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的原始碼
←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C0CB" align= center| '''<big>《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big> ''' |- | [[ File:张念14.jpg|缩略图 |居中|180px|[https://imgs.guwendianji.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7-43.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guwendianji.com/songci/18941.html 图片来源]]]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创作年代: 南宋 文学体裁: 诗 作 者:[[张孝祥]] |}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张孝祥]]的诗。<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375256.html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 古诗文网</ref> 张孝祥的诗明显受宋诗的气质影响,学杜,学苏,承受江西诗派影响。诗作内容包含对国事的忧怀,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羁旅感怀,其中尤以感怀诗最佳,体现了其诗风的清婉俊逸,诗意的深隽奇正和诗韵的平实简淡。<ref>[https://www.360kuai.com/pc/923532cf4f72f6e4e?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张孝祥途经洞庭湖写下一首词,词意与美景融为一体,读来美不胜收 ]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1-10-16 </ref> 张孝祥书法作为南宋著名书法家,其渊源甚广,高宗说他“必将名世”。 ==诗词正文== {{Cquote|<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 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 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 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 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 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 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古诗文网>}} ==作品赏析== 这是作者两首《木兰花慢 》(“ 送归云去雁”与“紫箫吹散后” )中的第二首 ,作于送别李氏一段时间之后,词人可能已回到临安,并且接到李氏的来信。词与“送归云去雁”一首同调、同韵,更见难以忘怀之意。 紫箫吹散”活用弄玉与萧史的传说,劈头就写出夫妇的离散,也暗示原先的恩爱。“燕子”“空楼”用唐代张尚书后,姬人关盼盼怀念旧爱,居张氏第中燕子楼十余年而不嫁的故事,进一步说明自己同李氏间生死不渝的爱情一“ 空”字 ,尤能令人联想到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名句。紧接着连用三种象征:明月已缺,难以再圆;玉簪中断,无由再续;覆水入地,无法重收,喻说事情的无可挽回。自古视花好月圆为美满的象征,如今词人的内心世界中已是“璧月长亏”。“玉簪”句用[[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从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与君别。”诗里用“覆水”传说的如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情知覆水也难收”,又李白《妾薄命 》 :“雨落不上天 ,覆水难再收”。 诸作皆言弃妇事。以下接着写从书信中了解到李氏的心情。霞、雾一类辞,是唐宋诗词描写道家生活的常见语。殷勤的青鸟,捎来了李氏的信。以“碧云句”,即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拟休上人怨别诗》)。她诉说幽闭在道观里的凄寂难堪。虽作了女道士,可情缘难断,缠绵悱恻之辞,正似苏蕙织的回文锦字,又好比唐代宫女的红叶题诗,饱含多少幽怨;但现实无情,已是仙凡异路了。 下片写在悠悠隔绝的痛苦中,转而追怀往日恩爱。记得彼此初见是在谷口园林的客栈,银屏掩映,低声笑语。而今回想起来,仿佛是场美好的梦。情景冉冉如昨,醒来却是一片新愁。词情至此,低徊无已。紧接着忽然掀起高潮。难道此生就这样永远不能看见了吗?不 ,我要拿分收的半镜 ,去寻找出高价出售的人,也许有重圆的一日。这结笔二句,仍是用前一首“ 鸾鉴分收”的故事。不过,前面是取其破镜之意,这里却是用其重圆之义。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夫妻诀别,各执半镜,约她日后以正月望日卖镜于都市,冀可相见。后来果真被他言中。(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皇州”即京都,原是故事里卖镜的地方,活用不必拘泥。两词原是一组,前说被镜之痛,后说重圆之愿。破镜重圆之一典故的反复再见,并非雷同的运用,而标志着词中悲剧历程的起点与终点。 从这两首词可见孝祥与李氏之间感情的深厚。更可见这两人在离别之后的无比苦楚。在揭开了词的本事秘密,明白了词的微意后,才好鉴赏词的艺术。两词的意境富于悲剧性的美和韵致。爱情的美好与它的被毁坏,命运的绝望与执着的希冀,形成尖锐的冲突,从而构成词情词境的悲剧性。这正是两词具有深沉的感动力量 ,不同于一般悲欢离合的作品的根本原因。词人为了表现自己难言之痛,还采用隐约其辞的艺术手段。他精心,灵活地运用了祖国传统文学传统中一系列优美的和悲剧性的典故与成语,如“佩解湘腰”、“鸾鉴分收” 、“紫箫吹散”、“燕子楼空”、“壁月长亏”、“玉簪中断”、“红叶题诗”、“覆水难收”、“天上人间”等等。这些典故与成语,一旦被贯注了词人的特有情感,被赋予了一定的用意,就获得了新的生命。不但完美地表现了词人自己的爱情悲剧。而且也更富于含蓄。其中“佩解湘腰,钗孤楚鬓”等语,还有取《[[楚辞]]》幽馨凄美的情韵。特别是破镜重圆这一典故的反复出现,起到了贯串上下作用。至于把现境、预想、设想、回忆等时空不同的情景错综交织起来,融为一片,尤能增加词情的起伏跌宕和词境的烟水迷离。 ==作者简介== [[File:张念1.jpg|thumb|150px|有框|左|[https://imgs.guwendianji.com/wp-content/uploads/2017/02/8-18.jpg 原图链接][https://www.guwendianji.com/songci/18941.html 图片来源]]]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83fa70cf5a10.aspx 张孝祥简介 ] 古诗文网 </ref> 1165-1166年,孝祥复官静江府。1167-1168,孝祥知潭州。1168-1169年三月,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1169年三月,孝祥请祠侍亲获准,回乡退隐,绝意仕途。 在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中,张孝祥几番起落,终究没有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最后黯然离开官场时的心情是抑郁的,但是他为官期间,颇有治才,怀着“恻袒爱民之诚心”,政绩卓著。在抚州时他身先士卒,一人单马与乱兵对峙,干净利落的平定了兵乱,离开抚州之时,父老夹道相送。在平江时,他惩治大姓奸商,收缴其米仓。在建康时,孝祥专心治理水患,为民请命,招抚流民,处理妥当,足见其才能与魄力。 1169年三月,孝祥返还芜湖。七月,得急病而逝。卒年三十八岁。英年早逝,殊让人为之叹息。对于其死因,据周密《齐东野语》:以当暑送虞雍公(虞允文),饮芜湖舟中,中暑卒。张孝祥的死是让人意外的,孝宗有用才不尽的叹息,他的好友,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张拭更是哀悼,著文以悼之曰: 孝祥死后葬于建康上元县钟山之清国寺。今墓存于[[南京]]江浦老山。 ==视频== <center>'''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center> <center> {{#iDisplay:d0513mb1awz|680|460|qq}} </center>.. <center>'''于湖俊逸—张孝祥 '''</center> <center> {{#iDisplay:z3223qcrd9f|6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