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烟雨径山行(苏峰) 的原始碼
←
烟雨径山行(苏峰)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烟雨径山行'''<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7869832/pexels-photo-2786983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烟雨径山行》'''是[[中国]]当代作家苏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烟雨径山行=== 论茶树的原产地,在西南山区;茶[[文化]]的摇篮,史称巴蜀;茶类的两次重大[[革命]]创新,则在福建武夷山。然我心心念念,第一想去的却是位于杭州城西北五十公里处,天目山脉的径山。 其上曾有禅寺,是当前日本临济宗的祖庭,寺中“茶宴之礼”于南宋东传后,[[终于]]15世纪时演变为日本茶道。而日本的居家陈设以及生活习惯,服饰和烹饪、瓷器、漆器、绘画,乃至日本文学本身,据冈仓天心的《茶之书》而言,都深受茶道的影响。 然我更深的情愫则是禅宗一脉对中国文化贡献甚大。于诗画而言,唐宋名作中的禅意浓郁;于哲学而言,它孕育了宋明理学和心学;于教育而言,它的丛林制度启发了后世的书院规范,讲学风格。鉴于禅宗在中国文化史上扎下的深厚根基,我无法忽视,仔细想来,以上种种,当是我首先去拜访径山之由来吧。 径山禅寺创建于唐天宝年间,由法钦禅师开山。南宋嘉定年间被评列为江南禅院“五山十刹”之首,号称“东南第一禅院”。其茶宴是我国唐代茶宴礼俗的存续,乃径山寺接待贵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盛行于宋元。据《中日茶文化交流史》载,“茶道”源于“茶礼”,“茶礼”源于南宋时在径山寺学禅的高僧圆尔辨圆从中国带回去的《禅苑清规》。 只是那禅寺历经时代变迁和焚毁,几尽湮灭,解放后仅存大殿及宋孝宗御碑、明代永乐大钟、铁香炉。虽然政府已开始修复重建,但以“不著言语,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教义的禅宗,纵大殿面貌修缮如故,茶宴之礼恢复如初,恐其丛林精神已非了。 然径山依旧,清茶依旧,明月山风、林泉飞鸟依旧,与佛教推排交融的道家经书犹存,被禅宗所孕的宋明儒学犹存,诗画禅意犹存。它是中华文化一部分,于无声处至今[[滋养]]着百姓,当前社会复苏的禅茶文化也与它一脉相承。 我若执于旧寺和某人,岂非堕入迷信的泥淖?然纸上得来终觉浅,必得亲自去拥抱那座山,实地欣赏它的钟灵毓秀,让自己一步一步去和书上得来的感受相印证,心里才会踏实,才有“原来如此”的熨帖归属感。 原想着清明前后出发,可以看见采茶制茶,然各种耽搁,四月底才得行,适逢阴晴反复,冷暖无定。车从苏北向南,渐渐的山势连绵,斜雨如织。山皆不高,但纤巧秀丽,朦胧于烟雨后,迤逦不绝地排闼而来,我便恍若在一幅又一幅中国古典山水画里进进出出。 过了宜兴,便是安徽宣城,路两侧一溜儿售卖太湖石,大小不一,玲珑各异。有肃穆浑朴的,有清矍挺秀的,颇得“瘦、皱、漏、透”之神韵,更兼翠叶薜萝、披拂其上,实令人神思悠然,飘飘出尘。 再行不多时,便进入浙江,至径山寺脚下的小镇时,更觉景致嫣然:溪水淙淙、绿草如毡、白云出岫、峰隐岚烟。一丛丛碧桃色山茶花经雨润泽后,娇若二八。所谓烟雨江南,此行方算得见。 时近黄昏,不便入山,也不舍得轻易入山,便在山脚下选个干净的民宿歇息了。但转念一想,天色还明亮,山上梯田层层,应是茶树,不如去那里看看吧。 径山寺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据编于清康熙年间的《余杭县志》记载:唐朝时法钦禅师曾手植茶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岩。