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納托利亞高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納托利亞高原(Anatolia Plateau),又名土耳其高原,位於亞洲西部小亞細亞半島,在土耳其境內。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隔內托羅斯山亞美尼亞高原相鄰,西至土耳其西部地區。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高原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地勢自東向西逐漸降低,海拔800~1200米。

地理位置

安納托利亞像一座橋連接着亞洲歐洲大陸。安納托利亞高原是一個位於中心地區的半乾旱大高原,四周由連綿的山丘和山脈圍繞。很多地方都受到地理上的限制,因此要接近富饒的地區很困難,也就造成了濃密的人口聚居在海岸地區。真正的低地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一小部分的狹窄海岸線。平坦和微微傾斜的土地很稀少,而且大部分位於在哈利河(Halys River)三角洲、西利西亞省(Cilicia)的濱海平原、以及機地斯河(Gediz Rive])谷底和比約克灣河(Büyükmenderes River)、還有部分安納托利亞內陸的高處平原,但還是主要地圍繞在塔斯哥路鹽湖(Tuz Gölü)和科尼亞盆地(Konya Ovas)。

安納托利亞的地形結構很複雜。上升了的地塊和低洼地槽組成一座中央的山丘,覆蓋在上的新堆積物形成了高原表面上粗糙的地形。山丘楔入在兩段聚合在西邊的褶皺山脈之間。

地形地貌

安納托利亞高原位於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中部,土耳其境內。北臨黑海,西臨愛琴海,南臨地中海,東接亞美尼亞高原。

主要由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組成。東西長100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面積52.5萬平方公里。南緣是托羅斯山脈,北緣是克羅盧山和東卡德尼茲山(兩山合稱龐廷山脈),東側是亞美尼亞高原。形成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地勢自東向西逐漸降低的地形特徵。

安納托利亞高原,南、北、東3面被第三紀褶皺山脈環繞。高原中部起伏不平,海拔800~1200米,夾有陷落盆地和平原;南部多湖泊、沼澤和泥灘。高原北側沿黑海岸自西向東橫亘着克爾奧盧山脈和北阿納多盧山脈,總稱龐廷山脈,海拔2000~2500米,愈東愈高峻,北坡呈階梯狀下降,山間有深切谷地和陷落盆地,山海之間大部分為狹窄的平原,少數河口有略寬的三角洲。注入黑海的河流,除克孜勒河(全國最長河流,長1150公里)和耶希爾河外,大多短小,水流湍急,不利航行。高原南側為托羅斯山脈,海拔多在2000~3000米,高峰在3000米以上,山壁完整,個別陡峭山段逼近海岸,成為沿海和內陸之間交通障礙。沿海低地以安塔利亞平原、塞伊漢河與傑伊漢河下游三角洲較重要。托羅斯山脈東南,是一片廣闊而又起伏的高原,為阿拉伯台地延伸部分,海拔600~800米,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源地。

安納托利亞高原南、北兩側山地向東匯合為亞美尼亞高原,高原大部為3000~4000米,地勢高峻,多高山深谷,也有熔岩廣布的高原和適於耕作的盆地。阿拉斯河谷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寬闊高平原。接近東部邊境的大阿勒山是一古火山錐,海拔5165米,是全國最高峰,峰頂終年積雪。由火山熔岩堵塞河谷形成的凡湖,為鹹水湖,面積3760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湖泊,湖面海拔1600多米,為世界高湖之一。湖區附近曾是古代亞美尼亞文化中心。安納托利亞高原以西,山脈向西延伸,與愛琴海海岸直交。近海一帶低山與陷落谷地相間分布,河流沿地塹流入愛琴海,是內陸通往沿海的通道。馬爾馬拉海的東側和西側多為低地或平原,是土耳其重要農業區之一。

高原中部起伏不平,海拔800~1200米,夾有陷落盆地和平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南北兩側山地向東匯合為亞美尼亞高原,高原大部為3000~4000米,地勢高聳多山,熔岩廣布。安納托利亞高原以西,山脈向西延伸,與愛琴海海岸直交,近海形成低山與陷落谷地相間分布的里亞斯式海岸。

半島內部的安納托利亞高原海拔800~1200米,由平坦台地和斷陷盆地組成。多湖泊、泥沼,荒漠草原廣布。高原西部是較為低矮的山地,山脈走向多與海岸線垂直。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島嶼密布。半島主體為安納托利亞高原,北、東、南三面被第三紀褶皺山脈環繞:北側有龐廷山脈,海拔2000~2500米,南側為托羅斯山脈海拔2000~3000米。

氣候特點

安納托利亞高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受周圍山脈阻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季寒冷,大部分地區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無霜期240天以上,東部山地有時出現-30℃低溫;夏季乾旱炎熱,7月平均氣溫25℃左右,有些地區超過30℃;年降水量200~600毫米,也屬冬雨型,夏季乾旱,呈草原景觀,山地降水較多,多針葉林。

經濟資源

自然資源礦藏豐富,重晶石等儲量均居世界前列。鉻礦儲量6000多萬噸,僅次於蘇聯,居世界第二位。此外,還有等。森林面積約200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26%。凡湖盛產魚和鹽。

