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86.1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枢密使 的原始碼
←
枢密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枢密使'' [[File:72fbdc25-f9cb-404d-8f50-bb811dd09e9b.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ie=utf-8&src=hao_360so&q=%E4%B8%9C%E5%AE%AB%E5%AE%98%E8%81%8C&correct=%E4%B8%9C%E5%AE%AB%E5%AE%98%E8%81%8C&ancestor=list&cmsid=0400ee99cfe760674462d88c83420768&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73c666191e725b95659bf8ed1b0741f6&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枢密使,古代官名。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名称 || 枢密使 || 朝代 || 唐后期 |- | 职能 || 枢密院主官 ||演变 || 内廷化向外朝化 |} == 简介 == 唐永泰中始置内枢密使,为枢密院主官,由宦官任职,掌接受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唐末,权力更大,至直接指挥公事,侵夺宰相权力。朱温尽杀宦官,以其党蒋玄晖为枢密使,始由士人任其职。朱温代唐,改枢密院为崇政院,用谋臣敬翔为崇政使。时崇政使之职在备顾问、参谋议,崇政使为枢密使,权同宰相。 宋时枢密使作为枢密院长官,与宰相(同平章事)共同负责军国要政,实则以宰相主政,枢密主兵。枢密院长官有时为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副职有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中签书枢密院事等。一般用文官。北宋时偶或由宰相兼任。南宋开禧后,宰相兼枢密使为定制。清常以枢密为军机大臣尊称。 == 历史文献 == 《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僖宗自蜀还京......复用复恭为枢密使,寻代[田]令孜为右军中尉。" 《宋史·职官志二》:"枢密使、知院事,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凡边防军旅之常务,与三省分班禀奏;事干国体,则宰相、执政官合奏。"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枢密使,《唐书》、《五代史》皆不载其创始之因,盖在唐本宦者之职。唐中世后,宦人[枢密]使名如是者多,殆不胜记,本不系职官轻重......据《续事始》云:'代宗永泰中,以中人董秀管枢密,因置内枢密使。'《续事始》为蜀冯鉴所作也。" == 历朝制度 == 演变 从唐宋时期的枢密使制度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也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其经历了从内廷化向外朝化的转变。从唐后期最初的由皇帝近侍宦官担任,经历了五代枢密使改由士人充当并建立起日趋庞大的枢密院机构,总揽财权、政权、军权,凌驾于三省之上,"是宰相之外复有宰相,三省之外复有三省矣",基本上完成了由内廷向外朝的转化,成为正式的决策机构。宋政府鉴于武将骄悍,逐步建立重文轻武的"家法",大量起用士人担任枢密使,实际上是继承了五代以来的枢密使制度,彻底完成了枢密使从内廷向外朝的转变。 宋代 宋代枢密院不设枢密使及副使时,其主官称知枢密院事,佐官则称同知枢密院事,或简称[[知院]]、[[同知院]]。 辽朝 辽朝早期就与中原封建王朝有了接触,太宗入汴后,沿置枢密使这一官职。世宗即位后,参用国俗,沿用中原五代枢密官制,与原有契丹官制相结合 ,始设北枢密使(契丹枢密使)和南枢密使(汉人枢密使),分主"蕃事"和"汉事",北南枢密院的建制也随之逐步完善起来,成为辽代最高朝官。 元代 枢密院及枢密使 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定制, 在中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吏、户、礼、刑、工五部之职掌略如宋、金,唯有兵部所掌特异前代,《元史·百官志一》说:"兵部……掌天下郡邑邮驿屯牧之政令。凡城池废置之故,山川险易之图,兵站屯田之籍,远方归化之人,官私刍牧之地,駞马、牛羊、鹰隼、羽毛、皮革之徵,驿乘、邮运、祗应、公廨、皂隶之制,悉以任之" 。可见兵部所掌皆为政务,而元代之军务则统归枢密院掌之。 蒙古建国之初,由大汗及宗王各自统率军兵,怯薛协助处理军务,并无专设总领全军的机构。元朝建立之后,沿宋、金旧制,于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五月,设枢密院,专掌军务。《元史·百官志二》载:"枢密院,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世祖中统四年,置枢密副使二员,佥书枢密事一员" ,《百官志》没有枢密院使官名的记载,有人怀疑元代无枢密院使这一官称,其实不然,《元典章》卷7"职官条"就明举枢密使之名。《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三年),铨定省,院,台,部官……枢密院除枢密院使外,同知枢密院事一员"。同书《董文忠传》:"(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十月,奏曰:陛下始以燕王为中书令、枢密使"。《南村辍耕录》也有"皇太子立,必兼中书令枢密使"之言。从这些记载可知元代确有枢密院使其官。但这一职务不授于一般大臣,倒由皇太子领其虚衔。 《元史·世祖纪》:"中统四年五月乙酉,初立枢密院,以皇子燕王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同书《裕宗传》:"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二月,立为皇太子,仍兼中书令,判枢密院事"。所谓"判枢密院事"就是兼枢密院使之意。可见皇太子也领枢密院使之虚衔,而握实权者,则是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副使等官。 元代的枢密院还有一些制度特异于前代的:即自置院之初,四宿卫(即四怯薛)即各派代表一人参预院议,四宿卫是皇帝身边的护卫,因其承担职务的重要,故参预枢密院议事,这是可以理解的。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以后中书省也派平章政事2人参决院事,其用意就不甚清楚了。《百官志》称参预院议之平章为议事平章。这种制度至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00年)废止。 元代制度,管军政及武器的官吏专由蒙古人任之,色目人已极少,而汉人、南人更是绝少,除非是极信任之人。《黑鞑事略》徐《疏》说:"若行军用师等大事,祗鞑主自断:又却与其亲骨肉谋之,汉儿及他人不与也"。《元史·兵志序》也说:"以兵籍系军机重务,汉人不阅其数,虽枢密近臣,职专军旅者,惟长官一二人知之。",元初(即至元元年至四年)赵壁与史天泽两人任过短期的枢密院副官。 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秋,仁宗为了巩固政权,在其儒师王约寿辰的时候拜他为枢密副使(为副枢首,杨瑀《山居新话》卷三),参与军务。《元史》载:拜枢密副使,视事,明日召见赐酒,帝谓左右曰:"人言彦博老病,朕今见之,精力尚强,可堪大任也。"是夕,知院驸马塔失帖木儿宿卫,帝戒之曰:"彦博非汝友,宜师事之。" 延佑三年仁宗立自己的儿子孛儿只斤·硕德八剌为皇太子,按例皇太子领枢密院使之虚衔, 到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英宗即位,帖木迭儿再次任相,王约才辞职不出,共任枢密副使六年。 枢密院建置之初,以皇子真金为院使,其下仅置副使2人,佥书枢密事1人。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在副使之上置同知枢密院事1人,佥书枢密院事之下,置院判1人,机构渐趋完备。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增置佥书枢密院事1人。次年,在同知枢密院事之上置知枢密院事1人,为该院之首官。此后,员额虽有增减,但设官则无变化。 == 参考资料 ==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18701261866564125.html?fr=iks&word=%CA%E0%C3%DC%CA%B9&ie=gbk 枢密使是个什么官]</ref>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返回「
枢密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