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8.20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山窝苣 的原始碼
←
山窝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山窝苣'''(菊目菊科植物) 山莴苣,学名:Lagedium sibiricum (L.)Sojak,属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 根垂直直伸。茎直立,通常单生,常淡红紫色,上部伞房状或伞房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956046/d99bQ2sL1W8aH44GFfOpxyTSjovL0E9YeFCnx1pi7TcRlP4tx4BxqhwNK945Z7HIezo5WRPkhZ3j5Kt_zI-OfZQ1afKWOL7lG64iZEhZJ22UOpB8p-0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ref>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生于路旁、荒野、山坡。其幼苗和嫩茎、叶适于食用,是一种有开发价值野菜,具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根垂直直伸。茎直立,通常单生,常淡[[红紫色]],上部伞房状或伞房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中下部茎叶披针形、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26厘米,宽2-3厘米,顶端渐尖、长渐尖或急尖,基部收窄,无柄,心形、心状耳形或箭头状半抱茎,边缘全缘、几全缘、小尖头状微锯齿或小尖头,极少边缘缺刻状或羽状浅裂,向上的叶渐小,与中下部茎叶同形。 [[File:山窝苣1.jpg|缩略图|山窝苣[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9370072425&di=6233baeeefd5bbc39b37c6f351a91bcd&imgtype=0&src=http%3A%2F%2Fimg.m.supfree.net%2Fzhongyao%2Fimages%2F7401_2.jpg原图链接]]] 全部叶两面光滑无毛。头状花序含舌状小花约20枚,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果期长1.1厘米,不为卵形;总苞片3-4层,不成明显的覆瓦状排列,通常淡紫红色,中外层三角形、三角状卵形,长1-4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急尖,内层长披针形,长1.1厘米,宽1.5-2毫米,顶端长渐尖,全部苞片外面无毛。舌状[[小花]][[蓝色]]或[[蓝紫色]]。 瘦果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或橄榄色,压扁,长约4毫米,宽约1毫米,中部有4-7条线形或线状椭圆形的不等粗的小肋,顶端短收窄,果颈长约1毫米,边缘加宽加厚成厚翅。冠毛白色,2层,冠毛刚毛纤细,锯齿状,不脱落。花果期7-9月。 ==生长习性== 山莴苣喜温、抗旱、怕涝,肥沃且适度适宜的地块生长良好。<ref>[闫志佩;莴苣的栽培与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3年第12期]</ref> 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在水肥条件充足的情况下,6月~8月生长旺盛,再生力强。 <ref>[李洁;山莴苣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山西林业》;2009年第3期]</ref> ==分布范围== 山莴苣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大青山)、[[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欧洲]]、[[俄罗斯]](欧洲部分、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及[[日本]]、[[蒙古]]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 栽培地块做畦,在畦内表土层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0cm左右,深翻25cm,耙平。 [[File:山窝苣.jpg|缩略图|山窝苣[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99854918,531968644&fm=15&gp=0.jpg原图链接]]] ===温室育苗=== 育苗土用4份田土、4份腐熟有机肥、1.5份草炭、0.5份河沙调配过筛,放入育苗盘内,压实四周,再用木条刮平,使土面低于盘口1-2cm,撒播,间距0.5cm左右,覆土1cm,播后浇透水,盖塑料薄膜,温度保持在25-30℃,见有叶尖露土后,打开[[塑料薄膜]]通风。[[苗]]高2cm时分苗定植,移栽前2-3天控水。移栽时在畦上插2cm深的坑,间距4cm,放入小苗,培土压实,浇透水,适当遮光,缓苗后撤去遮光网。 ===露地栽培=== ====选地==== 选[[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向阳的沙质壤土播种,播前翻耕土壤,施入有机肥,整细、耙平;做畦,可条播,点播,撒播。以点播和条播为好,便于管理,使其高产。 ====播种==== 先将种子用50℃水浸泡,搅拌30分钟,控净水,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在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净水淘洗2-3次,发芽后再进行直播,每穴1-2粒种子,覆土1-2cm,稍镇压,盖塑料薄膜,使其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生长,小苗出土后撤去塑料薄膜。 ==收获管理== 山莴苣可根据市场需要及时采收和上市。采收可采取剥叶或收割方法。小面积种植可剥叶利用,即只剥大叶,留下内部小叶继续生长。大面积种植多为收割,采收及时,适口性好,又有利于再生,而且还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每割1次追肥1次,并做好中耕除草,以提高产量。最后1次收割要贴近地面,以免积水烂根,不利于下一年生产。 ==主要价值== ===化学成份=== 全草含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α-amyrin,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伪蒲公英甾醇(pserdo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计曼尼醇(germanic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itgmasterol)。<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956046/6667lXN4gw92PQ6GnL-1T1JCKy1vt-LD4TO6SAmIxnPw91iQ3ElgZU9onXIAJyiwUAi4WUHeKZGd5P5xsNLJUfV0eH7p8r1lfq7rh0BIYqLx-K0jLQ__1g | 中国医药网,引用日期2014-11-04] </ref> ===食用价值=== 山莴苣干茎叶中含[[粗蛋白]],还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山葛首]]也可作为人的一种[[蔬菜]]直接食用,生食清新鲜美,是一道有[[凉血]]、[[败火]]作用的佳肴。 每100g山莴苣鲜菜含胡萝卜素4.88mg,VB20.63mg,VC29mg,[[粗蛋白]]2.25g,[[粗脂肪]]0.74g,[[粗纤维]]2.62g,[[钙]]0.7g,[[磷0]].3g。 ===饲用价值=== 山莴苣由于粗纤维含量少,[[畜禽]]的采食率和消化率都很高。鲜茎叶中所含有的白色[[乳汁]]清鲜爽口,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祛火防病、[[消炎]][[止痛]]等作用,对提高[[母猪]]泌乳力、仔猪增重、提高禽产蛋率和防病均有良好效果。 经过饲喂试验表明,用山葛芭喂[[蛋鸡]],产蛋率提高11.2%,节省精料12.3%,又节省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的开支。用山莴苣喂[[猪]]养[[鱼]]效果更佳。可切碎后直接饲喂或打桨后直接饲喂。 <ref>[李新生;优质青绿饲料—山莴苣[N];饲料与畜牧;2001年第2期]</ref> ===药用价值=== 山窝芭全草均可入药,夏秋季采收,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健胃]]之功效,可治疗[[阑尾炎]]、[[扁桃腺炎]]、[[疮疖肿毒]]、宿食不消、产后瘀血。 ====药理作用==== 山莴苣所含的[[豆甾醇]]可明显降低[[小鸡]]血中[[胆固醇]],而对[[心]]和[[肺]]无明显影响。<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956046/4ef2yVO_hY9ZRcJbbaoOWkqZIVgN-2omZj6jqRWyBfpoC5NG8IoaSJs2UbsP_2rohgwBCjmOwyUjztGtx6STaNluzxX58Wvuc4aTS_lta-rvpr2eIqqa9A | 中国医药网,引用日期2014-11-04]</ref> ===观赏价值=== 山莴苣头状花序顶生,淡黄色或带白色,中午开放,夜晚闭合,总苞下部膨大,苞片多列,呈覆瓦状排列;舌状花淡黄色。茎有绿色、绿白色、紫色等,叶有紫红、红、褐红等色。山莴苣可以作为一种观赏蔬菜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 ==鉴别方法==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最外层偶见呈切延长的表皮[[细胞]],[[黄棕色]]。皮层很窄,由3-10数列切微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内皮层明显,细胞径向壁上有时可见凯氏点。韧皮部薄壁细胞靠近内皮层处赤呈切向延长,向内侧为类圆形;筛管群与乳管群交错呈放射状,排列成一狭行,乳管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约至24μm。形成层明显。 [[File:山窝苣3.jpg|缩略图|山窝苣[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308510829,1188686927&fm=26&gp=0.jpg原图链接]]] 木质部宽阔,导管大多呈一列性放射状排列,为多角形或圆多角形,直径约至36μm。射线宽5-19列细胞。 ===粉末鉴别=== 黄白色。 #菊糖大量存在,形巨大,类圆形或扇形,纹理清晰。 #木栓细胞呈长方形,长60-90μm,宽40-60μm。 #乳管分枝状或成碎片,多与薄壁细胞共存,内充满乳汁。直径约16-28μm。 #导管多为网纹和梯纹,单独或成束存在;赤可见[[螺纹导管]],细小。直径12-20μm。 #纤维较少,呈长梭形,胞腔明显,壁木化,单个或成碎段。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山窝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