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200.1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国盛 的原始碼
←
李国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国盛 | 图像 = [[File:Liguosheng1.jpg|缩略图|[http://image.so.com/v?q=%E6%9D%8E%E5%9B%BD%E7%9B%9B&src=srp&correct=%E6%9D%8E%E5%9B%BD%E7%9B%9B&cmsid=ec7879ec472acfdfad3ac3b8f133d897&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3&id=0345661bb253e3df59b29b757f23ff66&currsn=0&jdx=3&fsn=60&adsimgsn=0.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mailun.com/mx/cjmx/liguosheng.html 来自超级明星网]]] | 出生日期 = 1939年7月 | 出生地点 = 河北省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相声演员 | 知名作品 = 《学播音》,《笑星劝酒》,《太挤了》 }} '''<big>李国盛 </big>''', 李国盛,中国内地相声演员,河间县沙洼乡后巩村人,一九三九年七月出生在北京,未满周岁即回到原籍,在家乡生活到六岁回北京上学,每年寒暑假期间大都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自幼酷爱相声艺术,勤奋好学,苦心钻研,造诣颇深。现在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北京分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曲艺团相声演员。<br> ==早年经历== 李国盛,著名相声演员,河间县沙洼乡后巩村人,一九三九年七月出生在北京,未满周岁即回到原籍,在家乡生活到六岁回北京上学,每年寒暑假期间大都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自幼酷爱相声艺术,勤奋好学,苦心钻研,造诣颇深。现在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北京分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曲艺团相声演员。他与[[侯宝林]]、[[笑林]]合作,在全国各地和一些重大节日的演出中,都给广大观(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r> 自幼随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单口大王刘宝瑞学艺,后拜相声名家[[罗荣寿]]为师,曾给相声大师侯宝林捧哏三年,受益匪浅。近二十年来一直与笑林合作,曾被选为全国最佳相声搭档,表演了《大篷车》、《学电台》、《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等许多深受全国观众欢迎的相声作品,在不断的探索、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br> ==演艺经历== '''拜师'''<br> 20世纪50年代末,李国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参加了中央广播说唱团举办的相声辅导班,由于他刻苦学习,成了班里的高材生。在汇报演出时,该团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发现他在表演艺术上很有自己的特点,就给他“开小灶”,向他传授单口相声。他先后学习了《糊涂知县》、《连升三级》、《侄子学乖》等传统单口段子。当时他的条件是很艰苦的,白天上班,学习和演出都在晚上进行。不管晚上活动到什么时候,第二天得照常上班。凭着他对相声的热爱和对开展职工业余文娱活动的热情,一直坚持了四、五年。这一阶段的学习与实践,为他的表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后来终于如愿以偿,他拜在相声界前辈艺人罗荣寿先生的门下,在罗老的悉心指导下,他的艺业大见长进,终于成了一名专业相声演员。 <br> '''演出'''<br> 李国盛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艺后不断来河间演出。1963年他在河北省曲艺队时,和著名西河大鼓演员王艳芬在河间光明戏院演出,1983年他随北京市曲艺团来河间文化馆书曲之家演出,他的精彩表演受到家乡父老的热烈欢迎.家乡人民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也感到骄傲和自豪。