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45.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回回豆 的原始碼
←
回回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width="300" |- ! style="background:#0099cc; color:#ffffff;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 colspan=2 | '''回回豆'''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center" |https://p1.ssl.qhimg.com/t0133b19871e855a7fe.jpg |- |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770984&sid=5983757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回回豆</br> 汉语拼音:Huí Huí Dòu</br> 别名:胡豆子、回回豆子、那合豆、香豆子、鸡豆、鸡头豆</br>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br> 功能:清热解毒</br> 主治:消渴,肝炎,脚气 |} </div> '''回回豆''',中药名。为豆科鹰嘴豆属植物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的种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消渴,肝炎,脚气。<ref>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1114433 回回豆]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ref>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回回豆 拼音名:Huí Huí Dòu 英文名:Seed of Gram Chickpea 别名:胡豆子、回回豆子、那合豆、香豆子、鸡豆、鸡头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er arietinum L. ===出处=== 出自《饮膳正要》 *1.《本草拾遗》:胡豆子,苗似豆,生野田间,米中往往有之。 *2.《契丹国志》:回鹘豆,高二尺许,直干有叶,无旁枝,角长二寸,每角止二豆,一根才六、七角,色黄,味如粟。 *3.《饮膳正要》:回回豆子,出在回回地面,苗似豆,今田野中处处有之。 *4.《救荒本草》:回回豆,生田野中,茎青,叶似蒺藜叶,又似初生嫩皂荚而有细锯齿,开五瓣淡紫色花,如蒺藜花样,结角如杏仁样而肥,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鹰嘴豆的种子。 ===采收和储藏=== 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留取种子。 ===原形态=== [[鹰嘴豆]] 一年生草本,高25-50cm。分枝多,有白色腺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柄;托叶大而明显,有3-5个锯齿;小叶9-15,对生或互生,叶片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8-15mm,宽4-8mm,先端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密锯齿,两面有白色腺毛;叶轴有白色腺毛。花单生叶腋,花梗长1-2cm,有腺毛;萼浅钟状,萼片5,线形或披针形,长达7mm,急尖,有白色腺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8-10mm;雄蕊10,二体;花柱内弯。荚果卵球形,膨胀,淡黄色,长约2.5cm,密被白色短柔毛。种子1-2颗,白色、红色或黑色,球形,基部具短尖,直径约1cm。花、果期6-8月。 ===生境分部===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状=== 种子类球形,直径约1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一端有细尖。气微,具豆腥味。 ===化学成分=== 种子含蛋白质,脂肪油,淀粉,矿物质和粗纤维等。所含类中尚含磷脂酰胆碱。碳水化合物中除淀粉和粗纤维外,尚含阿糖葡聚糖(arabinoglucan),其中L-阿拉伯糖与D-葡萄糖之比为3:7。所含水溶性糖中有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和鹰嘴豆糖(cicerose)。此外,种子尚含磷、钙、铁、维生素E、硫胺素(thiamine)、泛酸(pantothenic acid)等。 发芽种子的胚芽部分中含异黄酮成分鹰嘴豆芽素(biochanin)A、B、C。 ===药理作用=== *1.促进维生素生长作用:从回回豆中分离出一种成分,能促进维生素C缺乏的豚鼠的生长,其作用与橙皮甙相似。 *2.降血脂作用:大鼠喂以从回回豆分离出的脂质,能明显降低食饵性高胆甾醇血症的血清脂质,包括游离胆甾醇、胆甾醇酯、磷脂及三酸甘油酯等,肝组织脂质含量亦显着降低,粪便中排出的胆甾醇终末产物则增加。其作用原理可能是增加胆甾醇终末产物的排泄。 ===性味=== 甘;平;无毒 ===归经=== 肺;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消渴,肝炎,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作食品,适量。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消渴。勿与盐煮食之。 *2.《五杂俎》:能解面毒。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 414 中藥学]]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回回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