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高侍御七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戲高侍御七首》是一首古詩。中國詩詞善於寫景抒情,以寫景烘托氣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詩歌[1]則注重描寫景物在人們心裡喚起的反應,從此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
詩歌被譽為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和最高體現,同時詩歌也是時代、歷史文化沉澱的結果。中西方詩歌迥然不同,分別體現了中西方的文化、藝術、美學、文論的綜合成就。
“ |
百媚城中一個人,紫羅垂手見精神。 青琴仙子長教示,自小來來號阿真。 七尺發猶三角梳,玳牛獨駕長檐車。 曾城自有三青鳥,不要蓮東雙鯉魚。 花恨紅腰柳妒眉,東鄰牆短不曾窺。 猶憐最小分瓜日,奈許迎春得藕時。 自等腰身尺六強,兩重危鬢盡釵長。 欲熏羅薦嫌龍腦,須為尋求石葉香。 別起青樓作幾層,斜陽幔卷鹿盧繩。 厭裁魚子深紅纈,泥覓蜻蜓淺碧綾。 詐嫌嚼貝磨衣鈍,私帶男錢壓鬢低。 不獨邯鄲新嫁女,四枝鬟上插通犀。 可羨羅敷自有夫,愁中漫捋白髭鬚。 豹錢驄子能擎舉,兼著連干許換無。 |
” |
— [唐代]段成式 |
中西方詩詞差異
中國人注重表現,西方人注重再現,這種思維模式指揮下發展而來的詩歌文學理論和詩歌創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形成了意境說、教化說,西方則形成了典型說,因此中國的詩詞更注重的是一種意境的創造,追求言已盡而意未盡的效果,讓人有無限的遐想空間,這種詩歌的出現是因為中國古代傳統的思維方式是感悟式直覺思維方式。即使到了現在,中國人寫詩歌依然追求意境的營造,如果說得太白了,就沒有意思了,當然當代一些新新人類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種直白,則是另外一回事,並不能一概而論,畢竟這些人並不代表中國詩歌創作的主流。
中國詩詞講究含蓄[2],以淡為美,而英美詩歌則比較奔放,以感情激越為勝。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對待愛情方面,中西方的詩歌特點在此能得到完全的體現。中國詩人描寫愛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始終不把那種愛表達出來,而西方詩人會高喊「你是我的太陽,愛情之火燒得我渾身焦灼。」這種直言不諱中國人是很難接受的,產生差異的實質在於彼此的審美取向不同。
參考文獻
- ↑ 英美文學流派百科知識整理,2017-08-13,搜狐
- ↑ 解讀丨中國古典詩詞的無窮魅力,2022-05-16,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