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03.2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端木赐 的原始碼
←
端木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名稱 =端木赐 |身份 =<!-- 朝代+某某家 --> |前任 = |繼任= |畫像 = [[File:Timg (5)xcvf.jpg|240px]] |說明 =端木赐像[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端木赐&step_word=&hs=0&pn=0&spn=0&di=2497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281684039%2C2628735374&os=893530714%2C3732975860&simid=34491358%2C849397308&adpicid=0&lpn=0&ln=476&fr=&fmq=155887001919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s7.sinaimg.cn%2Fmw690%2F001TkcG1zy72Xdois0m96%26690&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s52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fAzdH3Fks52_8l1d0dm90a8ana70w_z%26e3B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9d27264701030u7a.html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姓 =端木 |名 =赐 |字 = |號 =|官職 = |封爵 = |封號 =先贤端木子 |封地 = |尊號=| 籍貫 = |小字 = |族裔 = [[汉族]] |旗籍<!--清朝旗人專用--> = |出生年=公元前520年 |出生地=卫国黎(今河南鹤壁市浚县) |婚年= |逝世年=公元前456年 |逝世地= |諡號 = |墳墓 = |父親 = |嫡母 = |元配 = |正室=|妻=|繼室=|平妻=|側室= |兄弟 = |姊妹 = |子 = |女 = |著作 = 《越绝书》|注釋 = }}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 |中文名|| 端木赐|| 别 名||子贡|| 国 籍|| 中国周朝(春秋末期) |- |民 族 ||华夏族|| 出生地|| 卫国黎(今河南鹤壁市浚县)|| 出生日期|| 公元前520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456年|| 职 业|| 政治家、商人、外交家|| 信 仰||儒家 |- |主要成就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 ||主要成就|| 存鲁<br>乱齐<br>破吴<br>强晋而霸越<br>鲁国、卫国之相、中华儒商第一人<br>中华儒商始祖<br>儒商文化创始人 ||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 |- |历史典故|| 万仞宫墙,过犹不及,富而好礼等 ||后人称谓|| 黎侯,黎公,先贤端木子 ||注 音|| ㄉㄨㄢ ㄇㄨˋ ㄘˋ |- |老 师|| 孔子|| 封 号 ||先贤端木子||代表作品|| [[《越绝书》]] |} ==人物成就== ===儒商始祖=== [[File:Timg (6)地方.jpg|缩略图|左|45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端木赐&step_word=&hs=0&pn=1&spn=0&di=24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87340825%2C2851818693&os=2202155859%2C2160778741&simid=0%2C0&adpicid=0&lpn=0&ln=476&fr=&fmq=155887001919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220%2Fe79ce4afd08f4d3097a14305e5137a4a.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ddnd0ndlb_lllmb890&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圖鏈接][http://www.sohu.com/a/223273298_99968147 来自搜狐]]] 子贡不仅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财经商上也有着卓越的成就。《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意思是说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却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被命运摆布,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翻译: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做买卖,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鲁卫之相=== 《论语》仅说子贡在“言语”方面优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对子贡在其它方面的卓越才能的认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谓子贡“常相鲁、卫”。