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二 張九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感遇十二首·其二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點明詩人獨處的狀態;頷聯將這份清寂寄託於高飛的鳥兒;頸聯說這種心如虛空、唯一至精的感受誰能知道呢?尾聯說自己還是經常有一點心亂,想更上一個境界:一念不生是謂誠。
原文
張九齡〔唐代〕
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譯文
歸隱到這幽靜的山林以來,每天都獨自高臥在林泉之下,積聚的愁慮被洗滌得乾乾淨淨。
我想拿這些來感謝那高飛的鳥兒,因要托她傳達我這遙遠的情懷。
日日夜夜我空懷着這無限情意,可是又有誰能體會到我至誠的情意呢?
那飛鳥和沉魚本來就情趣相隔,又怎麼能慰解我的心懷情意?
簡析
《感遇十二首·其二》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點明詩人獨處的狀態;頷聯將這份清寂寄託於高飛的鳥兒;頸聯說這種心如虛空、唯一至精的感受誰能知道呢?尾聯說自己還是經常有一點心亂,想更上一個境界:一念不生是謂誠。這首詩語言澹泊,境界空寂,表達了一種在打坐中感受到淡泊明智、寧靜致遠的修行境界。
賞析
這首詩為五言詩,每句的第三個字皆為動詞,並且上下詞句之間對仗工整。
首聯詩人交代自己居住在遠離官場而且比幽林還遠的地方,獨自一人作臥龍,空虛時光,這樣的日子似乎在嘲笑他的孤高,清淨。句中「歸」「洗」二字似種懲罰,但是作者仍「歸」山居,不怕寂寞的「洗」回到家中當臥龍先生。
頷聯作者用了借代的方式,把高鳥代作說讒言的人,遠情代指詩人的堅定立場。這裡的「謝」「傳」具有諷刺的意味,不然詩人何苦感謝說自己壞話的人。在前句中設伏筆,說要感謝,轉筆又說謝他們傳達自己的深刻態度。此處表現了作者從內心對那些高鳥的厭惡,但又同時在表面說感謝那些人,這裡似有言不由衷之感,但是,以作者當時的處境,也只能這樣了。
頸聯和尾聯,詩人連續反問,表達「誰知道我的一片忠心啊」,頗有「余雖好修姱以鞿羈,謇朝誶而夕替,而雖九死其猶未悔」之意。句中的「感」,「慰頗有感觸,充分體現作者那種有苦說不出,酒入斷腸之感。「日夕」「飛沉」指的是自然規律一直不斷進行的狀態,指代精煉,即使是在這種無味的生活中,詩人還是懷着清虛的心境,遮隔自己的態度,做臥龍先生,只希望有朝一日仍有機會遇到「劉備」重返官場,重振官場。既而發出感慨「誰感至精,誰慰吾誠。」可見詩人還是希望得到玄宗重用。
全詩一面說自己孤高,一面求取知心人,表達詩人雖老驥伏櫪卻志在千里之情。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