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中心 的原始碼
←
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中心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中心'''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ws.gov.taipei/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NzUxL2NrZmlsZS9mNmI2MGVjZi00NjZmLTQzMWYtYjg3ZC1lNmFjNzFhOWU5MGEuanBn&n=YnVpbGRpbmdOZXcuSlBH&icon=.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eoc.gov.taipei/cp.aspx?n=813A4B5E596582B4 圖片來自gov] </small> |} '''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中心'''(簡稱'''災害防救中心'''),2005年成立,是[[臺北市政府]]所屬的單位(非一級機關)。<ref>[https://eoc.gov.taipei/cp.aspx?n=813A4B5E596582B4 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中心],gov</ref> == 宗旨== 由於全球[[氣候變遷]],[[天災]]出現的頻率及強度大於以往。臺北市政府自1999年[[921大地震]]後即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計畫辦公室聯手防災,並接續與[[國立台灣大學]]合作推動防救災合作計畫,以強化本市防災、救災能力。歷經[[象神颱風]]、[[納莉颱風]]、[[331大地震]]、[[SARS事件]]、2004年911超大豪雨等災害之侵襲,讓本府有機會澈底檢視整體災害防救的相關問題,對於提昇本府的災害防救能力,以及防災科技的研發,具有莫大的幫助。面對著全球氣候的改變,天災人為禍害仍頻繁之際,本府不斷從災害中學習,逐步調整本府災害防救體系,已達到接近完美的地步。 == 機關演變== 2001年[[臺北市政府]]邀集災害防救專家學者組成「納莉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在專業及策略性建言指導下,虛心檢討,重新調整建立現代化的災害防救體系。臺北市政府於2001年5月召開第一次「臺北市災害防救會報」,2002年4月設置「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委員會」,2002年5月頒布「臺北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2003年9月成立「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 鑒於災害防救減災預防工作需要長期性持續推動,故改制災害防救任務編組為正式組織,調整災害防救會報運作,以提升整合的功能。2005年臺北市政府決議設置「災害防救中心」,將災害防救專責單位提昇至府層級之位階,以強化其協調、整合功能。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中心之推動建置案,於2006年10月11日經[[臺北市議會]][[三讀通過]],2006年11月13日修正公布,2007年12月20日經[[行政院]]備查。2008年1月1日,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中心主任由市政顧問[[蔡茂岳]]兼任。規劃和合併「災害防救委員會」與「災害防救會報」,將原「災害防救委員會」政策之決策與業務之推動等不同性質之會議運作機制界定清楚,兼具決策與執行、督導與協調功能之本府災害防救組織。 2011年配合《臺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修正,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中心業務與[[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業務整合,其人員隨業務移撥消防局。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臺北市政府災害防救中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