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兒團(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蒿兒團》是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蒿兒團
蒿兒團是家鄉的傳統時令小吃。將蒿兒的葉和汁調入糯米粉里,做成糰子,蒸熟,吃時不僅粘、糯,更多了蒿兒濃濃的青香,講究些的又在糰子裡面加進豆沙糖餡兒,便又多了一股甜甜的味兒。
記憶中的清明節,鄉里人家家家戶戶做蒿兒團。
清明節還沒有到,母親就已經走上田野去采蒿兒了,采蒿兒叫「掐」——掐蒿兒。母親掐蒿兒,我們當然是要跟去的。母親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講掐蒿兒的注意事項,她指給我們看:做蒿兒團的蒿叫面蒿兒,蒿葉的邊帶有鋸齒狀,葉子的背面有點粉白色。對那些顏色比較深,發青發綠的,葉面比較闊大的是草蒿兒,不好做蒿兒團,即使做成蒿兒團也因為不黏、味濁而不好吃。蒿兒掐回家後,母親將其擇洗乾淨,用開水氽燙,然後把蒿兒的葉和汁跟糯米粉和在一起揉、揣,再揉、再揣,反反覆覆,揉成綠盈盈的一個大糰子,最後掰成一小塊一小塊,搓成蒿兒團。這時,蒿兒的嫩綠完全融入到潔白的糯米粉里了。
在蒿兒團上蒸籠蒸煮的時候,蒿兒的清香已經隨着蒸氣瀰漫在房屋裡,接着,香味又在村舍的上空繚繞。
孩子們總是「鍋頭饞」。那時候孩子多,蒸蒿兒團的時候他們就圍在灶台邊上不肯離去,眼巴巴地盯着蒸鍋,嗅着鼻子,大口大口吞咽口水。的確,剛出鍋的蒿兒團是最誘人的,油汪汪的,鮮亮,通身透着誘人的香氣,讓人滿嘴生津呢。終於出鍋了,孩子們抓起來就往嘴裡塞,一個個被燙得齜牙咧嘴,嘴裡直吸冷氣。母親做的蒿兒團是放餡兒的,好吃得讓我們欲罷不能,於是在我家便有了一條歇後語:小孩子吃蒿兒團——打嘴不丟。
清明節的蒿兒團和端午節粽子、中秋節月餅、冬至節湯圓、過年的饅頭等等一樣,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故事。蒿兒團是當年晉文公為了紀念恩公介子推而設置的寒食節食物,後來,江浙一帶逐漸形成了清明節用蒿兒團祭祀的風俗,《吳門竹枝詞》中的「相傳百五禁煙廚,紅藕蒿兒團各祭祀」,亦可為證。
「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對蒿兒團這樣描述:「搗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從古人對清明青團記載看,當年的青團並非今日蒿兒團,直至清代,「搗青草為汁」,可能才是今天真正意義上的蒿兒團。
今天,傳統美食蒿兒團已經完全成了人們品嘗春天的時令美食。一些店家常常在餡兒上動腦筋,變花樣,什麼鹹蛋黃肉鬆味蒿兒團,蟹黃鮮肉味蒿兒團,豆沙甜食味蒿兒團等等,因為蒿兒團於春天而生,又倚清明之色,時令性強,因此,食用蒿兒團貴在清明。有人說,錯過了品賞蒿兒團的時機,就是錯過了一個春天。這是不個爭的事實。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