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39.2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土质 的原始碼
←
土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土质'''<br><img src="https://img2.baidu.com/it/u=2576750945,971456199&fm=253&fmt=auto&app=138&f=JPEG?w=1066&h=8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img2.baidu.com/it/u=2576750945,971456199&fm=253&fmt=auto&app=138&f=JPEG?w=1066&h=800 圖片來自抖音]</small> |}'''土质'''(earth),指[[土壤]]的[[构造]]和[[性质]]。也指土壤性质的好坏和结构。<ref>[https://www.tiw.cn/q/q8gnfg24 最宜采用桩基础的地基土质情况为()]题王网</ref><ref>[https://www.zdic.net/hans/%E5%9C%9F%E8%B4%A8#google_vignette 土质的解释|土质的意思|汉典“土质”词语的解释]汉典</ref> ==词语概念== 词目:土质 拼音:tǔ zhì 注音:ㄊㄨˇ ㄓㄧˋ 基本解释:[soil texture] 土壤的构造和性质。 ===引证解释=== 土壤的性质。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唐 [[孔颖达]] 疏:“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 周恩来 《在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深翻,改良土质和平整土地的大量工作。” ==土质分类== 对土壤的分类有国际制、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和中国制三种。 ===1、国际制:===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根据砂粒(2-0.02毫米)、粉粒(0.02-0.002毫米)和粘粒(<0.002毫米)三粒级含量的比例,划定12个质地名称,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名称。先找到该颗粒的定点(100%),按3个粒级含量分别做各顶点对应的三角形的3条底边的平行线,3线相交点,即为所查质地区 ===查三角图的要点为:=== 以粘粒的含量为主要标准,25%→粘土; 当粉粒含量达到45%以上时,在质地分类名称前要加冠“粉质”字样,当砂粒含量达到55—85%时,在质地类别名称前要加冠“砂质”字样; 当砂粒含量>85%时,直接称为壤砂土,>90%→砂土。 例如:某土壤:砂粒30%、粉粒50%、粘粒20%→粉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60%、粉粒20%、粘粒20%→砂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10%、粉粒50%、粘粒40%→粉质粘土 ===2、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 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制有简制和详制两种。其中以简制应用最为广泛,这里我们只介绍简制,在我国的两次土壤普查中都采用了卡庆斯基简制作为质地分类标准。 卡庆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砂粒(>0.01㎜)和物理性粘粒(<0.01㎜)的含量来划分土壤质地类别。 ===3、中国制=== 1987年《中国土壤》第二版中公布了中国的质地分类制,分为3组12种质地名称。 与其它的质地制相比,我国的质地制有以下的特点: 与其配套的粒级制是在卡庆斯基粒级制的基础上修定而来的,主要是把粘粒的上限由0.001㎜提高到大家公认的0.002㎜, 粘粒级分为粗(0.002~0.001㎜)和细(<0.001㎜)两个粒级。 我国的质地分类标准还处在试用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纵观各种质地分类制,尽量存在着一些差别,但大体上还是把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 ==参考文献== [[Category:351 自然地理]]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返回「
土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