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80.2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山语,(连载九)(李锡文) 的原始碼
←
山语,(连载九)(李锡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山语,(连载九)'''<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8066159/pexels-photo-806615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山语,(连载九)》'''是[[中国]]当代作家李锡文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山语,(连载九)=== 国企如山。这山,容得下所有。 我曾经读过我国外交家沙祖康的[[经历]],这位原籍江苏宜兴的出色外交家,儿时竟因家贫两个弟弟被饿死。待拿到[[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母亲却愤怒地想把它撕掉,只是由于公社书记担保从信用社借了22.5元,才得以上了大学。这22.5元,成就了一位有志青年的[[梦想]],真乃胜过千金万银。沙祖康时刻把它放在心上,励志自强,以报滴水之恩。看罢故事,不禁眼睛[[湿润]]。 锦上添花不足惜,[[雪]]中送炭尤可贵。一个人,当你日子好过甚至时来运转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你最困难的时刻给你微小帮助的人,那种帮助可能只是一杯水、一件单衣,只是几元钱,甚至只是一句温暖的话。这叫良心。 现实生活中,可以对照的事情很多,不可比拟的也很多。 人事岗位的工作,关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一位外地的老人,文革前曾经在这个单位[[工作]]多年,后来“下放”回乡,因家庭生活贫困,多次来到天津办理“退职”手续,在档案不全、其他单位拒绝受理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寻找有关单位和多名证人出证(我单位有些老同志认识他),按照当时政策为他补办了退职,到当地领取退职补贴,这位农民大伯十分感动。人事工作关注的角度,更多的是为人解难,调动[[积极]]性。 人事工作要跟许多的部门、单位和每一个职工打交道。久而久之,我跟不少的家属也都熟悉了,无论份内份外的[[事情]],例如家属亲属的婚丧嫁娶、调动、病退内退早退、就业、就学、买房、困难补贴、政策咨询等等,都是很自然的能帮则帮,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为职工办事,只求理解而从不指望报答什么。为他人做点事情,也是彼时的[[背景]]下,在职业范畴内应该做的,对得起良心。 有个小伙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粗人,似乎没读过几天书。有一年为了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我们按照当时的一种特殊照顾政策,将他录用到我们的一个下属单位。客观地说,这种“照顾政策”实行了很多年,但到了这时,进入市场经济时期,该政策已成强弩之末,就是说虽然还在执行,但并不盛行,手续上也更加严格,办理的难度加大了。我找文件,寻政策,托了人事劳动部门的很多关系,费了不少周折才终于办成。该职工没有什么特长,到了单位安排工作就很费力,这样拖了几个月岗位没有定下来。我也很着急,自己当时还是个中层的副职,无权直接安排,就催促主管领导抓紧解决。 “现在试行目标责任制,各部门都不愿增加人,再等等吧!”领导这样答复。 再催,还是如此回答。领导的本意是就和政策,人先办进来,具体岗位看机会再说。 又是过了几个月的衔接、协调,工作终于落实下来。 几年之后,在一次工作调整中,该职工不满意,多次写信告状,反映到我上头。跟这人几乎没有交集的我是一头雾水,这才知道,原来就是因为那段时间的岗位问题,莫名其妙地误认为就是我的事,从中作梗,由此结下不小的疙瘩。 智者说:浑人是靠本能生存的人。不识字的跟你胡来,或许受人挑唆,似可理解。无知而犯浑,每个人生活中总会遇到这种情形。 其实,文化与素质也未必划上等号。老Z,受过教育,也是干部身份,在原单位效益下滑、没有前途的时候,经人推荐调到了天津公司。这人的调出调入都比较费事,原单位有些缠头裹脑的事,不愿放;我们这里则因主管领导与其他领导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不好进。我不是那种激进的人,跟领导们的关系也都比较温和,于是我分头“吹风”做工作,开领导班子会时由我来打头炮,因“工作需要”而主动推荐。调来之后,老Z开始确实表现积极而诚恳,也有一定能力,公司把他当成了业务骨干来用。在老Z的使用和提拔上,在各种会议上,我也是主动推荐和支持的。 不料想后来,老Z竟把我当成往上爬的一个[[障碍]],在干部考察中,背地里捏造流言,四处散播,虽然无可妨碍我的进步,但也感觉奇怪,为什么这样?因为并没有对他“不好”过,也无恩怨之事。深入了解发现,老Z不只是跟我这样,对其他几位新领导也是善于评头品足,说人坏话。长期做干部工作的我,还察觉到一个细节:为了不让别人超过他,他可以随时随地说假话的,或者有选择地说话,突出一点而避开另一点;或者有意识地突出另一个人,以压低其他人。就是对所谓的朋友,也是这样,看似不经意间,适当暴露人家的毛病,用来突出自己。后来从他原单位听到的议论中,也证实了这人的品性,单位的人一脸轻松地说:“这人可调走了!”