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6.8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蒿儿团(孙同林) 的原始碼
←
蒿儿团(孙同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蒿儿团'''<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6354250/pexels-photo-1635425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蒿儿团》'''是[[中国]]当代作家孙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赏== ===蒿儿团=== 蒿儿团是家乡的传统时令小吃。将蒿儿的叶和汁调入[[糯米]]粉里,做成团子,蒸熟,吃时不仅粘、糯,更多了蒿儿浓浓的青香,讲究些的又在团子里面加进豆沙糖馅儿,便又多了一股甜甜的味儿。 记忆中的清明节,乡里人家家家户户做蒿儿团。 清明节还没有到,母亲就已经走上田野去采蒿儿了,采蒿儿叫“掐”——掐蒿儿。母亲掐蒿儿,我们当然是要跟去的。母亲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掐蒿儿的注意事项,她指给我们看:做蒿儿团的蒿叫面蒿儿,蒿叶的边带有锯齿状,叶子的背面有点粉白色。对那些颜色比较深,发青发绿的,叶面比较阔大的是草蒿儿,不好做蒿儿团,即使做成蒿儿团也因为不黏、味浊而不好吃。蒿儿掐回家后,母亲将其择洗干净,用开水氽烫,然后把蒿儿的叶和汁跟糯米粉和在一起揉、揣,再揉、再揣,反反复复,揉成绿盈盈的一个大团子,最后掰成一小块一小块,搓成蒿儿团。这时,蒿儿的嫩绿完全融入到洁白的糯米粉里了。 在蒿儿团上蒸笼蒸煮的时候,蒿儿的清香已经随着蒸气弥漫在房屋里,接着,香味又在村舍的上空缭绕。 孩子们总是“锅头馋”。那时候孩子多,蒸蒿儿团的时候他们就围在灶台边上不肯离去,眼巴巴地盯着蒸锅,嗅着鼻子,大口大口吞咽口水。的确,刚出锅的蒿儿团是最诱人的,油汪汪的,鲜亮,通身透着诱人的香气,让人满嘴生津呢。终于出锅了,孩子们抓起来就往嘴里塞,一个个被烫得[[龇牙咧嘴]],嘴里直吸冷气。母亲做的蒿儿团是放馅儿的,好吃得让我们欲罢不能,于是在我家便有了一条歇后语:小孩子吃蒿儿团——打嘴不丢。 清明节的蒿儿团和[[端午节]]粽子、[[中秋节]]月饼、[[冬至]]节汤圆、过年的馒头等等一样,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故事。蒿儿团是当年晋文公为了纪念恩公介子推而设置的寒食节食物,后来,江浙一带逐渐形成了清明节用蒿儿团祭祀的风俗,《吴门竹枝词》中的“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蒿儿团各祭祀”,亦可为证。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蒿儿团这样描述:“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从古人对清明青团记载看,当年的青团并非今日蒿儿团,直至清代,“捣青草为汁”,可能才是今天真正意义上的蒿儿团。 今天,传统美食蒿儿团已经完全成了人们品尝春天的时令美食。一些店家常常在馅儿上动脑筋,变花样,什么咸蛋黄肉松味蒿儿团,蟹黄鲜肉味蒿儿团,[[豆沙]]甜食味蒿儿团等等,因为蒿儿团于春天而生,又倚清明之色,时令性强,因此,食用蒿儿团贵在清明。有人说,错过了品赏蒿儿团的时机,就是错过了一个春天。这是不个争的事实。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孙同林,男,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人,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蒿儿团(孙同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