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民報》,是台灣日治時期中台灣人所創辦影響力最大的報紙。前身為《台灣青年》月刊(1920年創辦)、《台灣》月刊[1]。
歷史
東京時期
1923年(大正12年)4月15日,《台灣民報》創刊於日本東京,全部為漢文版(在此之前的《台灣青年》雜誌、《台灣》雜誌為漢、日文各半),號稱「台灣人唯一的言論機構」。《台灣民報》原先是半月刊,10月15日改為旬刊(每十天發行一次),並併入日文版。1925年(大正14年)7月12日起再改為周刊(每周日發行),增設台北支社,社長為王敏川。
遷台
在《台灣民報》發刊前,就有不少人主張將發行地遷回台灣,但由於台灣總督府的關係,該計劃一直不能實行。直到第三任文官總督伊澤多喜男上任後,遷台之事才有了轉機。1927年(昭和2年)8月1日,《台灣民報》以增加日文版的條件下遷入台灣,仍以周刊形式出現。1930年(昭和5年)3月增資改組,並易名為《台灣新民報》。1932年(昭和7年)4月15日,正式獲准發行日刊。廣受台灣民眾喜愛。而為了使台灣民眾能避開日本警察的騷擾,台灣文化協會也在各地成立讀報社,方便民眾閱讀。
內容
《台灣民報》橫跨1920至30年代,可說是台灣各種社會運動的機關報,同時也是研究1920至30年代台灣不可或缺的史料。《台灣民報》對自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來的政治、社會運動均熱烈支持,積極鼓吹農民、勞工、婦女爭取權益,亦支持學生運動、文化啟蒙運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也呼應要求台灣自治及抨擊台灣總督府。而對新文藝鼓吹及提倡白話文也有不少貢獻,更是台灣新文學的重要園地。此外還引進對新知識、新思想的介紹,也經常報導中國政情及世界新知,諸如中國軍閥混戰、蔣汪對立等。發行量更突破一萬份,足以與日人創立的《台灣日日新報》相提並論。在編輯群方面,更是高手如雲,如新文學旗手張我軍、醫生兼小說家賴和、文學家楊雲萍、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等人。而對總督府施政的批評與諷刺也使《台灣民報》在新聞檢查方面遭到百般刁難,最久一次還被扣押了44天。
1927年台灣文化協會[2]在台中醉月樓召開第一次全島代表大會,通過議程第14點「《台灣民報》拒買同盟之組織」之後,《南瀛新報》亦出現許多批判《台灣新民報》的言論,如〈台灣新民報馬腳露現批評大講演會將開催定舊曆五月十三日夜於大眾講座及〈暴露欺騙民眾的台灣新民報告親愛同胞檄〉(《南瀛新報》1932年6月17日24版)。《南瀛新報》1932年6月25日14版、1932年7月9日13、14版、1932年7月16日13版、1932年7月23日13版、1932年9月10日13版、1933年6月17日23版,均曾出現批判《台灣新民報》的記載。
視頻
台灣民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日據時期《台灣民報》的社論新聞媒體研究(1920-1930),碩博論文網
- ↑ 台灣文化協會,中國台灣網, 200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