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253.19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安纳托利亚高原 的原始碼
←
安纳托利亚高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安纳托利亚高原.jpg|缩略图|右|300px|[http://image.dljs.net/uploads/allimg/map/jiaoxue/201312211338%20(15).jpg 原图链接][http://www.dljs.net/dltp/54332.html 图片来源于地理教师网]]] '''安纳托利亚高原'''(Anatolia Plateau),又名土耳其高原,位于[[亚洲]]西部小亚细亚半岛,在[[土耳其]]境内。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隔[[内托罗斯山]]与[[亚美尼亚高原]]相邻,西至土耳其西部地区。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高原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地势自东向西逐渐降低,海拔800~1200米。 ==地理位置== 安纳托利亚像一座桥连接着[[亚洲]]和[[欧洲]]大陆。安纳托利亚高原是一个位于中心地区的半干旱大高原,四周由连绵的山丘和山脉围绕。很多地方都受到地理上的限制,因此要接近富饶的地区很困难,也就造成了浓密的人口聚居在海岸地区。真正的低地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一小部分的狭窄海岸线。平坦和微微倾斜的土地很稀少,而且大部分位于在[[哈利河]](Halys River)三角洲、西利西亚省(Cilicia)的滨海平原、以及机地斯河(Gediz Rive])谷底和比约克湾河(Büyükmenderes River)、还有部分安纳托利亚内陆的高处平原,但还是主要地围绕在塔斯哥路盐湖(Tuz Gölü)和科尼亚盆地(Konya Ovas)。 安纳托利亚的地形结构很复杂。上升了的地块和低洼地槽组成一座中央的山丘,覆盖在上的新堆积物形成了高原表面上粗糙的地形。山丘楔入在两段聚合在西边的褶皱山脉之间。 ==地形地貌== [[File:安纳托利亚高原1.jpg|缩略图|左|300px|[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7/6cd0a7ee4c794bbe8b2f56e645b9de9a.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77972821_383510 图片来源于搜狐 ]]] 安纳托利亚高原位于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中部,土耳其境内。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临地中海,东接亚美尼亚高原。 主要由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组成。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面积52.5万平方公里。南缘是托罗斯山脉,北缘是克罗卢山和东卡德尼兹山(两山合称庞廷山脉),东侧是亚美尼亚高原。形成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地势自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地形特征。 安纳托利亚高原,南、北、东3面被第三纪褶皱山脉环绕。高原中部起伏不平,海拔800~1200米,夹有陷落盆地和平原;南部多湖泊、沼泽和泥滩。高原北侧沿黑海岸自西向东横亘着克尔奥卢山脉和北阿纳多卢山脉,总称庞廷山脉,海拔2000~2500米,愈东愈高峻,北坡呈阶梯状下降,山间有深切谷地和陷落盆地,山海之间大部分为狭窄的平原,少数河口有略宽的三角洲。注入黑海的河流,除克孜勒河(全国最长河流,长1150公里)和耶希尔河外,大多短小,水流湍急,不利航行。高原南侧为托罗斯山脉,海拔多在2000~3000米,高峰在3000米以上,山壁完整,个别陡峭山段逼近海岸,成为沿海和内陆之间交通障碍。沿海低地以安塔利亚平原、塞伊汉河与杰伊汉河下游三角洲较重要。托罗斯山脉东南,是一片广阔而又起伏的高原,为阿拉伯台地延伸部分,海拔600~800米,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源地。 安纳托利亚高原南、北两侧山地向东汇合为亚美尼亚高原,高原大部为3000~4000米,地势高峻,多高山深谷,也有熔岩广布的高原和适于耕作的盆地。阿拉斯河谷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宽阔高平原。接近东部边境的大阿勒山是一古火山锥,海拔5165米,是全国最高峰,峰顶终年积雪。由火山熔岩堵塞河谷形成的凡湖,为咸水湖,面积376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湖泊,湖面海拔1600多米,为世界高湖之一。湖区附近曾是古代亚美尼亚文化中心。安纳托利亚高原以西,山脉向西延伸,与爱琴海海岸直交。近海一带低山与陷落谷地相间分布,河流沿地堑流入爱琴海,是内陆通往沿海的通道。马尔马拉海的东侧和西侧多为低地或平原,是土耳其重要农业区之一。 高原中部起伏不平,海拔800~1200米,夹有陷落盆地和平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南北两侧山地向东汇合为亚美尼亚高原,高原大部为3000~4000米,地势高耸多山,熔岩广布。安纳托利亚高原以西,山脉向西延伸,与爱琴海海岸直交,近海形成低山与陷落谷地相间分布的里亚斯式海岸。 半岛内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海拔800~1200米,由平坦台地和断陷盆地组成。多湖泊、泥沼,荒漠草原广布。高原西部是较为低矮的山地,山脉走向多与海岸线垂直。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半岛主体为安纳托利亚高原,北、东、南三面被第三纪褶皱山脉环绕:北侧有庞廷山脉,海拔2000~2500米,南侧为托罗斯山脉海拔2000~3000米。 ==气候特点== 安纳托利亚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周围山脉阻挡,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无霜期240天以上,东部山地有时出现-30℃低温;夏季干旱炎热,7月平均气温25℃左右,有些地区超过30℃;年降水量200~600毫米,也属冬雨型,夏季干旱,呈草原景观,山地降水较多,多针叶林。 ==经济资源== 自然资源矿藏丰富,[[铬]]、[[汞]]、[[锑]]、[[硼]]、[[重晶石]]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铬矿储量6000多万吨,仅次于[[苏联]],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煤]]、[[铁]]、[[铜]]、[[铅]]、[[锌]]、[[锰]]等。森林面积约20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26%。凡湖盛产鱼和盐。 土耳其中部区(安纳托利亚高原区)。面积占全国28%,人口占21.8%,是最重要的农牧区和新兴工业区,经济发展居全国中等水平。农业生产以粮食、甜菜为主,畜牧业属粗放型。工业以食品和机械较发达,[[小麦]]种植普遍,1982年产量170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60%,主要集中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中西部和爱琴海北部(包括欧洲部分)地区。 