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232.9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忠義祠 (平鎮) 的原始碼
←
忠義祠 (平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忠義祠 (平鎮)'''<br><img src="https://pic.pimg.tw/kuas1022/1534423171-881725161_l.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kuas1022.pixnet.net/blog/post/463831673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忠義祠''',原稱'''大墓公''',又稱'''平鎮萬善祠'''、'''中壢忠義祠''',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平鎮區]]的陰廟,近[[中壢車站]],祭祀[[乙未戰爭]]時被[[台灣客家人|當地客家人]]所劫殺的廣東籍清軍,曾被誤會受祭者是[[荷蘭人]]。 ==由來== 乙未戰爭,[[台灣民主國]]敗亡,大部份的[[唐景崧]]親兵經[[大日本帝國陸軍|日軍]]繳械後,雇外國輪船從[[淡水區|淡水]]遣返中國大陸。有少部份被稱為「河南兵」的廣東籍散兵游勇南下逃到[[桃竹苗]],結果在沿途被[[義軍 (臺灣客家人)|客家義勇]]、民眾組團或個人截殺。[[吳德功]]的《[[讓臺記]]》載: 「…適臺北潰勇走依之;甫過桃仔園中壢,粵民團勇始聞臺北失守,見廣勇金帛纍纍,疑為劫餉判殺之徒詐稱南下以襲新竹,於是沿途截殺,軍械衣服洗搶一空。適[[棟軍]]數營聞喊聲震地,亦派隊出哨,於是廣勇遭殺者數百餘人…。」 據黃榮洛調查除中壢外,在[[楊梅區|楊梅]]、[[新埔鎮|新埔]]、[[竹東鎮|竹東]]、[[峨眉鄉|峨眉]]等客家-{庄}-紛傳殺害逃逸清軍的事件,有些留下塚墓,有關者如[[龍潭區 (台灣)|龍潭]]三角林烈士祠、[[新埔二十七公廟]]、[[新竹市]][[南壇大眾廟]]、[[寶山鄉 (台灣)|寶山鄉]]雙溪萬善祠、[[竹東鎮|竹東]]三重埔萬善祠及[[頭重埔]]的萬善爺等。此外,[[北埔鄉]]傳說[[姜滿堂]]爆富,與擁有廣勇的龍銀有關,因此後代會祭祀一條扁擔,稱為「布施爺」。 其中一些粵勇來到中壢[[石頭 (地名)|石頭庄]](今中壢火車站附近)時被殺。[[黃榮洛]]訪問同學的祖父吳慶月回憶當時這批清兵全被押到有一口二、三甲的大池塘邊,身上錢帛全被沒收,槍枝全部繳械。處決前清兵曾跪地求饒,只求免死,但殺者卻說正欠菜餚,要殺他們做菜餚等,遂無一倖免,讓池塘之水染成血紅色。黃榮洛解釋,桃竹苗客家人認為出錢義助台灣民主國,組義勇軍抗日,而唐景崧卻棄台、這些粵勇又造反、叛亂不抗日,罪不可赦,於是各路抗日份子通令擄獲粵勇,就格殺勿論。這群粵勇也有客家人,同時造成客族相互殘殺的慘案。 忠義祠管理主任委員劉坡榮據其先父說法,是當時清軍先驚嚇到河畔吃草的牛群,這些兵員好意攔阻卻被誤為搶牛,一時驚動-{庄}-民,後來發生衝突,清軍錢銀丁丁鼕鼕滾出,爆發大規模搶銀殺戮戰,最後整支軍隊幾被殲滅。[[徐貴榮]]曾訪獻地建祠的湯阿秀後人,詢問死者、殺者身分,但被閉門謝客,一問三不知。徐貴榮推估可能後人怕被報復,或基於現實對自己不利。 中壢文史工作室陳盛增在〈「中壢神社」狛犬移鎮「忠義祠」〉,也引用徐貴榮在《聯合報》是當時清軍驚嚇牛的口傳。陳盛增父親認為劫殺河南兵者其後代事業並不順利,且子嗣單薄有絕後之虞;收留或救河南兵者,其後代則較興旺。 日後,這些清軍被誤傳屬河南籍,有更甚者音誤為荷蘭人,使得過去還有[[中華民國與荷蘭關係|荷蘭領事人員]]前來調查。還傳說是荷蘭人為逃避[[鄭成功]]追擊,一路往北逃難至中壢一帶時遭漢族、[[平埔族]]聯手攻擊,合葬在此。像是[[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旁的[[義勇忠祠]]也是被報媒報導成荷蘭人。 ==沿革== 相傳之後中壢街庄一直不平靜,就有人開始撿骨堆砌用牛車載離,但牛車行駛到今日龍岡路一段與中北路二段龍岡橋附近,車拉不動,於是擲茭請示後,同意在此安葬。 1898年季秋,經[[中壢街]]庄士紳等號召撿集遺體,庄民湯阿秀獻地建立,原稱「大墓公」,除安葬當時的廣東籍清軍外,也安葬附近萬善公、大墓公骨骸。墓碑大字中刻「義塚諸君之墓」,左右低小字分刻「萬善諸君神位、大墓公之神位」。