土耳其中部區(安納托利亞高原區)。面積占全國28%,人口占21.8%,是最重要的農牧區和新興工業區,經濟發展居全國中等水平。農業生產以糧食、甜菜為主,畜牧業屬粗放型。工業以食品和機械較發達,小麥種植普遍,1982年產量1700萬噸,占糧食總產量60%,主要集中在安納托利亞高原中西部和愛琴海北部(包括歐洲部分)地區。

經濟資源編輯 自然資源礦藏豐富,鉻、汞、銻、硼、重晶石等儲量均居世界前列。鉻礦儲量600 安納托利亞高原地質 安納托利亞高原地質 0多萬噸,僅次於蘇聯,居世界第二位。此外,還有煤、鐵、銅、鉛、鋅、錳等。森林面積約200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26%。凡湖盛產魚和鹽。 土耳其中部區(安納托利亞高原區)。面積占全國28%,人口占21.8%,是最重要的農牧區和新興工業區,經濟發展居全國中等水平。農業生產以糧食、甜菜為主,畜牧業屬粗放型。工業以食品和機械較發達,小麥種植普遍,1982年產量1700萬噸,占糧食總產量60%,主要集中在安納托利亞高原中西部和愛琴海北部(包括歐洲部分)地區。

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古文明

據考古發現,安納托利亞至少在公元前7300年前就有陶器生產,陶器生產與農業生產是新石器文明的基本特徵,而這裡都具備。

根據方漢文的著述,文明起源初期,也就是地球的全新世開端,是近三百萬年來,地球從最寒冷的第四世紀冰期後開始轉暖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開始於10000年前,在這個時期中,農牧業應運而生。在距今9000年前至6000年前,地球表面溫度相當高,從而形成了熱低氣壓地區。而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區是海洋,海洋溫度升高緩慢,所以氣壓也相對高。這樣會造成地表陸地與海洋之間溫差加大,特別是主要大陸—歐亞大陸,與海洋之間的溫差加大,就會形成全球的西南季風。這種季風挾帶着大量的雨水,向大陸深入,溫暖的季風改變了大陸乾燥的氣候,使得農牧業生產大面積的展開。世界五大農業文明區域就在此時形成。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這種季風從距今6000年到距今3000年前最強勁,這也正是美索不達米亞、埃及、中國古印度美洲等主要農業文明興旺發達的時期。近3000年來,地球環境發生變化,西南季風漸衰,使得大陸氣候趨於乾旱、沙漠化。各主要農業文明幾乎都相繼衰落,兩河、埃及等地都淪為沙漠或沙化土地。

從世界歷史上來看,進入新石器時代之後,世界文明先在歐亞非三塊大陸發展起來,主要集中在非洲北部的埃及、亞洲西部的兩河文明、亞洲東部的中國文明、亞洲南部的印度文明。稍後的歐洲地中海文明、美洲文明則相繼獨立形成。

據地質史學家研究,7300年前安納托利亞地區的氣候開始從乾旱變得濕潤,農業生產開如萌芽。安納托利亞與兩河土地毗鄰,農業技術是同步的,歷經近4000年的文明昌盛,西亞與西南亞的氣候開始變得乾旱少雨,河流水量減少,基本與今天接近。安納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灌溉匯道開始堵塞與淤泥,環境惡化,農業生產衰退,更主要的是眾多的遊牧民族與半農半牧的民族在這裡征戰不已,政治混亂,社會不安定,最終使得安納托利亞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相繼衰落。

公元前6000年,安納托利亞的原住民哈梯人、胡里特人已經有了成熟的農業文明,直到大約公元前2000年,原來生活在黑海地區的印歐民族開始了一次大遷徙,其中一支稱為涅西特人經過高加索來到了安納托利亞,經過幾百年的征戰,與原來的哈梯人、胡里特人相混合成為赫梯人。公元前17世紀,赫梯人強大起來,到公元前14世紀時,與古埃及、巴比倫、中國並列成為古代的四大強國,與埃及常年爭戰,也曾遠征亞述,攻陷巴比倫,侵占過敘利亞小亞細亞,還與猶太人起過衝突。

由於安納托利亞的交通十分便利,到了公元前13世紀時,長期征戰的赫梯人成了強弩之末,被來自地中海的海上民族入侵分裂,海上民族有人認為是史前希臘人,有人認為是利比亞人,總之成分複雜,他們把赫梯人趕進了深山。直到公元前8世紀,亞述帝國最終消滅了赫梯人。

此後,弗里吉亞人也曾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中西部建立過統一的國家,但是時間不長又被高加索地區過來的一辛美里安的部族所滅亡。

這個高原上此期還存在過二個強大國家,分別為呂底亞帝國和米底人-來自伊朗高原的霸主,在公元前6世紀,這二個帝國還在戰爭。但是到了公元前546年,興盛起來的波斯帝國的居魯士王征服了安納托利亞。後來公元前479年,希臘人與波斯人又在安納托利亞的米利斯山進行了一場大戰,因為這裡毗近希臘,雖然名義上歸屬波斯卻接受了較多希臘文化的影響。公元前4世紀來自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掃滅了波斯王朝。安納托利亞分裂成眾多小國。直到羅馬帝國建立,這裡才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享受了700多年的和平。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即位,建立拜占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安納托利亞成為歐洲文明的一個部分。

直到公元1453年,奧斯曼突厥人攻克了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沿用至今。[1]

視頻

科學家推測人類馴化牛時間在6500年前,生活在安納托利亞高原上的原牛

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卡帕多西亞「精靈煙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