他的老师孔子也认为子贡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于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从孔子列举的三个优点看,我们觉得子贡的优点——“达”,似乎更是从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谓“达”就是通达事理,试想一个从政的人如果能够“通达事理”,他就会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全局和整体,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而子路的“果”(果断)、冉求的“艺”(多才多艺),都不过是从政必需之一端。正因为子贡通达事理,又有杰出的“言语”才能,所以他才会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正因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会在出使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中得心应手,获得圆满成功。 ===教书育人=== 子贡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优秀人才。 ==人物故事== ===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子贡问道===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象[[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定相反,小人的憎恶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恶小人一样。要想究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子贡赎人=== 一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伪道德。 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气那么重要。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翻译: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子贡赎人”自损财物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其实鲁国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如果鲁国君主为子贡之举树为典范—大肆通报、嘉奖、宣传乃至全国推广,会有什么后果?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其实滑坡了,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 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道德经》]]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崇尚自然的本真质朴,不标榜不偏执,这是中华上古的传统美德和智慧。因为无数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子贡之思辨== [[File:Timg (7)从v吧.jpg|缩略图|左|45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端木赐&step_word=&hs=0&pn=14&spn=0&di=207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65594111%2C2824627471&os=3821378004%2C1692969261&simid=3480786408%2C404726987&adpicid=0&lpn=0&ln=476&fr=&fmq=155887001919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y3.ifengimg.com%2Fa%2F2016_08%2F325ca06c0868a0a.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275x7j_z%26e3Btujg2_z%26e3Bv54AzdH3FwAzdH3Fda8mad8cAzdH3F909nmd8c_a_z%26e3Bf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圖鏈接][https://guoxue.ifeng.com/a/20160215/47436215_0.shtml 来自凤凰网]]] ===子贡与孔子孰贤=== 道德第一:孔子说,颜回贤于子贡,这是在道德与学习层次上讲的,当然道德上孔子自是高于颜回的。时评第二:时时有人言,子贡贤于孔子。贡献第三:锁定春秋,子贡的贡献是巨大的,通达事理,两国宰相,能言善辩,纵横五国,自述第四:用子贡自己的说法是:譬诸宫墙,赐(子贡)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孔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他的话“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高度评价了孔子,维护了老师的名声,但是只说了孔子的墙高比自己高,并没有说,自己与孔子的宗庙熟美。高山流水第五:孔子如高山,子贡如流水,高山巍峨,融冰化水方有流水涔涔;流水灵动,源远流长滋养万物之德,由是观之,高山与流水孰贤? ==学习能力== 子贡学习上的优异,首先体现在他的“言语”水平的高超上。