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7.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希言自然 的原始碼
←
希言自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希言自然》==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真经》),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中文名 希言自然出 处道德经(道德真经)作 者老子朝 代春秋战国时期所在章节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④;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⑤。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真正的“道”总是自然运行而勿须多“言”的。所以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在道的控制下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统治者的暴政呢?所以,遵循大道而有德的君王,“道”自然也就关爱他,扶助他,而使他得到民心和天下。那些不能合同于大道的君王,“道”当然也就离弃于他,而使他丧邦失国,众叛亲离。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有道的人会得到道的容纳,有德的人会获得德的庇佑,而失道失德的统治者就会一无所获。统治者没有道德就会诚信不足,诚信不足就不会有人相信他们。 ==注释== 1、[[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说话。此处指统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扰民的意思。 2、[[飘风]]:大风、强风。 3、[[骤雨]]:大雨、暴雨。 4、从事于道者:按道办事的人。此处指统治者按道施政。 5、失:指失道或失德。 ==引语== 《希言自然》和十七章都是相对应的。十七章揭示出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徒然使百姓“[[畏之侮之]]”。因而希望统治者加以改变。前面几章已多次阐明“[[行不言之教]]”、“[[悠兮其贵言]]”、“[[多言数穷]]”等类似的话,希言自然一开始便继续阐述“[[希言自然]]”的道理。这几个“言”字,按字面解释,是说话,内含的意思都是指政教法令。老子用自然界狂风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实作比喻,告诫统治者少以强制性的法令横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静无为”之政,才符合于自然规律,才能使百姓安然畅适。倘若以法令戒律强制人民,用苛捐杂税榨取百姓,那么人民就会以背戾抗拒的行动对待统治者,暴政将不会持久。 ==评析== 在《希言自然》里,老子说得道的圣人(统治者)要行“[[不言之教]]”。他说,只要相信道,照着做,就自然会得到道。反之,就不可能得到道。在希言自然里老子举自然界的例子,说明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天地掀起的暴风骤雨都不能够长久,更何况人滥施苛政、虐害百姓!这个比喻十分恰切,有很强的说服力。它告诫统治者要遵循道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暴政是长久不了的,统治者如果清静无为,那么社会就会出现安宁平和的风气,统治者如果恣肆横行,那么人民就会抗拒他;如果统治者诚信不足,老百姓就不会信任他。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施行暴戾苛政的统治者都是短命而亡的,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仅仅存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原因何在?就是由于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群众无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了,被迫揭竿而起。另一个短命而亡的王朝隋朝何尝也是因施行暴政而激起人民的反抗,最后被唐王朝所取代!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的是统治者清静无为,不对百姓们发号施令,强制人民缴粮纳税,那么这个社会就比较符合自然,就比较清明纯朴、统治者与老百姓相安无事,统治者的天下就可以长存。 ==作者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宫镇)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处== 《希言自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ev:youku| XNDA4NTAwMzA3Ng | alignment=center }} categorg:+230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返回「
希言自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