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59.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水声(范治国) 的原始碼
←
水声(范治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水声'''<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4615195/pexels-photo-4615195.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水声》'''是[[中国]]当代作家范治国的散文。 ==作品欣赏== ===水声=== 流逝的时间如窗外落下的雨水,总会发出一些细微的声响。我想,在这样交杂的响声里,一定也有从扇子拐那里发出来的一种声音,随风飘荡。扇子拐,斯人斯事,像陈列于书柜的一本书一样。时不时的,总会被有心的人抽出这本书来看看。这也难怪,扇子拐是很多人的家乡,这其中也包括小小的我。 和其他以姓氏为前缀的类似地名相比,拐前面加上一个扇子这样的名词,使得这个长江南下几十里的偏僻地方一下子有了些带着韵味的诗意。风是雨的呼吸声,扇子扇风,也带来雨。扇子拐这个地方,风风雨雨中,淋湿了很多在这里走过的路,淋湿了鞋子,淋湿了脚,还有一颗颗驿动的心。 扇子拐以水为盛,藕池河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之后,径直下洞庭。最辉煌的时候,大堤两边曾经拥有百十来户人烟的热闹,这三个字后来还一度被用做藕池河大堤上下几平方公里大小地方的村名,成就了一段高光时刻。 过了些年,风照样地吹,扇子拐大堤下面的藕池河水却越来越少。河中间来往的轮船少了,从扇子拐搬走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破败的扇子拐承担不起两千多人口的重托,村里人用“永吉”这两个好记好听的字代替了它,就像牌桌上被扔出去了的一块牌,很快用一块新牌换掉。虽然在行政层面没有了扇子拐这几个字,但是有关这几个字的一些印记尚在。比如挂在周家杀猪铺门口,上书“扇子拐商店”几个带着墨色的字迹涣散的门牌匾,支撑着从藕池河东面拉过来的电线的电线杆上面,黑字喷上去的“扇子拐支线”,以及出门在外的人谈及此处时的言谈中。近在三五里,远在京城和深圳,甚至大洋彼岸的枫叶之国和美利坚牛仔的土地上,非洲火热的大地上。从现在的地图上来看,这个从来都不曾被重视的地名已经被标注在了一堤之隔的邻县的区划上。 扇子拐这个地方说着偏僻,在水路运输一枝独秀的时代,却是地理位置极佳的地段。沿着藕池河北上南下,这里从几百米到二十里的范围内,跨省、跨县、跨镇,对于逃难和谋生的人来讲可以进退自如。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聚集了逃兵、土匪、赌徒、扒手、船家、逃难者......他们来到这里之后,改头换面,逃兵成了职业乞丐,土匪把刀斧扔进了藕池河扛起了鱼叉,扒手修身养性摆起几张桌子开茶馆,船家在岸边开旅社,逃难者放下行李耕田和泥伐树,结婚生子,就此安顿下来。 经过几代繁衍生息,很多人的户口簿上的“籍贯”一栏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异乡已经变成了家乡,家乡又变成了故土。比如我家,太祖父从省城长沙沿着湘江洞庭湖藕池河北上逃难而来,太祖母在湖北长江边的一座县城顺着藕池河南下。而后,像他们当初扎根后开支散叶一样,有的人把这里当作了最后的归宿地,有的则又顺流而下,重新回到省城。再见面的时候,很多人只变成了族谱上的几个字。说起修族谱,由于我们这一支分崩离析,在二十多年前发起过,很快就没了下文。其他的人,要么杳无音信,要么就是在清明祭祖等时刻匆匆一瞥。 时间是把筛子,它筛掉了很多人和物,很多人和物像沙子一样被剔走了。而留下来的人和物,像撒在土壤的种子一样,在这里生根发芽成长,然后其中的一部分再被移栽到新的地方,开始再一次的循环往复。 可能因为水的原因,加上四面八方搬迁过来的人。这里是且仅仅是鱼米之乡而已,再没有太多的出产了。除了之前搞“五封”的一段难捱的日子,藕池河水边谋生活的人基本肚子胀不死,也饿不死,半死不活。混日子还行。在那些稻谷加稻草装扮田地的年月里,想多读书或者干点其他营生都很难。但是[[舞龙]]耍狮子花鼓戏这些在扇子拐方圆百里的地方都很吸引人。因为在干这些活计的时候,肚子还是能弄得圆一些。