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隨機
登入
設定
關於 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毛竹养分高效管理技术应用案例 的原始碼
←
毛竹养分高效管理技术应用案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31/a90c174a236248b6add26f149a27a5fd.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51105564_75168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毛竹养分高效管理技术应用案例'''该技术在[[安徽省]]黄山区开展研究及应用。黄山区位于安徽省南部,118º14´~118º21´E,32º4´~32º10′N,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雨量充沛,季节分明。全区土地总面积246余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93万亩,林业用地中,竹林面积达30万亩,其中主要为毛竹林,达23万亩,立竹蓄积4 600余万株,竹资源分布集中。研究区具体设置在黄山国有林场,该试验地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220天,现有竹林面积2.4万公顷,毛竹林面积超过1.4万公顷。林场平均海拔450~550m,成土母岩主要为千枚岩,含部分花岗岩及少量[[石灰岩]]<ref>[http://news.sohu.com/a/681445273_121472991 石灰岩的特性用途及其磨粉线的配置],搜狐,2023-06-02</ref>,土壤自上及下分布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黄红壤。适宜的环境对毛竹生长极为有利,也适合毛竹丰产培育科研实验的开展。该林场建有[[毛竹]]良种培育与竹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等示范基地,是毛竹林高效技术形成的主要研究地点和试验区域。该案例研究与实施自2006年开始,技术可指导集约经营毛竹林的高效培育。实施该技术的毛竹林立地坡度应在20°以下,立竹度一般应不低于150株/亩,不高于260株/亩。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该技术解决了毛竹林养分管理不精准、肥料养分效益未达到最大化导致肥料浪费及其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等问题。 ==三、技术要点== 1. 毛竹重点施肥对象和施肥量施肥种类以氮、磷、钾肥为主,重点施给I、II度竹株,施肥方式采用穴施。对高度集约[[经营]]竹林可配施钙、镁、硅肥,以II度竹为重点施肥对象。根据积累量核算,每产100 斤竹材,毛竹净吸收的肥料量为尿素:0.42 kg,过磷酸钙:0.60 kg,氯化钾:0.24 kg,N:P:K=1:0.2:0.6。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肥料量是全部被竹株吸收的量,生产操作时必须考虑肥料的利用率问题。根据试验区核算普通立地条件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26kg/亩,过磷酸钾20kg/mu,氯化钾10kg/亩。 2. 施肥时间一个生理周期(2年)施肥1~2次,推荐在发笋前(大年2月份)或孕笋期(小年9月份左右)进行施肥作业。施肥次数的减少,一方面降低投入,同时也减轻对竹林过分扰动,符合当前生态[[经营]]理念。 3. 结构调控[[密度]]机构:120-150株/亩;年龄结构:I、II、III度比例控制在40%、35%、25%。 4. 土壤垦复管理一个生理期(2年)垦复一次,时间在出笋大年冬季或者小年换叶后。垦复深度30cm,去除老鞭和老蔸。 ==四、应用成效== 通过新[[技术]]实施与推广,竹林平均胸径由7.5cm增加到8.9cm,竹林年产材量增加850kg/亩,产笋<ref>[https://www.sohu.com/a/131887909_622489 鲜美的竹笋有这么多品种,你知道吗?],搜狐,2017-04-04 </ref>量增加50kg,亩产值增加800元,除去肥料和抚育费用300元/亩,以三年累计技术推广辐射的41000亩计,新增产值3250万元,新增效益2030万元。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毛竹产区进行广泛推广[[应用]],尤其对毛竹集约经营笋材两用林。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
返回「
毛竹养分高效管理技术应用案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