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192.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家乡风物-芦苇(张丽云) 的原始碼
←
家乡风物-芦苇(张丽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家乡风物-芦苇'''<br><img src="http"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家乡风物-芦苇》'''是[[中国]]当代作家张丽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家乡风物-芦苇=== 又是一年秋风起,[[芦苇]]又吐絮。 去湿地的路两边,一望无垠的盐碱滩上,深一丛浅一丛的芦苇吸引了我的视线。秋草已黄,黄须菜红得发紫,灰白了头的芦苇高低错落地夹杂其间,给满目秋色添上一笔淡淡的苍凉。我[[喜欢]]这种[[感觉]]。没有苍凉感的秋天还算什么秋天呢?好比一出折子戏没有角儿出场。 还不是霜降节气,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盐碱滩上,洒在秋草和黄须菜上,浅灰色的苇絮泛着珍珠般柔和的光,天地间一派温暖祥和。一有风吹来,芦苇们就一起把头摇起来,高低起伏,像一群小麻雀,从墙头上呼啦啦飞下来,又呼啦啦飞回墙头上,随意又安闲。 我跟芦苇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小时候在十二场[[生活]],芦苇承载着我所有的童年记忆,像小伙伴一样亲切。那时十二场没有树,没有草,仅有的绿色就来自不多的黄须菜和成片的芦苇。记得那时芦苇茂密高大,苇莺藏在里面整日整日地唱着。那时的生活苦,每家每户都养一大群鸭子,却舍不得吃一个鸭蛋,我就特别羡慕有哥哥的小伙伴,他们常常吃到香喷喷的野鸭蛋。而野鸭们藏在芦苇深处。一望无际的苇塘原始森林般神秘诱惑,里面藏着多少秘密和宝藏?我们从来不敢走进去。只能是折芦苇做芦笛,比谁的声音好听;做小船,看看谁能漂得更远;做风车,看谁的最爱转…… 那时的芦苇还是经济作物。可以打苇帘,做房笆,还能造纸。冬天苇塘里冰冻三尺,我们的父辈们开始打苇子。捆好的苇子一垛一垛码得小山那么高,又像迷宫一般。再不关心那些苇莺,野鸭都去了哪儿。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狗,兴奋得在里面追逐打闹,嬉戏奔跑。累了就找个向阳又背风的苇垛坐下来,还是做芦笛做小船…… 听朋友说,现在苇子已经没人要了,钢筋水泥结构替换了苇帘,造纸也有了替代材料……我心里生出一丝忧虑,以现代人的价值观,这没有了经济价值的芦苇,还能不能在[[家乡]]继续生存下去?还能生存多久?芦苇的未来怕是不容乐观。 恰第二届曹妃甸河豚节开幕,展会上,做芦苇画的展台吸引了我。一幅幅精美的芦苇画为观众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上天给了芦苇中空的秸秆和金属的光泽,艺术家的巧手,又给了芦苇第二次生命。花,鸟,鱼,虫,简约含蓄,意境深远,深得国画精髓。每一幅都是精品,每一幅都值得收藏。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在展台前流连,仔细品味,反复咂摸,被这看似简单又有无穷深意的艺术品深深吸引。我暗自欣慰,芦苇的[[生命]]被[[艺术]]家拓展,芦苇的价值有了新的体现。 昔日一望无垠的芦苇荡并没有因为缺失了经济价值,而被建设者从版图上抹去,而是被保护起来。关了湿地公园,作为鸟儿的天堂,芦苇荡真正回到从前,回到那些黑颈鹤,白天鹅,苇莺,野鸭的怀抱,恢复了她原有的神秘和诱惑。 [[天空]]翻卷着铅灰色的云,苍茫浩荡的芦苇荡里苇絮波涛般随风起伏,瞬间拉近了天地的距离。站在苇塘边,听着苇子们在风中演奏着一曲宏大的交响乐,莫名感到自己的渺小。这里是芦苇的世界,芦苇才是这世界真正的主人。先前我真是杞人忧天了,我们人类连自己的命运都主宰不了,又凭什么左右芦苇的命运和未来?几十年过去,我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和这昔日的小伙伴再会,她还是她,我却早已不再是我。越长大越发现自己的渺小,越长大越发现人类的渺小…… 想起那首流传千古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前读到这首诗,就忍不住想像芦苇深处会娉婷走出一位素衣仙子……那是无数人的梦中情人。今天再念起这句诗,却觉得眼前随风摇动的芦苇本身才是真正的仙子。如果我们的湿地水边没有随风摇曳的芦苇,如果我们的秋天没有这令人倍觉苍凉的苇絮,湿地会少了多少颜色,秋色会失去几分神采? 你来与不来,芦苇都在水边摇曳生姿。你看与不看,[[芦苇]]都在用形体描绘着一幅令人心动的画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70840274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张丽云,曹妃甸人。写作理念:以我手写我心。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家乡风物-芦苇(张丽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