这些活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丰富了乡民贫乏的精神生活。 爷爷爱唱,他在父亲才七八岁的时候就经常不着家,扛着一把二胡跟着花鼓戏草台班子到处转,总算有荤有素能够填饱肚子。奶奶带着三四岁的叔叔,到几十里外的湖边荆州公安一带的亲戚家里讨秋风。家里没有人照看,父亲就在野外挖草根填肚子夜晚露宿在坟丘上,饿慌了神,头发就一把把掉,我们儿时听到的一些鬼故事就是父亲现编的。在那样的岁月里,那些神仙鬼怪应该是很自然地就上了心头吧。 这里是泥土里的泥土,广袤无垠的泥土深处。 想要离开这样的地方,读书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但也是一条艰辛之路。 一代比一代强,七零后的我们的生活相比父亲一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处在温饱边缘的人们,在求学与就业上也是有很大的纠结的。从小学到初中,班上每个学期都会有几个身影不见了,他们十之八九都是辍学下田或者等着再大点去当学徒工。能留下来继续读书的,肚子就免不了受点苦,脚底也要当点心。 扯到这里,一阵凉气从脚底而生,那就讲讲鞋子的故事吧。 我在村小南华小学完成五年的教育后,转到了永吉湾学校-邻村的一所三个初中班两个六年级班的学校,这里的生源是附近四个村小学,换句话说,从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将近有一半人失学了。从永吉学校的布置来看,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知道,读完六年级,又将有一半的人的学校教育结束了。在生存哲学这门功课上,我们很多同龄人的家庭选择了更加实际的一条路-劳动创造世界!而留下来的我们更加清楚前行路上的泥泞和坎坷。 现实生活中的路上也充满了不平和不堪。 小学几年,我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差不多,晴天里基本穿的是母亲纳鞋底的棉布鞋。到了雨天,能不能穿上鞋子那就得靠一点运气。雨下得小,就一路小跑回家,回到家里,鞋底可能还没有湿透。雨下得大一些,回家的那条村道就和揉得面糊糊一样。只能双手拎着布鞋两只脚紧紧地抠住泥地,一步一步朝前走。如果不小心滑一下,就会一个趔趄,摔成一个泥人。 这只是那个年代贫瘠生活的一个缩影,大人们面临的窘迫状态更加严重。在我快念五年级的那年夏天,父亲因为一些事从村里退下来了,他的心情一直不大好。一个沉闷的下雨天,中午。那天我们一家四口吃饭,妹妹摆好筷子,我端上碗,母亲还在一贯的唠叨些什么。一直没有言语的父亲却突然一下掀翻了饭桌,他神情有些痛苦,大吼一声,然后不管不顾地冲进了屋外面的雨幕里。 后来我弄清楚了这件事的起因,原来是一个多星期了,我们家的菜碗里没有一片肉…… 过了一会儿,雨小了一些, 我和妹妹抬起了四脚朝天的桌子,母亲一边抹泪一边默默地收拾一地的食物残渣和碎瓷片,她的泪珠还在眼眶里打转。 后来她停住了,叫我去旱堤找父亲。 “他应该会去那里的……” 我默不做声,打着赤脚,沿着屋后的田边小路,向着旱堤一路小跑,循着父亲离开的方向追去。这里比较空旷,不会碰见熟人。母亲猜得不错,濛濛的雨雾里,我看见了父亲熟悉的身影。我默默地跟在父亲后面,他瘦削的背影一耸一耸地,褪色的衬衣和裤子因为沾了雨的原因而显得深了一些。一路上,他没有出声。四周很安静,只有脚底摩擦旱堤上的青草的声音。雨越来越小,像细细的雪粒在空中飞舞。到了一段折向西南方向的空堤上,父亲终于停了下来。他回头看了看跟在身后的我。我这才看清了这样的一张脸:他的发梢带着雨丝,嘴唇有些颤抖,眼角的血丝红红的,眼眶里含着和母亲眼里一样的泪花。 “下雨了,你跟着我来干什么了?快回去!”他转过头去,说话的时候刻意地压低了音调。 我想起了母亲的眼神,选择了长时间的沉默。 忽然间的一瞬间,我又似乎理解了眼前的这个不久前还怒不可遏的男人,他愤怒的样子甚至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堵气时的样子。 “我不回去了,你们三个在一起吧。” “一定要记得去刘家老二那里把他们欠我的十块种子钱讨回来。” “还有丁老五那里,他上次打骨牌还差我五块钱,说好过几天要还的。” “去年我到黄医生那里给你妹妹抓药,还差五块钱的药费,你要记得提醒还。” “你长大了,该照顾好你的妈妈和妹妹!” “这块手表给你,记得每天上进条。” 父亲一下子变得婆婆妈妈,好像要把出走前的所有事情都交代给我听。