1964年,李国盛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成都军区军乐队,担任相声演员兼乐手,一直到1969年底,6年的部队生活,使他在政治思想上,艺术素养上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0年转业到北京照相机厂,继续从事他的相声艺术事业。 <br> 粉碎“四人帮”以后,大地回春,文艺复苏。许多阔别舞台多年的老演员纷纷登台演出。有一次传出了消息,在为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举办的文艺晚会上,侯宝林将表演相声。晚会开场,台下座无虚席。一些老观众都知道,侯宝林的老搭档郭启儒老先生已经病故,那么,捧哏的是谁呢?侯宝林在热烈的掌声中登场了。站在他旁边的是个体格魁梧的中年人。此人台风稳重,落落大方,对答从容,不瘟不火,给观众的第一个印象是良好的。此时台下已经窃窃议论,“嘿.这个捧哏的可真不错!” “敢情,能给侯宝林捧哏还含乎得了?”演出结束了,李国盛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br> 李国盛与侯老合作将近二年,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曾有一位同志问侯老:“为什么起用李国盛给您捧哏?”侯老说:“他台风正,朴实。往那儿一站,观众信任他。不知你们注意过没有,李国盛的眼睛都会翻‘包袱’,这一点比别人强。”这一确有见地的评价,李国盛是当之无愧的。李国盛本来是能捧会逗的,可是他从来没有在捧逗的关系上闹过意见。他不强调个人的作用,而是服从工作的需要,服从节目内容的需要。在和侯老合作之后,他表示今后专干捧哏。有人问他原因何在,他说:“侯老说我学艺晚了点儿,一些基础的东西没有掌握好,搞捧哏的条件更好些。”他说:“我有文化,领会东西快,又学过单口相声,能够掌握逗捧的火候。还说我在台上的动作感鲜明,能起到烘托作用。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愿意干捧哏的越来越少了。再没有人愿意干,将来怎么办?”他谨遵前辈的谆谆教导,甘愿做绿叶。 <br> 李国盛虽已年过半百,可他从不松懈,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很注意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他认为,相声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门类,这就要求我们拿出更多更好的节目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今后需要更加刻苦学习,努力攀登,创作演出更多的好节目,奉献给人民。 <br> ==个人生活== '''当相声演员多亏了朱友学'''<br> 快乐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事情,但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呢?李国盛给我们出了个主意,说相声。相声可以培养幽默感,有了幽默感就会丰富生活,乐趣一多,生活就会幸福。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说相声,日常生活中,如果想快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相声方面的书,比如《相声大全》,所有的传统相声里面都有。李国盛说自己的孙子就在看,一边看一边乐。或者看相声演员出的自传,里面既有相声段子,还有他们个人的从艺经历以及相声的知识,都是可以让人乐的。比如《刘宝瑞单口相声集》、《侯宝林相声集》、《赵佩如相声集》等。<br> 说到这里,一直笑容满面的李国盛突然严肃起来,他说:“喜欢相声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想从事相声事业,一定要慎重。首先是自身的条件从事这个职业合不合适,然后就是机遇,而机遇的条件要大于你的本事。再有才华赶不上机遇也没用,一旦被埋没,对心境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我自己当年就吃过这方面的苦。在中央广播说唱团举办的相声辅导班毕业后,成都的战旗军乐团来调我过去,原单位说什么都不放,要不是当时公务局的局长朱友学(周恩来总理长征时的警卫员)发了话,‘既然他喜欢这个,他又有这个才华,干吗一定要留着他,我做主了,就让他去吧。’我一辈子可能都当不上专业演员。”<br> '''明目张胆“偷”父亲的书看'''<br> 一个人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培养李国盛表演兴趣的则是名著《水浒传》。<br> 李国盛小时候经常跑到天桥去听评书,没有钱,他就趴在围栏侧面的杆子上,那个位置不占座不要钱,而他又是小孩子,所以每次他都趴在最前面,一听就是好几年。 8岁那年,他看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父亲买的《水浒传》,看完之后赶上放寒假,他回乡下过年,坐在村里大道上的石头墩子上,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演出,观众是村里的小伙伴,一个寒假,记忆力惊人的他愣是把一整部《水浒传》用评书的形式讲完了。