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97.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对马耳蕨 的原始碼
←
对马耳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File:马耳蕨JPEG.jpg|thumb|350px|right|[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2902577308,3321249656&fm=173&app=25&f=JPEG?w=520&h=405&s=F5A861F8DA63A6CE1C7C381E030010C6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0793033513483026&wfr=spider&for=pc 图片来自百度百家号网]]] '''对马耳蕨'''(学名:Polystichum tsus-simense)为鳞毛蕨科耳蕨属下的一个种。为鳞毛蕨种植物对马耳蕨的全草及根茎。 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高30至60厘米。根茎接近直立,禾秆色叶柄丛生,长15至30厘米;叶片披针形,长18至30厘米,宽8至15厘米,小叶片为不等边的长矩圆形;有锐尖状芒状坚齿,叶面有光泽。孢子囊群分散生于叶缘和中肋之间,圆形,黑色,孢子囊群盖盾形。 生长于阴暗山谷潮湿林、溪边及竹林内。现时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台湾、西藏,以及韩国,日本,泰国等地。 对马耳蕨根部可供药用,主治各种肿毒初起,乳痈。 * 中文学名:对马耳蕨 * 别 称:小叶金鸡尾巴草 * 界:[[植物界]] * 门:[[蕨类植物门]] * 纲:[[蕨纲]] * 亚 纲:[[薄囊蕨亚纲]] * 目:[[真蕨目]] * 科:[[鳞毛蕨科]] * 属:[[耳蕨属]] * 组:[[黑钻鳞耳蕨组]] == 形态特征 == 植株高30-60厘米。根茎直立,密被狭卵形深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6-30厘米,基部直径2-4毫米,禾秆色,腹面有纵沟,下部密生披针形及线形黑棕色鳞片,向上部渐成为线形鳞片,鳞片边缘睫毛状;叶片宽披针形或狭卵形,长20-42厘米,宽6-14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成尾状,基部圆楔形或截形,二回羽状;羽片20-26对,互生,平展或略斜向上,柄极短,线状披针形,中部的长4-9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基部偏斜,上侧截形,下侧宽楔形,羽状;小羽片7-13对,互生,略斜向上,密接,柄极短,斜矩圆形,斜的卵形或三角卵形,下部的长5-10毫米,宽4-6毫米,先端急尖或钝,有小刺头,基部斜的宽楔形,上侧有三角形耳状凸,边缘有或长或短的小尖齿;基部上侧第1片增大,卵形或三角卵形,长7-15毫米,宽4-6毫米,有时羽状分裂;小羽片具羽状脉,侧脉常为二叉状,腹面隐没,背面微凹下或微凸起。叶为薄革质,背面疏生纤毛状基部扩大的黄棕色鳞片;叶轴腹面有纵沟,背面密生鳞片,鳞片线形,基部扩大边缘睫毛状,黑棕色间或为棕色。孢子囊群位于小羽片主脉两侧,每个小羽片3-9个;囊群盖圆形,盾状,全缘。<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0793033513483026&wfr=spider&for=pc 中华对马耳蕨你真的了解吗?中华对马耳蕨知识科普]</ref> == 主要价值 == === 功用主治 === 治各种肿毒初起,乳痈。清热解毒。主治痢疾,湿热腹痛,下肢疖肿。<ref>[https://www.cbxm.com/doc-view-5216.html 对马耳蕨功效与作用及附方]</ref> === 选方 === ①治各种肿毒初起:对马耳蕨全草,水煎,冲甜酒服。 ②治乳痈:对马耳蕨全草加通草,水煎,冲酒服。 === 资料来源 === 《全国中草药汇编》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辞典》 《中华本草》 == 生长环境 == 生阴暗山谷潮湿林下、溪边及竹林内。生于海拔400-3000m的山坡林下沟边岩石缝中。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 == 其他资料 ==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DuìMǎěr Jué 【英文名】Tsushima Shield Fern,Tsushima Holly Fern 【别名】毛脚鸡、蕨萁、线鸡尾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马耳蕨的根茎或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tsus-simense(Hook.)J. Smith[Aspidium tsus-simense Hook.] 采收和储藏:根茎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季采集较好。挖出后除去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嫩叶春季采集,鲜用。 【性味】苦;寒;凉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痢疾;目赤肿痛;乳痈;疮疖肿毒;痔疮出血;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4 中藥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对马耳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