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81.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戏高侍御七首 的原始碼
←
戏高侍御七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ic.5tu.cn/uploads/allimg/1905/pic_5tu_big_2019051301032043428.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5tu.cn/psd/201905/qitash-1677072.html 来自 百图汇素材网 的图片]</small> |} 《'''戏高侍御七首'''》是一首[[古诗]]。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ref>[https://m.sohu.com/a/164238679_498060 英美文学流派百科知识整理],2017-08-13,搜狐</ref>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 <center>戏高侍御七首</center> {{Cquote| 百媚城中一个人,紫罗垂手见精神。 青琴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阿真。 七尺发犹三角梳,玳牛独驾长檐车。 曾城自有三青鸟,不要莲东双鲤鱼。 花恨红腰柳妒眉,东邻墙短不曾窥。 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时。 自等腰身尺六强,两重危鬓尽钗长。 欲熏罗荐嫌龙脑,须为寻求石叶香。 别起青楼作几层,斜阳幔卷鹿卢绳。 厌裁鱼子深红缬,泥觅蜻蜓浅碧绫。 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 不独邯郸新嫁女,四枝鬟上插通犀。 可羡罗敷自有夫,愁中漫捋白髭须。 豹钱骢子能擎举,兼著连干许换无。 |[唐代]段成式}} ==中西方诗词差异== 中国人注重表现,西方人注重再现,这种思维模式指挥下发展而来的诗歌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形成了意境说、教化说,西方则形成了典型说,因此[[中国]]的诗词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诗歌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写诗歌依然追求意境的营造,如果说得太白了,就没有意思了,当然当代一些新新人类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种直白,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些人并不代表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流]]。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ref>[https://cul.sohu.com/a/547118311_528910 解读丨中国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2022-05-16,搜狐</ref>,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戏高侍御七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