<br> 演出是成功的。从那以后,他就迷上了阅读,迷上了表演。此时,比较喜欢看书的父亲在有意无意间帮了他阅读这个忙。身为店员的父亲在当时也算是知识分子,家中买了《红楼梦》、《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书籍,有时候也租书来看,而母亲当时在乡下,父亲上班之后,家里就剩下李国盛一个人,他就抱起父亲的书看,除了家中有的,他还相继读了《新儿女英雄传》、《金钱镖》、《龙虎剑侠图》等当时流行的小说,而父亲也并不干涉。开始,父亲租什么书他就看什么书,时间一长,李国盛自己就有了想法。当父亲让他帮忙去换书的时候,他就和父亲捉起了迷藏。当父亲让他换《七侠五义》时,他却把自己相中的《三侠剑》拿回来;父亲让他把《小五义》带回来时,他又把《施公案》拿回来了。而父亲也不会多说什么,有时候跟他一起看,有时候不爱看,就让他第二天把自己想看的书换回来,而他就利用这一天的工夫以惊人的速度把书看完,然后在父亲第二天下班的时候把父亲要的书拿回来。<br> 说到这里,李国盛用了一个词——“偷”。他得意洋洋地说:“我是明目张胆地‘偷’父亲的书来看。” <br> '''读名著主要是因为新鲜'''<br> 上中学后,书摊上租来的书已满足不了李国盛的阅读胃口,他“偷”书看的日子也结束了。他开始将目光瞄向学校的图书馆,但那时可借的书少,大家都等一本书看,时间限制的就很紧,于是就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看,上课前、放学后、甚至是上课时,不过,上课看书也是有选择的,只有在历史、地理课上敢看,数学课是万万不敢的,如果不听就跟不上了,语文课也是不看的,因为语文课本本身就有古典文学的章节,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章节,鲁迅、矛盾等作家的文章。好在当时学校和家长对考试成绩都不太看重,只要及格就行,老师对他这种情况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上课看书一次也没有被抓过。这可以说是李国盛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读书生活了。<br> 尽管如此,但当时可以看的书还是太少,尤其是外国名著没有机会接触,总是让人向往。 1957年以后,文艺开放,外国的名著允许出版。趁这个机会,李国盛看了大量的外国名著,但看过之后就不以为然了,认为也没有什么,至今印象深刻的只有《苦难三部曲》、《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这几部。虽然他也拥有《基督山伯爵》、《飘》等书籍,但他对书中的内容却没什么印象,只是听别人常常说起,而自己又没有看过,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就买来看看,但一翻觉得没意思,就放在那儿了。此外,印象最深的是《福尔摩斯探案集》,主要是好玩。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总是新鲜的,接触过了不喜欢也就那么回事,看书也不例外。<br> 1962年是李国盛一生的转折点,他如愿当上了专业相声演员。到了部队以后经常要演出,没有业余时间读书,惟一经常看的书就是《毛泽东选集》,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那种深刻的记忆总是张嘴就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br> '''因为虚荣心买了第一本书'''<br> 拥有自己喜欢的书籍是每一个爱书人的梦想。上班之后李国盛买起书来是从不吝啬的,他买的第一本书就是当时最为人们推崇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李国盛认为,虽然这本书也是经典名著,但这本书不是给自己买的,只是当时拥有此书是件自豪的事,为了让同学知道他才买的,完全是一种虚荣心在做怪。<br> 到后来买书就比较有选择性了,再不肯乱花一分钱,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没有选择,拿起来就看。大鼓、快板是评书中经常借鉴的表演艺术,在向人家学习时,他经常听到有《三国演义》的情节,于是就仔细看《三国演义》这本书,这样在听的时候,起码知道人家在说什么,就容易学习人家的技巧。不仅如此,做相声演员这行,知识面越宽越好,这样,别人说起段子以外的东西,就可以知道在说什么,还可以丰富自己所说相声的内容,如果没看这些书,站在台上就显得单薄了,抖包袱的时候就不漂亮了。<br> 李国盛说,读书细细品味的一个好处就是提高记忆力。虽然年纪大了,但记忆力却惊人,凡是和他合作过的都知道,只要他想记,一遍就够,年轻人都没有他记得快。有的时候记不住,肯定是那书没有吸引住他。 <br> '''最遗憾的是有书读不懂'''<br> 对于喜欢看书的人来说,有时间看书的时候却没有书可看是件很遗憾的事。对于李国盛来说,则更无奈,他有专门的书房,也拥有喜欢的书籍,但因为眼睛没有以前好,看书的时间比以前少了,面对书房里那些看过没看过的书不无遗憾。<br> 那套连环画版的《水浒传》,是我国画老虎、狮子画的最好的大家刘继卣画的。可惜的是几次搬家,加上儿孙们的翻阅,已经残缺不全。