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93.9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航空火箭弹 的原始碼
←
航空火箭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游戏</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31f5adaaeff6084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722927&sid=5935658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航空火箭弹 外文名称: airborne rocket 别名: 机载火箭弹 缺陷: 不适合攻击中小型敌机 |} '''航空火箭弹'''(airborne rocket),又称"机载火箭弹",由载机空中发射、攻击空中或地(海)面目标的非制导[[火箭]][[武器]]。是从悬挂在机身或机翼下面的发射器发射的以火[[发动机]]为动力的非制导武器。受到飞机的体积、载弹量和速度的限制,一般弹体都比较小巧,而且发射器也呈流线型。与航空机炮相比, 航空火箭弹的射程远、口径大、威力大,在现代空战和对地(海)面攻击作战中可发挥很大的作用。<ref>[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20503925113356804/ 我军战斗机的“最爱”——航空火箭弹]今日头条</ref> == 基本信息== 由引信、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和稳定装置组成。射程为5-10千米,最大速度马赫数为2-3。与瞄准设备、发射装置配套使用,可单发或连发发射。中、小型弹径的火箭弹多装填在发射筒内,每个发射筒可装4-32枚,一架飞机可挂2-4个发射筒。大型火箭弹采用滑轨式发射器。与航空机关炮相比,具有威力大、射程远、散布大、发射装置轻便等特点,但命中精度低。按用途,分为空空火箭弹,空地火箭弹和空空、空地两用火箭弹。主要区别在于弹径、战斗部和引信。①空空火箭弹。弹径50-70毫米,主要装备歼击机,用于攻击速度低于750千米/时、相距1000米左右的空中目标。采用爆破杀伤战斗部,装有近炸引信,确保火箭弹在靠近目标时引爆战斗部,以毁伤目标。如美国的70毫米"巨鼠"航空火箭弹。空空火箭弹散布大、命中精度低,不适合攻击空中高速度、大机动目标。②空地火箭弹。分为两种:一种是弹径为37-70毫米的火箭弹,装备强击机、武装直升机,用于攻击[[装甲车]]辆、杀伤有生力量、设置烟雾标志等。战斗部有杀伤[[爆破弹]]、[[破甲弹]]、多用途[[子母弹]]、白磷烟幕弹、[[照明弹]]、干扰弹、箭霰弹等多种类型,如意大利的"斯尼亚"51航空火箭弹。另一种是弹径为70-300毫米的火箭弹,装备歼击轰炸机,用于攻击桥梁、交通枢纽、舰船、码头和坚固的建筑物等较大型的地面目标。如苏联的S-25航空火箭弹,装有直径340毫米的杀伤、爆破、穿甲战斗部,可穿透混凝土800毫米、钢板6毫米、土层2米。空地火箭弹一般用于攻击面状目标,以齐射或连射方式发射多枚火箭弹,覆盖一片地(海)域,具有较好的攻击效果。③空空、空地两用火箭弹。弹径为70-127毫米,具有攻击空中和地面两种目标的功能。1916年,法国首先使用空空火箭弹攻击德国系留侦察气球,取得明显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德、英等国的作战[[飞机]],都装备航空火箭弹,用以攻击空中和地面目标。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在越南、柬埔寨曾大量使用装有各种战斗部的航空火箭弹。80年代前后服役的第三代作战飞机仍将航空火箭弹作为机载武器装备,特别是武装直升机仍将航空火箭弹作为对地攻击的重要武器。发展趋势是加装制导装置提高火箭弹命中精度,增大破坏威力,提高远距攻击能力。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返回「
航空火箭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