然后他好心无旁骛地去另外一个我不知道的陌生的世界。 “哇!......”我一声大哭。之后,父亲停止了絮叨,我的哭声也变成了哽咽。 “爸!我们回去吧……” 最终还是我结束了这有些[[尴尬]]的沉默,说了这句话。 生活,也许就这现实的生活老师,让我鼓起勇气,开始平生第一次像个大人一样粗着嗓子和父亲对话。话不多,很快说完了。我昂起头,望着表情有些怪异的父亲。 他低下头,又蹲下而去,再用一双手掌捧住头,不发一声。过了一会儿,他用手背抹了一下眼睛。又缓缓地站起来。他侧过身去,脚下披上青黄色巴根草的大堤像龙脊一样蜿蜒,一直延伸到远方,直到和细蒙蒙的雨幕一起,变成白茫茫的远方。后来他不发一语地就往回走了。我紧紧跟着他,像担心他随时从眼前消失一样。我们没有从原路返回,径直从家门口的那段大堤上走过。现在想来,我相信那一天我们这一大一下的两个身影一定出现在了母亲紧蹙的眉前。 大人们的想法,小孩子有时候真的弄不清楚...... 顺着旱堤向东走到尽头,向左转了个弯,我们到了扇子拐大堤上,藕池河对面的供销社里。店里没有其他人,他和倚在玻璃柜子上看报纸的那个烫着卷发的女店员打了个招呼。 “麻烦拿双细伢子穿的胶鞋子罗......” 女店员放下报纸,从身后的玻璃柜子里拿出鞋子递给父亲,这是一双有松紧的蓝白色鞋面的平底胶运动鞋,父亲又递给我给比试一下。因为脚底尽是泥巴,那个身上有一种香水味道的女店员斜着眼看了一下,父亲立刻会意了。他带着我穿过供销社对面的小巷子,把我拉到对面的藕池河边去冲洗脚上的污泥。藕池河开始发大水了,河水浑浊。我踏上青草,把脚伸进藕池河水里,有些昏黄的河水里有一股暖流,直上心头。 “我背你过去!”父亲说着就蹲下来。我就顺势搭上了父亲的背。 很久都没有这样子贴近的距离,我感到父亲的肩胛因为瘦削而有些咯人,但是那种体温的传递一下子让我感受到了比河水还要暖的温度。我们又回到供销社,我有些窘迫的站在玻璃柜台前的水泥地板上。先前看到的那双鞋已经摆回了玻璃柜,那个店员在一个角落磕着瓜子,瓜子壳仍在摊开的报纸上,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她见我们回来,不慌不忙的回到玻璃柜台前,把鞋子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来,他轻轻地把鞋子放在我脚旁边。 “试试吧,合适就穿回去”父亲笑了一下对我说。 我把脚伸进鞋子里,鞋底立马出现了水印。看上去鞋子有点大,可这里只剩下一双了。我看到女店员的目光斜射过来,她的眉头紧了一下,又像没事发生一样偏头看门外。 我像做错了事一样,咬紧嘴唇,不知如何是好。 “这鞋可以穿两年,你爱惜点穿就可以了……” 一边听到父亲说这话,一边看到他毫不犹豫地从胸前掏出一张带着[[油墨]]清香的“工农兵”递给了那个女店员。然后,我们去了周家肉铺,父亲用剩下的钱买了用草绳串起的一块肉,他提着跟在我身后回了家。至此,我终于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双胶运动鞋。那天傍晚,一个星期没有见到肉星的家里连炊烟里都有了肉的味道。 接下来进入我的五年级。 南华小学,我们的村小学,由两栋并列的红砖墙面红瓦屋顶的房子组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都要搬一次。由东到西,搬到最西边的一间教室就到了五年级。这间教室和其他教室一样,地板都是泥土,每次打扫教室都会尘土飞扬。到了下雨天,所有的教室都漏水,五年级的教室漏水的情况更加严重。这间靠近围墙的房子像一把大大的斜放着的伞,中间的水泥柱子顶着两边的横梁,屋顶雨漏如注,雨水顺着水泥柱子流进了教室。同学们纷纷用带来的搪瓷杯子和碗接屋漏水。老师打着伞站在教室里漏得严重的地方讲课。调皮的我们就用脚在被水滴湿的地上画圈圈,不一会儿教室里就变得湿漉漉滑溜溜的。 一年多后,父亲重新回到村里主持事务,我们小学的这栋房子才终于被拾掇好。这时候我也早已经离开了南华小学。 永吉学校的校长姓叶,五十来岁,须发全白了,脸上的酒窝只要嘴角稍稍上翘就会露出来。老校长写得一手好字,特别是宋体字是他的绝活,从小学到中学,从村里贴在的电线杆上的花花绿绿的大字报到村民的房子上斗大的粉刷字,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字迹。“努力从温饱到建设小康社会”“发扬传统美德,建设新社会”等等那些醒目的文字,点缀了时空,直到前些年才随着学校的拆迁以及乡民的房屋翻修而逐渐消失。偶尔留下的一两处字迹已已模糊不清。 从南华小学到永吉学校,需要再走几里路。