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09.2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正 的原始碼
←
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正 </big> ''' |- | [[File:T01e326ad002ffc6e4f.jpg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e326ad002ffc6e4f.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419282&sid=2557717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正(拼音:zhèng、zhē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其古字形上为城池形,下为足,本义为征行、征伐,是"征"的古字,读zhēng。征伐的目的就是有所平定、有所纠正,因而引申出平定、匡正义,由平定引申出决定、考定、勘定等义。由匡正引申出使端正义,进一步引申为治理义,进行[[治理]]的人亦称为"正",进一步引申为准则、法则义。由官长之"正",引申为正、副之"正"。《说文》训"正,是也",乃引申义。以上义读zhèng。"正"字亦借指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引申为历法的代称,如:夏正、周正。以上诸义读为zhēng。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正 拼音; zhèng,zhēng 注音字母; ㄓㄥˋ,ㄓㄥ 平水韵部; 去声二十四敬,下平八庚 部首; 一、止 总笔画; 1+4、4+1 五笔; GHD 仓颉; MYLM 郑码; AII 统一码; CJK-U+6B63 四角号码; 1010 1 造字法; 会意字 结构; 合体字,独体结构 字级; 一级(编号0198) 异字; 㱏、ࣥ�、ऴ�、৾�、ৗ�、࠙� =='''文字溯源'''== 会意字。甲骨文"正"作图1,均为从止从囗(wéi)。这一形象有两种含义。"止"是"趾"的本字,是人的脚形,又可作为意符,以表动作;"囗(wéi)"则像城池,二者合起来会征伐城邑之意。商代金文所从"囗"或埴实作图2。黑点在西周金文中或简化为一横。春秋金文或在横上另加短横为饰,作图6,为《说文》古文(图10)所本。《说文》另一古文(图12),从一、足,是由图10讹变而来。不管这[[形状]]如何变化,都是表示在走向城池。走向城池并非是去游玩,而是有征战讨伐的意味。所以"正"字的本义是攻打、征战、征服的意思。如《诗经·商颂·玄鸟》:"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正域彼四方"就是征伐四方的意思。又因为人们直奔目标而去,所以"正"字后来又作正中、正直来解释。由于后来"正"字多用来表示正中、正直等意思,人们就另造一个"征"字来表达征服、征战。 闻一多《璞堂杂识》认为,"正"字上部不是城池的形状,而是"丁"字,其古字形像钉子的俯视形,又条块状的金属,于此作为不表义的声旁。 《说文解字》对"正"字的解释是"正,是也。从止,一以止。"许慎认为"正"就是纠正,使恰当。字形采用"止"作字根,指事符号"一"表示阻止错误。许慎的解释已经是"正"字的后起义,"一以止"的说法是单纯[[根据]]小篆字形而来。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二】【正部】之盛切(zhèng) 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属皆从正。 㱏,古文正从Ğ。Ğ,古上字。 羸,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 【注释】徐锴注:"守一以止也。" 说文解字注 正是也。从一。一㠯止。 段注:江沅曰:一所㠯止之也。如乍之止亡,[[毋之止奸]],皆以一止之。之盛切。十一部。 㱏,古文正,从Ğ。Ğ,古文上字。 段注:此亦同䇂、示、辰、龙、童、音、章皆从Ğ。 羸,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 段注:止部曰:止为足。 广韵 诸盈切,平清章 ‖正声耕部(zhēng) 正,正朔。本音政。 之盛切,去劲章 ‖正声耕部(zhèng) 正,正当也。长也。定也。平也。是也。君也。亦姓,《左传》宋上ਞ正考父之后。《魏志》有永昌太守正帛。又汉复姓,汉有郎中正令宫。又之盈切。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部】 正·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1 古文:㱏、㥔、䴓、羸 《唐韵》《韵会》《正韵》并之盛切,音政。《说文》:是也。从止一以止。注:守一以止也。《新书·道术篇》:方直不曲谓之正。《易·乾卦》:刚健中正。《公羊传·隐三年》:君子大居正。 又备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书·君牙》:咸以正罔缺。 又《尔雅·释诂》:正,长也。郭注:谓官长。《左传·隐六年》:翼九宗五正。杜注:五正,五官之长。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又官名。《礼·王制》:史以狱成告於正。郑注:正,於周乡师之属,今汉有正平丞,秦所置。 又朼载也。《周礼·夏官》: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体。注:正谓朼载之。朼,亦作匕。 又常也。朱子云:物以正为常。 又正人,寻常之人也。《书·洪范》:凡厥正人。《朱子·语录》:是平平底人。 