1991年報導時亦稱「平鎮萬善祠」;也有喚為「中壢忠義祠」。 1950年,由游天增、劉增祥發起增建拜亭。1976年,大墓公附近已發展成街衢,墓因年久失修,適逢龍岡路拓寬,又橫在路中,經劉坡榮鳩資興建,將義塚由墓形改成祠宇,於1976年2月30日舉行落成慶典,並更名為「忠義祠」。 ==祭祀== 農曆七月十六日祭典時都由十一個村落,輪流來舉行普渡祭典,並分成五組分別是中壢中建、中央石頭、新興東興振興、舊明中榮、興南永。 1991年8月25日上午,認為此祠是埋葬荷蘭人的[[萬客隆 (台灣)|萬客隆]]荷蘭籍總經理彼得.柯樂邇以大祭官身分祭拜此祠。他表示三年前來台灣負責萬客隆行銷工作,了解中元普渡習俗後入鄉隨俗,每年中元節都舉行祭祀孤魂、好兄弟儀式,最近獲悉平鎮鄉龍岡路口的萬善祠內有卅多具荷蘭人屍骨,且從來沒有荷蘭後裔祭拜,決定今天率隊以古禮方式祭拜自己同胞孤魂。他還解釋,三百六十多年前荷蘭人來台灣是為了賺錢,與他現在到台灣負責萬客隆生意的目的完全一樣,遂能夠想像出當年荷蘭同胞的心思,但沒想到會如此不幸流落異鄉,屍骨合葬異國。 ===祠=== '''祠''',又稱'''祠堂''',是一种源自[[中國|中国]],並廣為[[東亞文化圈]]<ref>[https://www.itsfun.com.tw/%E6%9D%B1%E4%BA%9E%E6%96%87%E5%8C%96%E5%9C%88/wiki-6267307-4450286 東亞文化圈],itsfun</ref> 傳統[[民间信仰]]採用的半宗教设施,其主要用于[[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賢、烈士,采用[[廟堂]]式建筑形式。 祠往往是社会公众为共同祭祀和供奉广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滕縣百姓為紀念在当地为官清廉而即将去京城赴任的[[趙邦清]],為他修建了[[生祠]],“黃童白叟,羅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之處,祠名「忠烈」。台灣的忠烈祠為[[中華民國]]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建。依中华民国內政部所頒布《忠烈祠祀辦法》,於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在地設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則設首都忠烈祠,由總統主祭。此外又有[[義民信仰|供奉義民]]的[[義民祠]]。 其他例子有[[医圣祠]]、[[南阳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琼山国兴街道。“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銓]]。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庙:[[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載:“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乡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矢厉,谷果完实 由於祠、廟性質相近,而一些設立時為紀念先賢的祠,後世也會被信眾視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對象也被視為神祇,故有時會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圣人的场所也以祠為名,如[[黃大仙祠]]。 供奉祖先的[[宗祠]],現在一般通稱[[祠堂]]。 [[朝鲜半岛]]的祠自[[三國時代]]由中國傳入,在[[高麗王朝]]逐漸普及開來,在[[朝鲜王朝]]達到繁盛,但現今已較少見。 *臺灣民間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是[[臺灣]]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信仰,包括揉合[[中國民間信仰]]「[[儒教|儒]]、[[釋]]、[[道教|道]]」[[三教合流]]的[[漢人]]移民信仰,也包括在地英雄名人神格化,也包括[[王爺千歲信仰]],以及[[臺灣原住民]]的[[祖靈信仰]],前者隨著[[中國]][[閩南]]、[[粵東]]移民由[[華南]]地區渡過[[臺灣海峽]]東來,於臺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民間宗教|民間信仰]],但大體上仍奉祀原有[[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次者表現出臺灣人充滿包容知恩的情感,如供奉捨身救民的日本軍人;再次者如各地有應公、[[萬善同歸]],有的更分靈者眾,如[[南鯤鯓代天府]]萬善爺;後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則有[[漢化]]的情形。 ==緣起== [[中國]][[台灣閩南人|閩]][[粵東人|粵]]移民渡海來臺時,大多迎請[[海神]]或故鄉地方[[神祇]]之[[分靈]]嗣奉。由於移民渡海需面對莫測的海象變化,到臺墾殖後,因水土不服,[[瘟疫]]四起,又須與[[臺灣原住民族]]及不同的墾殖團體相互[[分類械鬥|械鬥]],爭奪土地、水源、商業利益等等,又時常危及生命財產,分靈而來的原鄉神祇,成為移民的心靈寄託,而信奉同一神明也產生了[[同鄉]]之間的[[意識形態]]認同,渡海來臺的[[海神]]、鄉土神、[[瘟神]]([[王爺信仰|王爺]])等信仰,並逐步發展為無所不能的地方守護神。 除了人格化的地方守護神外,也有因為各種職業不同,而奉祀不同職業的保護神。另外主要源自道教、本來流行於[[泉州|泉]][[漳州|漳]]一帶的[[正一派]]、[[閭山派]][[道教]]來臺後,經過一段時間與[[佛教]]、[[儒教]]摻合,逐漸變成民間的傳統信仰及文化現象,與只求個人與家庭之「富貴財子壽」的臺灣多神格「民間信仰」。 1911年《臺灣私法》引《臺灣府誌》,列舉[[玉皇上帝]]、[[東嶽大帝]]、[[玄天上帝]]、[[天上聖母]]、[[神農大帝]]、[[保生大帝]]、[[三山國王]]、[[水仙尊王]]、[[開漳聖王]]、[[廣澤尊王]]、[[註生娘娘]]及[[臨水夫人]]、[[五顯大帝]]、[[元帥爺]]、[[王爺]]、[[大眾爺]]、[[義民]]、[[城隍爺]]、[[福德正神]]、[[灶君]]、[[文昌帝君]]及[[魁星]]諸神皆屬儒教。1921年片岡巖的《臺灣風俗誌》也是承襲這種宗教觀,擴大了日治時期儒教宗教的範疇。片岡巖,《臺灣風俗誌》,1921,(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90年眾文圖書中文版)643-679頁。日治時期儒教並不局限於民間信仰,1941年《大眾人事錄》〈[[黃純青]]〉詞條:黃純青的宗教是「儒教」,1958年的[[魏清德]]〈身世報告書〉,自述宗教信仰是「儒教」。[[黃純青]]、[[魏清德]]都由日治時期橫跨到戰後,[[宗教]]信仰都定位為儒教,1918年八芝蘭公學校(今[[士林國小]])所編的《鄉土誌》,儒教即列為「宗教」之首。 尚有一種民間信仰被專家把它歸類為「儒宗神教」,因為就其信仰內容來看,大都是藉著神明持筆[[揮鸞]]來闡述儒宗孔教的[[倫理]]道德教化,相容[[聖人]]、[[佛祖]]、[[神仙]]的[[三教合一]]思想,強調修身、齊家、行善、勸化;即以勸化世人,挽救人心,導正社會頹風惡習為宗旨。 至於[[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雖也落地生根,成為具有台灣風格的信仰,但由於人口比例較低,暫不列入。有的則如[[一貫道]]供奉五教聖人,將其塑像奉祀,已非原[[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之模式。 ==鄉土神簡表== 臺灣是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在[[漢人]]民族方面包含了許多不同的省籍[[族群|族群]],他們在移居臺灣時帶來了原鄉的信仰,這些神祇稱為鄉土神。[[玉皇大帝]]、[[三官大帝]]、[[觀音菩薩]]、[[天上聖母]](媽祖)、[[關聖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伯公)等,屬於不分祖籍共同信仰的神靈,但有些地方對某一神祇特別虔誠,有鄉土神的意味。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忠義祠 (平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