野心大、心计多、喜欢拉打并举的他离开了,人家那清静了多半。答案就在这里:此君感觉在天津公司里立住了脚,野心开始膨胀起来,“原形”就露出来了。我们曾处理过一个和他在一起“吃喝不分”的利益同伙、“铁哥们”,是“八鼠”之一,兔死狐悲,这大概也算个“得罪”的缘由。 从工厂里调来的梁大明,身板蛮好,讲哥们义气。初中毕业的他下过乡当过知青,回城后当工人,后来以带干身份进入企业供销部门。厂里走下坡路时候,经人推荐挤进了我公司做原料销售。调来不到一年,人们发现这人干什么都是要条件讲待遇,分分计较。梁曾作为部门经理因盈利而拿过50多万的奖金,这在那时是不得了的数字啊(当时市区内的商品房每平方米不过4000元),也体现了我们公司当时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是不小的。 那年的夏日,在天津港,一座座巨型塔吊缓缓移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闷热令人难捱,海风一阵阵吹来,却感受不到一丝凉爽。 一艘外籍轮船,满载着由天津公司进口的货物,驶过南太平洋,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渤海湾。到港后,经过一连几天的忙碌,在这里完成了停泊、通关、卸货并转运到塘沽的货场。 这些商品正是梁大明主管和经手的。早在订货期间,该商品价格便[[开始]]走低。装船、发运、在途,到了港口,在高温高湿的时节,商品很容易发生霉变。 梁大明向领导汇报:“都已经采取了措施,堆放30天都没问题!”他在守株待兔,等待价格的上调。然而,15天之后有关部门检测发现,商品已经开始霉变。在这之前海上在途已经有25天了。 梁大明坚信他所采取的“措施”。直到几万吨的大部分都发生严重变质,再处理已经措手不及了。此项业务,公司损失惨重。那是一个可怕的巨额亏损数字,它直接导致了公司的资金运作最终陷入困境。梁被责令下岗。 当时单位只能如此处理。依现在的治理力度,这种严重的渎职失职和玩忽职守,无疑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尽管只是责其下岗,却也大大得罪了梁大明。他逢人便说:“他们这样整我!”并不失时机地到处散布领导个人的“小道消息”,用来分散人们的视线。 天津公司是企事业单位里头条件比较好的,新人调入之后跟着沾光的也不少。梁大明到天津公司之后几年时间里,分配了新的住房、领取高额奖金、转干提干等,在1990年之后调入的人员中是得到实惠比较多的一人。在原单位里十几年没解决的福利职鑫待遇,到了这公司都解决了,应该说一次调动彻底改善了他的人生命运。最后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拨弄是非,造谣生事。他的“对手”之一就是那位总会计师,在梁看来,考核缺陷、财务数字不当,都跟这位总会有关,于是便发生各种过不去。慢条斯理的总会哪是对手?实际上,梁大明不是对着某个人,而是做了企业里的“是非精”和“对立面”,终成“八鼠”,并兼职于“五畜”。 一个插过队、吃过苦,也享受了国企优厚待遇的中年人,就是如此“报效”社会的! 我的工作中碰到的这种“个案”,虽不常见,却对我曾经有不小的触动。 我想起了我养过的一只鸟。我是爱鸟之人,也养过几只小鸟,有一只绿色绣眼鸟,养了多半年,每日精心照料,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它不认人,却记得衣服颜色。一个夏天几乎都穿一种上衣,鸟儿与我相安无事;当换季的时候,换上了深色衣服,这只鸟见了我,在笼子里头使劲扑棱,惊恐乱撞。我还是我,在它眼里却一下成了陌生人。 鸟儿无知,倒也可爱;人,总该明白点事情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此言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人的差异是个客观存在,在一个群体当中,总是有善人,也有恶人;有明白人,也有混沌人。仅从个人狭隘角度看,交往上,公事公办被处理的人,未必成敌;因你而获益的人,未必成友。看来有这类人:他跟你的关系,并不取决于你人品人性好不好,甚至也不取决于你对他多好,而只是取决于他的需要。他对待集体利益、对待社会的态度,当然也是一样的。 欧阳修的《朋党论》有段话亦甚精辟: 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小人”这个词,相当飘忽。因为它早已“武器化”,此话怎讲?你想,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对立面说成“小人”,与己不合者皆为“小人”。但是,日常[[生活]]中,毕竟有着基本的规范,或者说毕竟有一把尺子来衡量什么才是小人的。 看来欧阳修先生笔下的这类人,三观不正,自古有之,而且品性和行为方式也是惊人地相似。想清楚了,便自我解放了,“涣然冰释,怡然理顺”。而记忆中的阴影,如同电脑垃圾,操作“删除”便罢。生活中还是引以为戒,要做的不是提防什么,而是无论何时也心存感恩,善待他人。想来,自己也是年轻无知,在做事上、用人上、交往上也有教训,你不辨是非,就会自食恶果。<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李锡文,60后,大学毕业于80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期刊《散文福地》杂志副主编。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山语,(连载九)(李锡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