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61.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毛泽东品国学 的原始碼
←
毛泽东品国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毛泽东品国学</big> ''' |- | [[File:800 (6)35465787966.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0/20160920180501-1950156604.jpg/8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imageGroupId=1611375&relateImageGroupIds=1611375&lemmaId=6894675#1611375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毛泽东品国学》主要介绍集[[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书法家]]、[[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对国学典籍的评说、批注和古为今用,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宝藏。 ==版权信息== 中文名: 毛泽东品国学 作者: 卢志丹 类别: 国学研究 价格: 39.80 语种: 中文 ISBN: 9787510405396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页数: 362页 开本: 16页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1日 装帧: 平装 ==图书简介== 本书以毛泽东的言论著作和相关史料以及回忆研究为基础,讲述了毛泽东在国学的经、史、子、诗词文赋、小说、书法、佛学、戏曲、楹联诸方面的修养和品评观点。 ==推荐== 本书充分地论述了集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书法家于一身的毛泽东对国学的评说、批注和古为今用,讲述毛泽东国学世界的书。它切合当前的国学热。毛泽东更是我们永远的话题。内容首次全面披露,超强可读性。权威作者原创,新世界重点策动。设计极具中国味、阅读感、收藏感。 ==内容简介== 本书以毛泽东的言论著作和相关史料为基础,讲述了毛泽东在国学的经、史、子、诗词文赋、小说、书法、佛学、戏曲、中医学、楹联诸方面的修养和品评观点。毛泽东一生勤于读书,博识国学、造诣颇深。他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与发扬国故;提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以及军事等领域的智慧遗产;在活用典故章句、诗词创作和国学品评等方面有一定建树;从青年时代开始,亦为时代风气使然,他对国学的学习和运用总是与“救济”中国、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批判地继承的特色;但在晚年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如对“儒家”的“批判 ”。对这些本书都做了较为客观的讲述。本书以平易惠众的立意,较为系统而客观地展现了毛泽东的“国学世界”,内容较为扎实,有助于读者了解伟人丰富的思想,借鉴其对国学的品评观点和治学方法。本书生动地容纳了大量的国学知识,有助于国学的普及,生发读者对国学的浓厚兴趣。 ==作者简介== 卢志丹,字“照青”,笔名“蒲岩”。生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来自大西北的深山僻壤。种过田,教过书,做过工,经过商,徒步重走过陕甘境内的长征路。目前在北京致力于国学经典的研究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掘。游心于佛儒之间,骋目于古今之变。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睿智的思辩能力、矫健酣畅的文字功力,策划和创作过多部畅销作品。是国内将红军长征精神引入现代职场和员工培训领域的第一人。其专著《英雄式员工的长征精神》被公认为颇具影响力的本土化员工励志经典之作,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是许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的员工们人手一册的必读之书。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毛泽东眼中的国学 第二章 毛泽东与四书五经 第三章 毛泽东智品古代史籍 第四章 毛泽东智品诸子 第五章 毛泽东说佛教谈佛经 第六章 毛泽东品读古典诗词 第七章 毛泽东品读古赋 第八章 毛泽东智品妙用古文 第九章 毛泽东品读古典小说 第十章 毛泽东与中华楹联 第十一章 毛泽东与中国书法 第十二章 毛泽东与中国姓名 第十三章 毛泽东与国剧 第十四章 毛泽东与国医 第十五章 毛泽东从“无字书”中读懂国情 ==文章摘要== “1917年8月23日,在致老师兼挚友黎锦熙先生的一封长信中,毛泽东说:弟久思组织私塾,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暂只以三年为期,课程则以略通国学大要为准。过此即便出洋求学,乃求西学大要,归仍返于私塾生活,以几其深。 显然,在青年毛泽东的眼里,‘西学’和‘国学’是同等重要的,但国学应为基础。其实,在毛泽东求学的那个时代,并非西方学说和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国学在经历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在清末民初,便有复兴之势,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 ‘国学’即‘中国学术’,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的中国特有之学术系统的简称。‘国学’之名,始见于清末。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此时毛泽东年方十四,还未走出韶山,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创办了《国粹学报》,在其二十七期,邓实发表了《国学精论》一文。1910年,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刊印以后,一纸风行海内外,成为莘莘学子的必读之书。所以,国学又被称为‘国故’、‘国粹’、‘国故学’,西方学者则称之为‘汉学’。在如此浓厚的研究国学的氛围中,毛泽东下定“略通国学大要”的决心是很自然的事了。”(毛泽东眼中的国学)<ref>[http://www.dangjian.cn/ds/jtrds/tsxx/sp/201308/t20130814_1409813.shtml 毛泽东与国学]党建网,2013-08-14</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011 圖書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毛泽东品国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