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9.2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察传 的原始碼
←
察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察传.jpeg|有框|右|<big></big>[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3762361/c9ee9535944bc78f_s.jpg 原图链接][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5%90%95%E6%B0%8F%E6%98%A5%E7%A7%8B&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察传'''》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论。 《吕氏春秋》章节目录: 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十二纪每纪五篇共六十篇,八览每览八篇(《有始览》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论每论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ref>[https://www.531761.com/info/31927 吕氏春秋的作者],解历史, 2020-12-07</ref>。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②,玃似母猴③,母猴似人,人之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④,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⑤,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注释== ①察传:慎重审察传言,来确定是非。②玃(jué):兽名,猴类,像[[猕猴]]但体形较大的一种兽。③母猴:就是猕猴。④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pǐ):吴王夫差战胜越王勾践,围困勾践在会稽。勾践叫大夫种贿赂吴国太宰嚭。太宰嚭说服[[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议和,释放了勾践。夫差听信了太宰嚭,与越王勾践和,后来勾践灭了吴国,夫差自杀。⑤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智伯听了张武的谋划,攻打赵襄子。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国击退智伯,杀了智伯,灭了智伯一族。 ==译文== 听到传闻是不可以不辨察的,有许多事都是经过人们多次的传言后,把白的说成是黑的,黑的说成白的。所以就有狗的样子像玃,玃的外貌又像猕猴,而猕猴与[[人类]]的样子又很相似,但就人和狗来说则相差太远了!这就是愚蠢的人之所以犯下大错的缘故了。听到传闻而去审查辨别其真伪的就是好事,听到传闻而不去审查的,还不如什么也没听说过!齐桓公从鲍叔那儿听说了管子的事,楚庄王从沈尹筮那儿听说了孙叔敖的事迹,审查后才重用,所以他们的国家能在这许多国家中称霸。吴王夫差从太宰嚭那里听闻越王勾践的事情,智伯从张武的口中听闻了赵襄子的事,而不去审辨事情的真相,所以导致国亡身死的下场。 ==原文==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①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②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③,和五声④,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⑤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①乐正夔(kuí):乐正,官名,是主管音乐的官。夔,就是以官为氏,所以叫做乐正夔。②重黎:传说中舜的臣子。③六律:阳律六,阴律六。④五声:宫、商、角、徵、羽。⑤溉:灌,浇水。 【译文】 凡是传言都一定要多次讨论研究其真伪,对于一个人来说也必须合理地验证他。鲁哀公问孔子说:“据说乐正夔有一只脚,可以相信这件事吗?”孔子说:“以前舜帝想把音乐传教给天下,就命令重黎把夔从草莽乡间中举荐出来,舜帝让夔来担任作为正乐的官职。夔于是就扶正了六律,和谐了五声,使六律五声和八面的民谣相互协调相通,因而天下都服属。重黎又想再多物色些像夔这样的人才,舜帝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是事物可得可失的调节者,所以也只有圣人才有可能做到使音乐和谐。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将音乐和谐起来,使天下和平。所以如果是夔的话,一个就足够了!’所以才会说,一个夔足够,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宋家的媳妇丁氏,因为家里没有井而要外出汲水,常常一个人外出。等到她家打了井的时候,她告诉路人说:“我打了一口井就得到了一个人。”有听到的人传言说:“丁氏在打井的时候挖到了一个人。”流言传开后,被宋国国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去询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而不是从井中得到一个人!”根据传闻寻访贤能的人却不加以审查就信以为真,还不如什么都没有听到。 【原文】 子夏①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②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日“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③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注释】 ①子夏:孔子的学生。②史记:古代的史书,不是指司马迁的《史记》。③慎:通“审”,审察。 【译文】 子夏去晋国,途中路过卫国,有一个读了史书的人说:“晋师‘三豕’过河。”子夏说:“不是,是‘己亥’!”这是因为“己”与“三”字形相近,“豕”与“亥”相似。子夏到了晋国再问当地的人,就听说“晋师在己亥年的时候过河”了。词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区别,这是非的分辨,不可不分,这就是圣人所要谨慎的地方。但是怎样才能谨慎呢?那只能在听取事物的情况和相关人物的情况后,才可以辨察真伪,分清是非。 ==著作简介==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ref>[https://www.sohu.com/a/259983509_100164092?_f=index_chan12news_196 秦国丞相吕不韦《吕氏春秋》],搜狐,2018-10-17</ref>。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ref>[https://www.docin.com/p-2043054682.html 治国通论-法家治国思想] ,豆丁网, 2017-11-06</ref>,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视频== ===<center> 察传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小李上学,古代汉语,吕氏春秋,察传</center> <center>{{#iDisplay:t08955vhynm|560|390|qq}}</center> <center>先秦文学《吕氏春秋》详解察传85</center> <center>{{#iDisplay:t3225xkrylm|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返回「
察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