我若不去亲见,岂不遗憾? 开车兜兜转转,终在半山腰处找到了一个茶园的入口,心中甚乐。一路小跑过去,发现那石阶陡峭窄小,可能是连阴天吧,有些地方还青苔暗滋,滑腻难行。顾不得那么多,陡峭处就蹲爬向前,手足并用,终于触摸到了径山茶树。凑近一闻,茶树叶竟花香扑鼻,大吃一惊。毕竟在我有限的认知里,除了阳羡茶树,没触摸过其他的,而大名鼎鼎的阳羡茶鲜叶并无香味。 绿茶香气高扬是正常的,但生长在树上的原始叶子居然也芬芳四溢,确实出乎我意料,还有点小感动。不知你是古茶树繁衍至今呢?还是后人从它处移栽至此呢?是品种香呢?还是地域香呢?细想还是地域的缘故吧。天下茶树无非大小乔木和灌木,从西南山区缓缓蔓延到各地后,与当地气候、日光、土壤中微量元素等不断融合,然后才会形成地域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茶树又何尝不是呢?想来这径山的钟灵毓秀已经融入茶叶,却不知制成茶后滋味如何,心中一时满满期待。又想自己余生或许不会再来第二次,便舍不得空手而归,就对眼前的一株茶树念念有词道:“得罪,得罪。小女子只摘两片叶子。莫怪!莫怪!” 回民宿后,不时将那叶子反复来闻,随着它的萎凋,发现香气也开始变化,从少女般清新,慢慢转向轻熟女的香甜,心中甚是愉悦,一夜无话,梦里有茶。 晨起依然细雨濛濛,车停在径山寺古道入口处,欲步行而上。难得还留着这么一处古道,岂能不登?听说此道不但人文景点颇多,自然风景也是极好的。当年善男信女从此路入寺祈福,苏东坡,范仲淹,陆游等也不例外。物是人非,怀古思幽,最好不过了。然兴冲冲到了入口,刚走不多远,就看见有人在施工,道路泥泞不堪。我不死心,还是想步行,工人们好心劝我回去,说前方施工多处,泥泞得很,又兼连日雨,恐不安全,还是走新修的盘山路吧。 不得已开车,心中颇为失落。这盘山道九曲十八弯,一侧是山坞深谷,一侧是峭壁高耸。远峰云雾缭绕,耳中鸟声啁啾。车在低昂起伏、深深浅浅的绿色里绕了一弯又一弯,约摸十几分钟后,眼前豁然一亮,一丛又一丛拇指粗的嫩黄色幼竹亭亭玉立,宛若一群群豆蔻少女,羞涩的并肩而立。[[岁月]]还没来得及让她们沧桑,娇怯亦不曾褪去,那穿云越雾的漫射光从她们身后斜照过来,织出一份空灵似梦的意境,让我一时屏息无语,恐惊这山野佳人。心中不免暗赞一声那开山禅师好眼光,竟寻了这等好去处! 索性开了车窗,任由烟雨沾衣湿鬓,又行不多时,发现山坞平缓处有农家茶售卖,便拐了进去。茶农是个七十余岁老人,很热情。他先取了一小撮干茶给我鉴赏,其色碧绿,其型幼嫩紧结,闻着略略有点苔藓般潮湿的幽远,类呈花香,这是深山云雾滋养才有的气息。“是烘青茶吧?”我问。老人道:“是的。” 他以山泉水,上投法为我冲泡,那茶叶缓缓飘落,似美人身姿袅娜,渐渐舒展。浅啜,茶汤醇厚,满口清香,苦涩几无,三泡仍留余韵。应是季节和地域的原因,所以氨基酸含量高,咖啡碱和儿茶素都少。想起昨晚摘的叶子很香,便问老茶师,这径山茶是古树种存留至今,还是后来又重新从外地移栽的呢?他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说这茶园是自家的,以前一直在外地制茶,近些年才回来自己做。又参观了他的制茶工具和流程,听他聊了些制茶的辛苦和种种难处,这才告别。 我从书上已知道制成一季好茶很不容易,从发芽到成茶的整个过程里,天时地利人和都得完美配合,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毁了全盘。但今日听老茶人在他的作坊里亲口对我述说,感触尤深。 对以茶谋生的老人而言,他无意去寻思茶叶理论的玄妙,关键是在那几天,如何将今年春茶全心全意做好才是王道! 于我这喝茶人而言,扬其长避其短,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冲泡出一杯好茶汤,很不容易。