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荣成从做舟到造船 的原始碼
←
荣成从做舟到造船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独木舟.jpg|缩略图|右|[http://s11.sinaimg.cn/orignal/003Ac1R3zy7cRvsXJ6Waa 独木舟]]] '''荣成从做舟到造船''',荣成有着[[千里海岸线]],是中国最早从事渔业生产及造船业的地区之一。数千年的造船史与荣成海上捕捞、海上贸易相伴而生。 ==独木舟== [[商周]]时期独木舟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独木舟]]之一,1982年在原荣成泊于公社松郭家村西南毛子沟就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独木舟。它是由一根原木凿空后修整成型,原舟长3.9米,头部宽0.6米,尾部宽0.7米。出土时底层含有较多的[[海洋软体动物]]及贝壳,说明小舟原来所处的位置是水势比较平缓的海区。<ref>[http://www.zuojiaju.com/thread-843739-1-1.html 木工爱好者]</ref> ==木板船== 木板船制作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木板船制作技艺,是沿海渔民经受生死考验、与大自然搏斗的经验智慧的结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荣成博物馆*就有的木板船制作技艺流程演示图。 制作木板船分为5大环节: 一.制作木板船多用[[红松槐木]]这种坚实耐腐的木材进行下料。荣成渔民称下料为“拉大锯”,后来“拉大锯的”就成为干苦力活的代名词。 二.分板与拼接是一个技术活,早年没有图纸,凭装在脑子里的尺寸操作,渔民称为“掌尺的”,也就是现在的技术人员。 三.制作木板船的船体构件主要由前取、后照、前堵、后堵、两侧帮等五大部分组成。然后将这些船体构件组装成船,早年多用榫插链接,后来多使用特制的“耙头钉”和扁头钉等。 四.捻船和油船是制作木板船的一个重要环节。捻船是通过“打麻”的技术对船板缝、钉眼进行密封处理,防止船体漏水。油船是对船板进行防腐处理,用桐油反复油刷船体,置烈日下暴晒。 五.最后是热闹讲究的——新船下水,举行具有荣成渔家风俗特色的成船仪式。现在荣成博物馆就陈列着建造木板船独有的工具、材料。包括木锛、墨斗、大锯、小锯还有捻船所用特制的“麻捣”。木板船的制作工艺、木帆船新船下水以及跑蓬操作。[[博物馆]]里陈列的石碇,就是早期的锚。汉代之前的碇是用绳的一头绑扎石块投入水底,利用石头的重量固定船只。汉代发展为木爪石碇,木爪能较深地扎入泥层,增加固定船只的力量,它沿用了很长时间,而且不断有所改进。在《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四爪铁锚锻造、焊接工艺。四爪锚是中国独创的停泊工具,其优点是其中的两爪同时抓泥,非常牢靠。日本人称它为“唐人锚”,后来流传到西方。<ref>[http://www.rcmuseum.cn/ 荣成博物馆]</ref> ==机动船舶== 荣成是中国沿海最早研制出将[[柴油机]]与[[风帆]]相结合的机帆船——12马力的木质机帆船,是黄海造船厂1951年改造完成的。这艘810型250马力木壳拖网渔船是1960年黄海造船厂研制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甩开风帆,实现全动力化。开创了山东省研制大功率机动船的先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荣成又翻开建造钢质渔轮的崭新一页。荣成船业发展的第四代,是航海专业船舶的发展时代。远洋渔轮和各类航海大型船舶。目前荣成拥有600马力增压至900马力远洋渔轮200多艘,是至今我国拥有量最多的县市。荣成各造船企业在制造渔船的同时研发高端船舶,例如千吨海巡船、多用途货轮、客滚船、豪华游艇等专业船舶。装箱船、全回转拖轮、渔政船、海洋调查船、油田守护船、海上组装式钻采平台黄海造船厂2006年建造的2万吨客货滚装船“渤海金珠”号,开创了国内自行设计建造大型客滚船的先河,标志着荣成船舶建造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勤劳勇敢智慧的荣成人在很早以前就具有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过了端午节后渔民收船补网,这长达三个多月的时间是鱼卵孵化、鱼苗成长时节,进入休渔期,这是[[夏养]]。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 ==视频== {{#iDisplay:u3034wuruer|600|400|qq}}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00 史地类:中国史地]][[Category:650 中国史料]][[Category:659 杂史料]]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荣成从做舟到造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