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154.2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生命的探问 的原始碼
←
生命的探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1/cc66fb9f73714abb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190250/6113348690/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生命的探问'''》,副标题:弗兰克尔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维克多·E.弗兰克尔(Viktor E.Frankl) 著,李仑 译,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合理阅读使一个人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ref>[https://www.sohu.com/a/118132866_476211 什么是时代的知识结构——汤胜天],搜狐,2016-11-04</ref>,全面提升人文素质<ref>[https://www.sohu.com/a/206238408_558455 陈丹青:何谓人文素质教育? ],搜狐,2017-11-24</ref>,为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在经历创伤后,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生活! 弗兰克尔年轻时经历战争,一家人经历了很长的集中营生活,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不幸在集中营内丧生。 他目睹了难以形容的恐怖。他经历了[[人类]]ZUI悲惨的经历。 他从集中营获救 11 个月后,在维也纳工人区奥托克林的成人教育中心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在讲座中,这位后来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解释了他关于生命意义和韧性的核心思想。 “要像拥有了DI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他揭示了他的基本信念:“作为人类而存在,意味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独特的坚韧。” 《生命的探问:弗兰克尔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弗兰克尔重新被发现的一部杰作,其中所收录的文章是弗兰克尔于1946年发表的三篇演讲的抄本,其内容强大有力,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这些文章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他以自己经历的丧失、失去自由、饥饿和对死亡的恐惧等这些痛苦的经历为支点,运用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将希望、友谊和使命感传达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用毕生的努力向世界表明:只要活着,凡事都有可能。 ==作者介绍== [奥]维克多.E.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1905—1997)出生于[[维也纳]]。他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1930 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49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二战后担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迪尤省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的教授。 他创立了“意义疗法”,被称之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承受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找到向死而生的勇气,也留下了人性ZUI富光彩的见证。 他的着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已被出版 24 种语言,全球销量逾1000万册。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生命的探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