《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予]]、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可见子贡是“言语”方面的优异者,也就是说子贡在说话技巧、演讲技能上有独到之处。据《左传》等史书可知,在孔子那个时代,外交礼宾人员的语言训练主要取之于[[《诗》]],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习尚。孔子也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已成为当时语言训练的主要教本。《诗》就是后来成为“六经”之一的[[《诗经》]]。 在《诗》的学习中,孔子不仅要求学子们搞通弄懂《诗》的本来意义,而且要求他们能对《诗》“活学活用”,在外交礼宾场合能顺手拈来以达己意,而这,没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是难以做到的。在孔子的门徒中,子贡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论语·学而》曾记载孔子、子贡师徒二人对答,子贡灵活运用《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来回答老师提问的情形。孔子认为子贡的回答十分贴切,“断章取义”恰到好处,故而称赞子贡:“始可与言《诗》已矣”,而且说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认为他对该诗的理解达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 在《论语》中给予弟子“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样高度评价的还有另一位,那就是子夏,而子夏是“文学”上的优异者,这说明子贡不仅在“言语”上极为优异,即使在“文学”方面也毫不逊色于 子游、子夏之徒。’《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说:“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看来师徒二人经常争辩一些问题。使子贡在“言语”方面才能大加发挥的当属他赴齐、吴、越、晋四国的穿梭外交活动了。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子贡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说才能,使得四国国君对他的利害分析深信不疑,并纷纷采纳他的主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具体而言就是: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高超的演说技能和外交能力也在此次外交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时人评论== 子贡在学问、政绩、理财经商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有目共睹,有耳共闻,故其名声地位雀跃直上,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孔子。当时鲁国的大夫孙武就公开在朝廷说:“子贡贤于仲尼”。鲁国的另一大臣子服景伯把叔孙武叔的话转告了子贡,但子贡谦逊地说:“譬诸宫墙,赐(子贡)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孔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手之云,不亦宜乎?”意思是说: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好比矮墙里面的房屋,谁都能看得见,但孔子的学问本领则好比数仞高墙里面的宗庙景观,不得其门而入不得见,何况能寻得其门的又很少,正因如此,诸位才有这样不正确的看法。当时鲁国的另一个大臣陈子禽听到子贡的这通解释不以为然,他说:“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意谓你不过是谦恭罢了,难道仲尼真的比你强吗? 总之,所有这些对子贡的赞誉并非空穴来风,它说明子贡在当时的名声、地位和影响,确实已不在他的老师孔子之下。司马迁作为有远见卓识的史学家,他在《史记》中甚至认为孔子的名声之所以能布满天下,儒学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显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子贡推动的缘故。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写道:“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孔子得“执”子贡而“益彰”实是不刊之论。试想子贡当年“常相鲁、卫”,出使列国,各国待之以上宾,其地位显赫一时,而且他又有一副伶牙俐齿;每到一处在完成使命之后,每每要附带宣讲其老师的一套理论和主张,尽管孔子的那些理论主张有的与时代相李扦格,但看在子贡的面上,总要听一听,这在客观上就推销了孔子。孔子的儒学成为显学,孔子的名声布满天下,实与得“执”子贡这位高足弟子有关。司马迁对此看得很准。 '''子贡与[[颜回]]''' [[File:47c30e20f52e4e4c919e427f8c1c3646.jpg|缩略图|左|45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端木赐&step_word=&hs=0&pn=14&spn=0&di=207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465594111%2C2824627471&os=3821378004%2C1692969261&simid=3480786408%2C404726987&adpicid=0&lpn=0&ln=476&fr=&fmq=155887001919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y3.ifengimg.com%2Fa%2F2016_08%2F325ca06c0868a0a.