只要各自尽己所能,用心于当下,虽然渺小如手中的几克茶叶,也算是有山高水长的“大道”可修吧。 告别老茶师,又开了好一会儿才到山顶寺院。不是五一,游人不多。寺庙入口是一条隐蔽小道,在停车场侧面。我循路而入,很清幽。虽仍是竹林,却比盘山路上粗壮许多,绿色也偏深些,但生机勃勃,更有肥硕的竹笋茁生其间。 小路不长,尽头就是修复中的径山寺,宋代建筑风格,因为径山寺最辉煌的时间就是南宋。门口有几棵200多年银杏树和松,树身苍苔满布。我对新建筑兴趣不大,但既来之,便四处看看。见那大雄宝殿内有佛像和四大天王,虽遗憾但也在意料之中。其实禅宗一派不立文字,以无相,无门为门,甚至呵佛骂祖以摆脱宗教的形式主义。他们不供佛像,其宗旨——“心即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它教人们觉悟自己本来面目,道在寻常日用间,并非是向外求得的。“实相”就是“无相”。《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世才渐有在禅堂中间,供奉一尊迦叶尊者的像,或达摩祖师的像。 我参观了遗留下来的几件文物后,就离寺返回。此时烟雨如雾,松涛涌动。遥想古时,径山寺座落在海拔近800米的高山上,物资运输十分不便。僧众曾达几千人,秉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原则,食品实行自制自种。如蔬菜、腐乳、豆腐、茶等。凡来径山的日本僧侣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各种食品的自制自种活动,学成后又传回日本,并发扬光大至今,其中便包括茶叶种子和“径山茶宴”。 可见以修行之心来做寻常事,寻常事便成了求道之媒介,何独茶也?现代有些人被“禅茶一味”所缚,偏执于茶叶里寻禅,岂非拿砖磨镜一般?禅,印度的音译也,静虑之类的意思罢了。只要能定心,豆腐里没有么?桃花里没有么?若意存轻狂,深山里有么?闭关里有么? 又想,径山寺所代表的禅宗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和外来[[文明]]推排相融的典型成果。哪位禅宗大师流传的故事背后,不蕴含着儒家的救世笃行?而儒家大师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分明有着浓郁的禅宗浸润,他日夜孜孜,生死以求,一朝邂逅活泼生机,才豁然开朗,终破朱熹理学后世流弊,成就中华文明一个新高潮,至今还为时人指点迷津。 立于山顶,思绪万千。为什么中国人可以融合外来文明,而不被吞噬呢?这一点,历史给出了答案——因为我们文明的体量大。这体量里除了先秦哲学高度灿烂,已经完成了对天地人的关系思考外,还包括悠久历史和广阔面积两个方面。因为地域博大,所以不免分分合合;因为历史悠久,所以见惯民族间吸斥相融。也唯如此,才锻成开放包容之大国精神,才能洞彻世事轮回,警惕自省。纵一时受挫、自卑、甚至自弃,终会豪情再生,砥砺前行。 终我一生,虽不过[[瞬间]],所识所得,点滴不到,但已不迷惘。知古鉴今,足供余生坦然。茫茫人海,滔滔万世,识道者几人?大道又岂可述呢?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释迦牟尼拈花一朵,唯迦叶明心见性,于人群中一笑……<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70840274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苏峰,[[江苏]]宿迁市作协会员。被文字安慰温暖、滋养着长大,希望自己的文字也可以安慰有缘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烟雨径山行(苏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