的[[政治]]、[[社会运动]]均热烈支持,积极鼓吹农民、劳工、妇女争取权益,亦支持[[学生运动]]、文化启蒙运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也呼应要求台湾自治及抨击台湾总督府。而对新文艺鼓吹及提倡白话文也有不少贡献,更是台湾新文学的重要园地。此外还引进对新知识、新思想的介绍,也经常报导中国政情及世界新知,诸如中国[[军阀混战]]、蒋汪对立等。发行量更突破一万份,足以与日人创立的《台湾日日新报》相提并论。在编辑群方面,更是高手如云,如新文学旗手张我军、医生兼[[小说家]]赖和、文学家杨云萍、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等人。而对总督府施政的批评与讽刺也使《台湾民报》在新闻检查方面遭到百般刁难,最久一次还被扣押了44天。 1927年[[台湾文化协会]]<ref>[http://www.taiwan.cn/twzlk/twshh/mjtt/200805/t20080513_639207.htm 台湾文化协会],中国台湾网, 2008-5-13</ref>在台中醉月楼召开第一次全岛代表大会,通过议程第14点“《台湾民报》拒买同盟之组织”之后,《南瀛新报》亦出现许多批判《台湾新民报》的言论,如〈台湾新民报马脚露现批评大讲演会将开催定旧历五月十三日夜于大众讲座及〈暴露欺骗民众的台湾新民报告亲爱同胞檄〉(《南瀛新报》1932年6月17日24版)。《南瀛新报》1932年6月25日14版、1932年7月9日13、14版、1932年7月16日13版、1932年7月23日13版、1932年9月10日13版、1933年6月17日23版,均曾出现批判《台湾新民报》的记载。 ==视频== ===<center> 台湾民报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油管网友:台湾现在还有什么影响力?</center> <center>{{#iDisplay:n30106g39cp|560|390|qq}}</center> <center>纪录片——总督府</center> <center>{{#iDisplay:o0632r6y33c|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59 普通報紙]]
返回「
台湾民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