经济资源编辑 自然资源矿藏丰富,铬、汞、锑、硼、重晶石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铬矿储量600 安纳托利亚高原地质 安纳托利亚高原地质 0多万吨,仅次于苏联,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煤、铁、铜、铅、锌、锰等。森林面积约20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26%。凡湖盛产鱼和盐。 土耳其中部区(安纳托利亚高原区)。面积占全国28%,人口占21.8%,是最重要的农牧区和新兴工业区,经济发展居全国中等水平。农业生产以粮食、甜菜为主,畜牧业属粗放型。工业以食品和机械较发达,小麦种植普遍,1982年产量170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60%,主要集中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中西部和爱琴海北部(包括欧洲部分)地区。 ==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古文明== [[File:安纳托利亚高原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s://img9.doubanio.com/view/note/l/public/p57682065.webp 原图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704953645/?type=collect 图片来源于]]] 据考古发现,安纳托利亚至少在公元前7300年前就有陶器生产,陶器生产与农业生产是新石器文明的基本特征,而这里都具备。 根据方汉文的著述,文明起源初期,也就是[[地球]]的全新世开端,是近三百万年来,地球从最寒冷的第四世纪冰期后开始转暖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开始于10000年前,在这个时期中,农牧业应运而生。在距今9000年前至6000年前,地球表面温度相当高,从而形成了热低气压地区。而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是海洋,海洋温度升高缓慢,所以气压也相对高。这样会造成地表陆地与海洋之间温差加大,特别是主要大陆—欧亚大陆,与海洋之间的温差加大,就会形成全球的西南季风。这种季风挟带着大量的雨水,向大陆深入,温暖的季风改变了大陆干燥的气候,使得农牧业生产大面积的展开。世界五大农业文明区域就在此时形成。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这种季风从距今6000年到距今3000年前最强劲,这也正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古印度]]、[[美洲]]等主要农业文明兴旺发达的时期。近3000年来,地球环境发生变化,西南季风渐衰,使得大陆气候趋于干旱、沙漠化。各主要农业文明几乎都相继衰落,两河、埃及等地都沦为沙漠或沙化土地。 从世界历史上来看,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世界文明先在欧亚非三块大陆发展起来,主要集中在非洲北部的埃及、亚洲西部的两河文明、亚洲东部的中国文明、亚洲南部的印度文明。稍后的欧洲地中海文明、美洲文明则相继独立形成。 据地质史学家研究,7300年前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气候开始从干旱变得湿润,农业生产开如萌芽。安纳托利亚与两河土地毗邻,农业技术是同步的,历经近4000年的文明昌盛,西亚与西南亚的气候开始变得干旱少雨,河流水量减少,基本与今天接近。安纳托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汇道开始堵塞与淤泥,环境恶化,农业生产衰退,更主要的是众多的游牧民族与半农半牧的民族在这里征战不已,政治混乱,社会不安定,最终使得安纳托利亚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继衰落。 公元前6000年,安纳托利亚的原住民哈梯人、胡里特人已经有了成熟的农业文明,直到大约公元前2000年,原来生活在黑海地区的印欧民族开始了一次大迁徙,其中一支称为涅西特人经过高加索来到了安纳托利亚,经过几百年的征战,与原来的哈梯人、胡里特人相混合成为赫梯人。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强大起来,到公元前14世纪时,与[[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并列成为古代的四大强国,与埃及常年争战,也曾远征亚述,攻陷巴比伦,侵占过[[叙利亚]]和[[小亚细亚]],还与犹太人起过冲突。 由于安纳托利亚的交通十分便利,到了公元前13世纪时,长期征战的赫梯人成了强弩之末,被来自地中海的海上民族入侵分裂,海上民族有人认为是史前希腊人,有人认为是利比亚人,总之成分复杂,他们把赫梯人赶进了深山。直到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最终消灭了赫梯人。 此后,弗里吉亚人也曾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中西部建立过统一的国家,但是时间不长又被高加索地区过来的一辛美里安的部族所灭亡。 这个高原上此期还存在过二个强大国家,分别为吕底亚帝国和米底人-来自[[伊朗高原]]的霸主,在公元前6世纪,这二个帝国还在战争。但是到了公元前546年,兴盛起来的[[波斯]]帝国的居鲁士王征服了安纳托利亚。后来公元前479年,希腊人与波斯人又在安纳托利亚的米利斯山进行了一场大战,因为这里毗近希腊,虽然名义上归属波斯却接受了较多希腊文化的影响。公元前4世纪来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扫灭了波斯王朝。安纳托利亚分裂成众多小国。直到罗马帝国建立,这里才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享受了700多年的和平。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即位,建立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安纳托利亚成为欧洲文明的一个部分。 直到公元1453年,奥斯曼[[突厥人]]攻克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沿用至今。<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13/14/8716899_736644117.shtml 世界古代史之四: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古文明]2018-03-13 来源:名人简历网</ref> ==视频== 科学家推测人类驯化牛时间在6500年前,生活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原牛 {{#iDisplay:q3020s0aviq |635|420|qq}}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卡帕多西亚“精灵烟囱” {{#ev:youku | XNDAxMTE4MDk3Ng |center}} ==參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716 世界地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安纳托利亚高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