<br> 那些古文方面的书,恐怕李国盛今生都无法阅读了。李国盛喜欢古文的书,但因为古文底子差,没有读过几本。除了《聊斋志异》因为有白话文,能对照着看,其他的就没看过什么了。更多的古文书,因为没有对照,没有人讲而看不懂,家里虽然买了一些,但束之高阁。尤其是古代文化学者王国维的书,喜欢却没有读过一本,甚为可惜。<br> 李国盛很少逛书店,买书完全凭感觉,凭运气,有时出门散步碰上卖书的就看看。虽然平常也看看早报、晚报,了解一下新闻热点,但上面的书评、书讯都影响不了他。他买的章含之写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一书,是因为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很想了解当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br> 说到图书市场,他很羡慕年轻人,看书的条件非常好,不需要像他们那时买一本书要攒钱、要咬牙,而且可以看的书很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面宽了,但也乱了。对此,他认为读什么书都好,但心中一定要有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宣传和巩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本着中华的传统美德去看书,是不会出大格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情趣和工作需要选择书。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即使读《金瓶梅》也没关系。<br> 更重要的是,书让他知道该如何教育子女、孙辈。李国盛的儿孙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像他小时候那样有充裕的时间看书,他就给他们讲。 <br> '''听闻笑林病逝强行出院'''<br> 2015年3月23日上午,突发脑梗正住院的李国盛也是刚刚得到笑林逝世的消息。笑林是李国盛20多年的老搭档,现在正拖着病体强行出院,往笑林去世的医院赶。<br> 李国盛说,笑林是大年初四被查出患病,他当时身体也不好,“我现在脑子一片混乱,这个年我们过得很闹心”。<br> ==人物评价== 李国盛为人忠厚朴实,谦虚谨慎。团里的同辈演员都把他尊为老大哥。他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和他的这些品格有密切系。“虚心使人进步”,他善于听取同行和观众的意见,那怕是相当尖锐的意见,只要有一点准确之处,他都坚决改正。并能吸取他人之长,丰富自己的表演。贫、俗、直、露乃相声之大忌。犯了忌就令观众生厌。北京曲艺团艺术室一位老同说:“国盛在台上怎样动作,观众都不讨厌。”他认为,相声演员的表演,无论唱、做,都允许夸张,但这种夸张要适度,要有分寸。<br> 李国盛同志在捧哏上确有其所长。一位曾和他长期合作的同志总结说:李国盛在台上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用全副的精神来为甲方铺垫,做戏,配合非常默契,使甲方的表演很舒服。天天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并不深,当后来与别的同志合作时,才深深地认识到李国盛在捧哏上独到的功夫和在演出中所起的作用。<br> 李国盛从1979年调入北京曲艺团,至今已有多年了,这是他艺术上大幅度提高的十多年,特别在与笑林合作以后,他们俩很快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和喜爱。他们1981年演的《小康庄》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获奖,1984年表演的《三厢情愿》、《颂歌献给党》、《金刚石》、《我是中国人》等节目,都在全国或北京范围内获了奖。<br> 1985年他亲赴老山前线,慰问人民解放军一个月,回来后,编演了全国第一个歌颂老山前线的相声《一筒罐头》,在1986年全国相声电视大赛及文化部新曲目调演中均获奖。这个节目经过加工后,参加了全国首届艺术节的演出。<br> 自1986年以来,在每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会上,他与笑林都参加了演出给广大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br> 2009年1月10日,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09春节大联欢”晚会上,姜昆率领唐杰忠、李国盛、大山、冯巩等65名相声名家表演《相声大合唱》。<ref>[http://www.gmw.cn/content/2004-12/01/content_141889.htm 李国盛真怀念那段“偷”书的日子 ]光明网,2004-12-01</ref><br> == 参考文献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国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