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6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横渠四句 的原始碼
←
横渠四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横渠四句</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1803d0f2ddde3259.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851597&sid=6064437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横渠四句 作者: 张载 概括者: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 出处: 《横渠语录》 所处朝代: 北宋: |} '''横渠四句''',是指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ref>[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11/28/nw.D110000gmrb_20201128_1-11.htm 横渠四句再解读]光明网</ref> == 作品原文 == "横渠四句"出自张载《横渠语录》,原文如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儒学解读 == 张载的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2006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迹。"横渠四句"包含下面的意思: 1、 "为天地立心",程明道说:「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又说:「天地无心而成化。」,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以此马一浮先生总结道:"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2、"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 3、"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 4、"为万世开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叶采解:"天地以生生为心,圣人参赞化育,使万物各正其性命,此为天地立心也;建明义理,扶植纲常,此为生民立道也;继绝学,谓缵述道统;开太平,谓有王者起,必取法利泽,垂于万世。"按:宋代理学家认为儒学道统自尧、舜、禹、汤、周文王,至于孔子,至于孟子。孟子既没,其道不传。至宋儒兴,才倡明了千载不传之学。故称"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道,《横渠文集·性理拾遗》作"为生民立命"。 == 作者介绍 ==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大儒,[[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徙家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后其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贬,横渠遂辞官。归家后,专注于读书讲学,开创"关学",名震一时,[[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潼关。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宁宗]]赐谥"明",[[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封郿伯,从祀孔庙,[[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儒张子。 年少时博览群书,颇有出仕建功之志,但在[[范仲淹]]勉励下,投身学术研究。出入佛老,终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儒家]]思想。 横渠一生主张"实学",强调经世致用,研究面广泛,对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和农学、军事、政治等都有独到的成果。与二程的"洛学"不同,横渠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而非"理"。通过"气"的概念,张载构建起了一个独特的"一元论"哲学体系。"冯友兰评价其为张载对中国哲学的一大原创性贡献。 横渠哲学从天道说起,由《易传》的解释开始,论述宇宙的本体是"气"。气的本初状态是"太极"。由于气具有阴阳这种彼此对立的属性,因此永远处于运动状态。气聚则成万物,气散则归于太极。由此,横渠得出"万物本是同一"的结论。他在《正蒙·干称篇》中把天地、[[宇宙]]视为一个大家庭,人应该亲近同类和万物,他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横渠四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