又定也。《周礼·天官》:宰夫令羣吏,正岁会,正月要。注:正,犹定。 又决也。《诗·大雅》:维龟正之。 又治其罪亦曰正。《周礼·夏官》:大司马九伐之法,贼杀其亲则正之。注:正之者,执而治其罪。《王霸记》曰:正,杀之也。 又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尔雅·释泉》:滥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又平质也。《论语》:就有道而正焉。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注:谓质正其是非也。 又以物为凭曰正。《仪礼·士昏礼》: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注:有正者,以托戒使不忘。 又厘辨也。《论语》:必也正名乎。 又四月亦曰正月。《诗·小雅》:正月繁霜。笺: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谓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纯阳之月。 又杜预《左传·昭十七年》注:谓建巳正阳之月也。正,音政。 又预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传·僖二十六年》:师不正反,战不正胜。 又三正。《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然。《后汉·章帝纪》:王者重三正,慎三微。注:三正,天地人之正。 又人臣之义有六正,谓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也。见《说苑》。 又七正,日月五星也。《书·舜典》:作七政。《史记·律书》:作七正。 又八正,谓八节之气,以应八方之风。《史记·律书》: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又《大品经说》:八正,曰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王屮《头陀寺碑文》:凭五衍之轼,拯溺逝川。开八正之门,大庇交丧。 又先正,先贤也。《书·说命》:昔先正保衡。 又谥法。《汲冢周书》:内外宾服曰正。 又与政通。《诗·小雅》:今兹之正。《礼·月令》:仲春班马正。皆与政同。 又朝觐曰朝正。《左传·文三年》:昔诸侯朝正於王。杜注: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读平声。杜甫诗:不见朝正使。 又姓。《广韵》:宋上卿正考父之后。汉有正锦,《后魏志》:有正帛。 又复姓,汉有正令官。 又宗正,星名。甘氏《星经》:在帝座东南,主宗正卿大夫。 又《广韵》之盈切。《集韵》《韵会》诸盈切。《正韵》诸成切,并音征。岁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谷梁传》注:音征。或如字。今多读征。 又室之向明处曰正。《诗·小雅》:哙哙其正。 又射侯中曰正。《周礼·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诗·齐风》:终日射侯,不出正兮。《毛传》: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鹄,三分侯广,而正居一焉,其内皆方二尺。 又《仪礼·大射仪》郑注:正者,正也。亦鸟名。[[齐鲁]]之闲名题肩为正。正,鸟之捷黠者,射之难中,以中为隽,故射取名焉。 又与征通。《周礼·夏官》:诸子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马,以军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谓赋税也。唐武后作ٺ。[1]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首笔横居上偏右;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右侧;短横写在横中线;短竖写在首横左端下方;末笔横长而平。 ==近义辨析== 正、在 "正"和"在"都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持续,但是"正"着重指时间,"在"着重指状态,如现在正上着课呢|时代在前进。"在"可以表示反复进行或长期持续,"正"不能这样用,如经常在考虑、一直在探索。 =='''汉字文化'''== 中国人在计数时,常常用笔画"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两个"正"字就是10,以此类推。据说该方法最初是戏院司事们记"水牌账"用的。清末民初,戏园(俗称茶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场所。每天戏园里要迎来很多观众。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门票这种东西,戏园就安排"案目"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领满五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座席前设有八仙桌,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准确无误。 该方法随着戏院实行门票制而被废弃了,但是作为一种简明、易懂、方便的记数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6%AD%A3 正],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