这所学校再往西走一点就到了藕池河的西支,现在叫沱江的大堤下。 永吉学校坐落于一片田野之中的高台上,比南华小学多了两排房子,房子前面栽了一排高大的法国梧桐。由于没有院墙,和周围矮小的村民的房子比起来,这里显得颇有些气势。除了校门口的小卖部扼守出入口,四面环水,调皮的小伙伴们想要偷着溜出去是不可能的。 初一年级的时候,老校长是我的语文老师。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开学不久的那一堂课,他放下语文书,背对着黑板,闭着眼睛,把整整一首《岳阳楼记》一字不漏地背诵给大家听。也正是这样,老校长以身作则,对于我们的要求就很严厉。在他眼里,乡下的孩子太难了,这所学校就读的大部分人都摆脱不了从这里出去就得就业的结局。但是他还是尽可能的要求这些孩子们,多学一点,再多学一点!除非级特殊的情况,他的早读课是不允许迟到的。每逢早自习,他都会拿着戒尺到处转悠,很多人都因为迟到而吃了他的教鞭。 从家里到永吉学校都是土路,相对于上小学来讲,加多的这一段路程在下雨的时候更加充满了挑战。因为泥泞的路程加多了一倍,我的胶底鞋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迟早都是湿,有时候只好打赤脚。秋天还好,到了初冬,打赤脚就受不住,只好冒着冷冷的冰雨出发,穿着胶鞋走在被踩得不成形的泥路上或者田埂上。 天气不好的时候,家里的柴也是湿漉漉的。那些潮湿的稻草很难点着,[[灶膛]]里从烟囱排不净的浓烟从厨房弥漫到堂屋里,再从前后门溢出去,整座房子就像在一个大的蒸笼之中。最紧张的是早上,实在等不及,怕耽误上早[[自习]],我就只能空着肚子冒着雨去学校。 没有什么意外,还不到半路胶鞋就湿了,尽管裤脚卷了起来,可裤子照样被淋湿了。而且路面的湿滑程度超过了预期,摔了一跤,像从泥潭里出来的一样。我到水沟边洗了下脸,又继续趔趔趄趄的往前赶。到永吉学校小卖铺门口的时候,我已经听到了教室里郎朗的读书声了。不仅挨饿,还冷得打寒战,一顿戒尺还少不了,正在想着怎么进去教室,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铺子里传来。 “到里面坐一下再去教室吧......” 抬头一看,正是我不敢碰到的那个人!老校长! “进去吧!”他看我没有反应,把这三个字加重了语气。 我走进了小卖铺,身上的寒气一下子像被驱散了。 “老婆子,把煤炉子提过来,给这个伢儿烤一下。”老校长对着铺子柜台里面的老伴说,他的语气又变得温和起来。 他从里面搬来一把椅子,示意我坐在校长老伴提过来的小煤炉边上[[烤火]]。 然后,我看着他打着伞摆着手走向教室,手上空荡荡的,没有戒尺! 此时,炉火正旺,蓝红色的火苗从从煤饼的出气孔里窜出来,火苗尖尖轻轻的摇摆。我的郁闷和紧张交织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我坐在煤炉边,拿着湿透了的胶鞋靠在煤炉上烘。炉子附近氤氲着像烟丝的白色雾气,一缕缕上升,而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不一会儿,我的身上就干了,鞋子也干了。 后来,母亲给我换上了长胶雨鞋。我也再也没有迟到过。 自那以后,距离扇子拐三百余里,耸立在洞庭湖岸边的那座高高的楼就成了我的向往之地。尽管当我登上这座楼时,已经是我离开永吉学校十多年之后的事了。 许多年以后,我不知不觉间接过了压在父亲身上的担子,成了一位父亲和丈夫,变成了一条拉车的牛。虽然我还在异乡的土地上为了为了谋生为了亲人而四处漂泊,我的鞋子也常常会在雨天的时候沾上雨滴,但却已很少会在被雨水湿透。每逢那样的雨季,尽管一丝悠远的寒意仍旧会不经意间从心底传上来。但是只要想到藕池河边昏黄的河水,想到永吉学校那个我曾经拥入怀中的火苗摇曳地小煤炉,我的心里就会多了一份温暖和宁静。也许正是这种经历过的苦寒的历练,经过藕池河水的洗礼和小煤炉的烘烤,才使得我在大地上的走南闯北的旅程中,眉目之间多了一些温情和温度。 窗外的雨变小了,水滴嗒的声音也变小了。 它们都变成了流逝着的时间的和声,已随风而去了。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范治国,男,汉族,1977年出生,湖南华容人,现居深圳。笔名:山远风来。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水声(范治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