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124.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感遇十二首·其二 张九龄 的原始碼
←
感遇十二首·其二 张九龄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感遇十二首·其二'''<br><img src="https://img.mp.itc.cn/upload/20160419/a025c824f404474f922895c9fc26b26a_th.jpg" width="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ohu.com/a/70060331_111082 圖片來自搜狐网]</small> |} '''感遇十二首·其二'''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点明诗人独处的状态;颔联将这份清寂寄托于高飞的鸟儿;颈联说这种心如虚空、唯一至精的感受谁能知道呢?尾联说自己还是经常有一点心乱,想更上一个境界:一念不生是谓诚。 == 原文 == 张九龄〔唐代〕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 译文 == 归隐到这幽静的山林以来,每天都独自高卧在林泉之下,积聚的愁虑被洗涤得干干净净。 我想拿这些来感谢那高飞的鸟儿,因要托她传达我这遥远的情怀。 日日夜夜我空怀着这无限情意,可是又有谁能体会到我至诚的情意呢? 那飞鸟和沉鱼本来就情趣相隔,又怎么能慰解我的心怀情意? == 简析 == 《感遇十二首·其二》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点明诗人独处的状态;颔联将这份清寂寄托于高飞的鸟儿;颈联说这种心如虚空、唯一至精的感受谁能知道呢?尾联说自己还是经常有一点心乱,想更上一个境界:一念不生是谓诚。这首诗语言澹泊,境界空寂,表达了一种在打坐中感受到淡泊明智、宁静致远的修行境界。 == 赏析 == 这首诗为五言诗,每句的第三个字皆为动词,并且上下词句之间对仗工整。 首联诗人交代自己居住在远离官场而且比幽林还远的地方,独自一人作卧龙,空虚时光,这样的日子似乎在嘲笑他的孤高,清净。句中“归”“洗”二字似种惩罚,但是作者仍“归”山居,不怕寂寞的“洗”回到家中当卧龙先生。 颔联作者用了借代的方式,把高鸟代作说谗言的人,远情代指诗人的坚定立场。这里的“谢”“传”具有讽刺的意味,不然诗人何苦感谢说自己坏话的人。在前句中设伏笔,说要感谢,转笔又说谢他们传达自己的深刻态度。此处表现了作者从内心对那些高鸟的厌恶,但又同时在表面说感谢那些人,这里似有言不由衷之感,但是,以作者当时的处境,也只能这样了。 颈联和尾联,诗人连续反问,表达“谁知道我的一片忠心啊”,颇有“余虽好修姱以鞿羁,謇朝谇而夕替,而虽九死其犹未悔”之意。句中的“感”,“慰颇有感触,充分体现作者那种有苦说不出,酒入断肠之感。“日夕”“飞沉”指的是自然规律一直不断进行的状态,指代精炼,即使是在这种无味的生活中,诗人还是怀着清虚的心境,遮隔自己的态度,做卧龙先生,只希望有朝一日仍有机会遇到“刘备”重返官场,重振官场。既而发出感慨“谁感至精,谁慰吾诚。”可见诗人还是希望得到玄宗重用。 全诗一面说自己孤高,一面求取知心人,表达诗人虽老骥伏枥却志在千里之情。 == 张九龄 ==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ref>[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5e265e29083e.aspx 感遇十二首·其二]</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感遇十二首·其二 张九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