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6.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杨士达 的原始碼
←
杨士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2516/2125412.jpg width="230"></center> <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86/6et4im37k9.html 来自 个人简历 的图片]</small> |} '''杨士达'''(1903~1963年)广东大埔人。自幼随父学习《[[本草纲目]]》,有志于中医学。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中法学堂(今光明中学)。 ==生平经历== 五四运动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写下“反帝爱国乃天职,国耻不雪不罢休”的诗句鼓舞斗志,被推为中法学堂学生会会长,引起校方不满,致遭开除。民国9年改名重返中法学堂,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考入震旦大学学习医科。同年受洗入天主教,洗名若翰保第斯达。民国15年震旦大学毕业,获留法奖学金,在巴黎大学进修公共卫生学和法医学,获医学博士。民国18年回国,在杭州仁爱医院(天主教会所办)任医务长,兼任国立艺术学院解剖学教师和校医、[[浙江省]]立医药专校讲师等职,并与人创办《科学医报》月刊,出版3年。八一三事变后,在杭组织第十六伤兵医院,夜以继日抢救伤员。民国27年回上海,在[[震旦大学]]担任公共卫生学系和医学系的教学工作。经常投稿医学报刊杂志,介绍国外先进医学知识。兼任上海医师公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员等职。 解放初期,上海天主教会中敌对势力反对新中国,破坏国家的政策、法令,禁止教徒参加一切爱国活动,杨士达坚持正义,冲破教会当局的禁令,带头参加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1951年9月,担任上海市[[抗美援朝]]天主教支会副主席。1952年1月主持5个单位在震旦大学召开的纪念马相伯生平的大会,号召学习马相伯一生坚持反帝斗争的不屈精神,积极行动起来。1952年,作为医学科学家代表,随国际科学委员会赴朝调查美国发动细菌战证据。1953年冬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第四分团,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并把全部积蓄购买建设公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1955年6月参加芬兰赫尔辛基世界和平大会。积极参加肃清龚品梅反革命集团的斗争,1955年9月,他在文化广场召开的有14000教友参加的大会上发言,感谢人民政府为神长教友清除了教会内的祖国叛徒。1956年7月在北京参加成立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发起人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1957年7月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当选副主席。1960年4月上海市天主教友爱国会成立,担任副主任。 杨士达勤奋好学,敬业尽职,精通英语、法语,晚年还努力学习俄语。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写作和翻译,关心天主教的爱国工作。历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至三届[[上海市]]政协常委,第一至四届上海市人民代表。解放后曾任震旦大学教务长兼医学院院长,上海第二医学院副院长等职。 ==天主教== [[天主教]]<ref>[http://www.gov.cn/guoqing/2005-09/13/content_2582720.htm 天主教],中国政府网,2017-10-23</ref>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称公教,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教”,已成为正式的中文代名词。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4819001016336.html 耶稣创立了罗马天主教会(圣而公教会)],新浪博客,2012-09-02</ref>([[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3亿,占世界总人口17%,因此“公教会”(天主教会)一词往往指的是“与罗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会”,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中最为庞大的教会。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返回「
杨士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