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7.1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志愿者永远的青春力量(金平) 的原始碼
←
志愿者永远的青春力量(金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志愿者永远的青春力量'''<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680859/pexels-photo-1368085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志愿者永远的青春力量》'''是[[中国]]当代作家金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志愿者永远的青春力量=== 话说每一次与志愿者老师们相逢就是缘份!我重返上镇小学看望了自己的接力棒李尚真老师,认识了广东林亚平老师,65岁依然神采奕奕,还有哈尔滨的邹纯苓老师,退休后只身来到大山深处支教,吉林的大学生甄珠老师,支教任务完成后又重返上镇小学,来看望自己教过的孩子们等等,暖心的故事。 之前我们不曾相识,因为志向而合,见面就顿觉心灵相通。就连我的摄影老师王泽山从南宁赶来,他是探亲,探望我们志愿者,探望我曾支教生活的地方。油然而生的感动让我和伙伴们欢欣鼓舞,他与我们一起家访,看望大山的孩子和乡亲们。他说:志愿者老师很了不起,只有用自己的脚步走下的路才真实,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故事才真实,影像记录真实的承载这段历史有一定意义。 连日来的圆满大团聚,滋养了我的期盼和无限的思念。不知不觉的记录这一切,有许多汗水、泪水渗透在自己生命长河里,汇聚成不可枯竭的生命之泉。涓涓细流,点点滴滴,都是动人心魄的故事。 送走林老师的慰问团队,在校园里看到施婷婷,她就是我之前讲过的久仁教学点的负责人,近日在上镇小学负责招募来的志愿者,有序的组织学生排练节目。我招呼她:哈喽!婷婷,我要采访你一下,听说一个好消息,你和小封老师喜结良缘了! 关于她俩的故事,我略知一二。他们俩是大学毕业后,在2014年9月份相识,那是云南鲁甸抗震时期,小封老师来自内蒙赤峰市,有北方人的豪爽和仗义,他在鲁甸地区小学校担任志愿者老师。施婷婷则是与南宁爱心蚂蚁组织的救援队,前往震后小学做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他们的缘分在这个小学绽放出爱情的花朵。 震后的小学是怎样的环境呢?一切废墟萦绕在眼前,无论谁的心都会冷的打颤,何况一群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像有剧情的画面:四周废墟,临时搭建的几个帐篷,[[简陋]]的教室,你进我出,封老师给小学生们上文化课,施婷婷给学生们进行震后的心里疏导工作。学生们放学回家,校园冷清的令人颤抖,封老师时常看到施婷婷冻的浑身发抖的模样,怜悯之心、亦怜香惜玉,他有东北人的热情、会聊天,有大哥哥般的情怀,寒暄问暖,他们在校园里散步,他还动之以情的歌唱,封老师火一般的[[热情]]温暖了施婷婷,一双热乎乎的大手,拉住一双冰凉的小手。情窦初开的女孩儿被手心里一刹那的[[温暖]],像电流激着一般,激活了身心所有的细胞,这就是[[爱情]]催化剂的妙用。 云南抗震的经历,小封老师对南宁市来的施婷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他俩第一天牵手,注定在那一天播下了一颗爱情的种子,从此,封老师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让施婷婷开心,快乐的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就这样,赈灾救援工作结束后,小封老师追随施婷婷来到广西的百万大山里,来到上镇小学久仁教学点,继续做志愿者老师。三年了,两人没有分开过,封老师的聪明、性格热情奔放,对山里孩子们格外好。他教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数学课。课堂上,他的沉稳一面显露出来,耐心启发孩子们动脑筋,学好数学。课后,他活泼好动,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教孩子打乒乓球和篮球,也要翻跟头打把式,不折不扣的孩子王,我看到这场景竟然随口说出一句,可爱的“小疯子”! 我是打心里喜欢这个年青人,尤其他那股“疯”劲儿,好可爱! 小封老师教过的音乐课,《隐形的[[翅膀]]》这首歌,孩子们使足了力气,愣是把“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唱出了摇滚的感觉。一开始起歌,就像爆炸的[[声音]]传出来,吓了我一大跳。这是唱歌吗?没有[[优美]]的[[旋律]],就是吼着喊着歌词,我心里说,“小疯子”后有继承人呐!不过,他为四年级编排的节目《少年功夫》真给力!让大家刮目相看。 说心里话,做志愿者毕竟不能养家糊口,我回来这一年,小封老师又开始在[[社会]]上打拼。不得不说的国情,没有给志愿者老师一定的待遇和尊重,他们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最终,他们一个一个地离开大山,离开他们思念的孩子。 这些年,施婷婷一直坚守在南宁爱心[[蚂蚁]]办事处,她主讲的“青葱课堂”,是爱心蚂蚁全面推广的课题,是关心留守儿童的主打歌,深受社会关注和支持。我离开办公室,看到施婷婷很快就[[开始]]工作,我很[[怀念]]有小封老师在校园里疯跑玩耍的那些日子,和那段刚劲有力的《少年功夫》,那是一股青春的力量在奔腾,希望他在社会上打拼出自己[[青春]]的模样!<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7944197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金平 ,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石油国企干部;2015年去[[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上镇小学,做一名志愿者老师。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志愿者永远的青春力量(金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