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275x7j_z%26e3Btujg2_z%26e3Bv54AzdH3FwAzdH3Fda8mad8cAzdH3F909nmd8c_a_z%26e3Bf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圖鏈接][http://mt.sohu.com/20170207/n480133131.shtml 来自搜狐网]]] 尽管子贡有着多方面的建树与成就,但他在孔子面前却表现得非常谦。《论语·[[公冶长]]》记孔子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谁更强些)?”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贡对此是深知的,但孔子偏偏向子贡提这样的问题。子贡相当有涵养,他说:“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其实到底子贡与颜回哪个强,世人有目共睹。子贡与颜回比,就政事言,颜回要交白卷;就生存能力言,颜回连生计也几乎维持不下去,《论语》说他“屡空”,看来断炊的事情亦经常发生,而子贡却是“家累千金”;论彰扬其师之美名,颜回更没有子贡那样的巨大能量。至于孔子遇危难、遭险恶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显其大智大勇。《史记·[[孔子世家]]》曾载孔子困陈、蔡,绝粮,情形十分危急,而当时孔子门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子贡是孔门弟子中之最杰出者其中之一。 ==附:孔门十哲== '''德行''' ▪ 颜回 ▪ 闵子骞 ▪ 冉耕 ▪ 冉雍 '''政事''' ▪ 冉有 ▪ 仲由 '''言语''' ▪ 宰予 ▪ 端木赐 '''文学''' ▪ 言偃 ▪ 卜商 ==孔门七十二贤== ▪ 闵损 ( 子骞) ▪ 冉耕 ( 伯牛) ▪ 冉雍 ( 仲弓) ▪ 冉求 ( 子有) ▪ 仲由 ( 子路) ▪ 宰予 ( 子我) ▪ 端木赐 ( 子贡) ▪ 言偃 ( 子游) ▪ 卜商 ( 子夏) ▪ 颛孙师 ( 子张) ▪ 曾参 ( 子舆) ▪ 澹台灭明 ( 子羽) ▪ 宓不齐 ( 子贱) ▪ 原宪 ( 子思) ▪ 公冶长 ( 子长) ▪ 南宫括 ( 子容) ▪ 公皙哀 ( 季次) ▪ 曾蒧 ( 皙) ▪ 颜无繇 ( 路) ▪ 商瞿 ( 子木) ▪ 高柴 ( 子羔) ▪ 漆雕开 ( 子开) ▪ 公伯缭 ( 子周) ▪ 司马耕 ( 子牛) ▪ 樊须 ( 子迟) ▪ 有若 ( 子有) ▪ 公西赤 ( 子华) ▪ 巫马施 ( 子旗) ▪ 梁鳣 ( 叔鱼) ▪ 冉孺 ( 子鲁) ▪ 曹恤 ( 子循) ▪ 伯虔 ( 子析) ▪ 冉季 ( 子产) ▪ 公祖句兹 ( 子之) ▪ 秦祖 ( 子南) ▪ 漆雕哆 ( 子敛) ▪ 颜高 ( 子骄) ▪ 漆雕徒父 ( 子文) ▪ 壤驷赤 ( 子徒) ▪ 商泽 ( 子秀) ▪ 石作蜀 ( 子明) ▪ 任不齐 ( 选) ▪ 公良孺 ( 子正) ▪ 后处 ( 子里) ▪ 秦冉 ( 开) ▪ 公夏首 ( 乘) ▪ 奚容箴 ( 子皙) ▪ 公肩定 ( 子中) ▪ 颜祖 ( 襄) ▪ 鄡单 ( 子家) ▪ 句井疆 ( 子疆) ▪ 罕父黑 ( 子索) ▪ 秦商 ( 子丕) ▪ 申党 ( 周) ▪ 颜之仆 ( 叔) ▪ 荣旗 ( 子祈) ▪ 县成 ( 子祺) ▪ 左人郢 ( 行) ▪ 燕伋 ( 思) ▪ 郑邦 ( 子徒) ▪ 秦非 ( 子之) ▪ 施之常 ( 子恒) ▪ 颜哙 ( 子声) ▪ 步叔乘 ( 子车) ▪ 原亢籍 ( 籍) ▪ 乐欬 ( 子声) ▪ 廉絜 ( 庸) ▪ 叔仲会 ( 子期) ▪ 颜何 ( 冉) ▪ 狄黑 ( 皙) ▪ 邦巽 ( 子敛) ▪ 孔忠 ( 子蔑) ▪ 公西舆如 ( 子上) ==孔门先贤十二哲== 闵损 (字:子骞) 冉雍 (字:仲弓) 仲由 (字:子路) 宰予 (字:子我) 端木赐 (字:子贡) 言偃 (字:子游) 卜商 (字:子夏) 颛孙师 (字:子张) 有若 (字:子有) 冉求 (字:子有) 冉耕 (字:伯牛) 朱熹 (字:元晦) ==精彩视频== <center> 《晋如说儒》第十三讲之三:孔子为何“器”子贡 {{#iDisplay:x0015ohh732|480|270|qq}} 孔子:039 子贡 {{#iDisplay:n0314ag6ggl|480|270|qq}} 第15节 孔子为何要求子贡“取其金”? {{#iDisplay:f0832lwdfz9|480|270|qq}} 故事三十六《子贡的切磋琢磨》 {{#iDisplay:g0849n11ho9|480|270|qq}} </center> == 外部連結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0652245149655288&wfr=spider&for=pc 百度 最被孔子低估的学生——端木赐]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2020/74689/104062/6306144.html 人民网] *[https://baike.sogou.com/v673738.htm?fromTitle=端木赐 搜狗百科] *[https://new.qq.com/omn/20180923/20180923G0920X.html 腾讯网] *[http://businesschinese.shufe.edu.cn/portal/caida/view_wh.aspx?did=1295&catalogId=371 国家汉办] *[https://wenku.baidu.com/view/43a285f0770bf78a65295497.html 百度文库] [[Category:周朝人物]] [[Category:儒家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端木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