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2.6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论语《神道设教·论语》 的原始碼
←
论语《神道设教·论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论语《神道设教·论语》原文及解读.jpg|thumb|350px|right|[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05/4a8ec1696a3342bbbf73441ed0e0bc41.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21064755_533342 图片来自搜狐网]]]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 原文 == [一·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三·十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六·二十二]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七·二十一]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七·三十五]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 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十一·十二]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 鉴赏 == 在宗教迷信盛行的古代世界,孔子的神道设教的思想显示了非常高超的智慧。孔子实际上是个不信鬼神的思想家,他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可见天就是大自然,不是人格神。在西方的《圣经》中人们到处都可以看到上帝的显现、喜悦、发怒、许诺、发令、创造奇迹等等,而在《论语》中没有一个地方人们可以看到人格神的出现。当然,他也曾说“获罪于天”(《八佾》),“天生德于予”(《述而》),“欺天乎(《子罕》)”,“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等,但是仔细体味其意义,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当时的日常话语,是表达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犹如今人说“谢天谢地”、“天诛地灭”,并不真的相信有个人格神在天上主宰一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句中一个“如”字泄露了天机,它清楚地表明,孔子深信,祭祀时没有什么鬼神会降临,只是为了要以一种肃穆的感情和虔敬的态度来祭祀,你要想像鬼神来到了面前。 但是,孔子对于鬼神问题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做法,他从不明确地否定鬼神的存在,他对这一问题采取一种机智的态度: 存而不论,所以《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然而在古代绝大部分人对鬼神的存在笃信不疑,他们热衷于谈论鬼神,孔门弟子中子路就是如此。他向孔子问“事鬼神”的问题和死后的事情,对此孔子也竭力加以回避,并且加以积极引导,教他关心人事和生命。 对鬼神的存在的问题孔子讳莫如深,这进一步显示了他不信鬼神的立场,唯其如此,他才会对这个问题非常厌恶和反感,感到没有任何意义,实在不情愿去讨论它,不然他不必如此。在两千五百年前,在那鬼神迷信大行其道的时代,他很难采取鲜明的无神论的立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明智的态度是对这一问题加以回避。 从积极的方面看,孔子的存而不论的做法是为了因势利导,用鬼神观念教化百姓,增强人生活动的精神性。先秦的墨家也企图用鬼神观念来引导人们向善,但是他们肯定人格神的存在,认为任何人的行为都逃脱不了冥冥之中鬼神的监视,鬼神能够奖善惩恶,所以人们必须按照道德规范行事而不能胡作非为。与此不同,儒家是用鬼神的观念培育人们的虔敬的情感,以增强他们的精神性。孔子的鬼神观服从于他关于礼的主张。礼是孔子治国安邦、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培育人们的美好的思想感情、规范他们的言行的主要手段,礼有祭天、祭祖之礼,有丧礼。《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说认真地办理丧事,虔敬地祭祀祖先,人们就会恢复厚道的美德。这是因为沉痛地悼念死者,追思他们一生经历中的种种曲折和艰辛,怀念他们的功业、德行、恩情,不仅能增进人们对崇高的思想、行为的仰慕,形成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还能从人们心灵中激发一种最深沉的感情,使他们更加热爱生命,以更虔敬的态度对待人生。正如荀子所说:“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荀子·礼论》) 孔子特别重视通过各种祭祀活动来激发和表达人们的美好感情。他说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他要人们不要只关注礼乐的外在的、形式的、次要的方面,应该努力达到它们的最深层次,即由礼乐所培养的内在的、纯真的感情,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即仁。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这里所说的“敬”就是指行礼者应有的虔敬、真挚、恭敬、肃穆的情感。礼原来是宗教祭祀的仪式,本来就是用以培养圣洁的宗教意识和情感,激发对神灵的虔敬之心。礼世俗化之后有社会功能,但是虔敬之心仍然是礼的应有之义,所以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西方的基督教通过宗教活动来培养人们对于上帝的虔敬之心,以引导人们完善自己的精神和人格;中国文化则是通过礼乐来培养、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纯真、友爱、恭敬之情,来促进人的精神的升华。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类的日常生活是平凡的,但是,人们总是不满足于人的自然生命,不满足于生儿育女的自然行为,因此儒家通过祭祖、祭天的活动体悟家族生命的绵延不绝,体验生命的永恒性,把个人的生命同最崇高的超越者天相联系,寻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礼,把人们的日常平凡的生活圣洁化,使之具有神圣性。 与西方的基督教不同,儒家的仁、礼观念最重视的不是外在的崇拜对象,而是内心的感情纯正,人的精神的圣洁。正如《礼记·祭统》所说:“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同样,对于丧礼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关注死者在阴间的生活,而是祭者的情感,所以《论语》说:“祭思敬,丧思哀”、“丧致乎哀而止”(《子张》),孔子强调:“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荀子也说过同样的意思:“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荀子·礼论》)。在儒家看来,情感的纯正和精神的圣洁对于形成理想人格、寻求理想的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对于智识水平高的人来说,在祭祀中虔敬感情的产生不是非要感觉到鬼神降临不可的,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如果想像鬼神降临,就会促进虔敬感情的发生和增强。所以北宋程颐在解释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时说:“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转引自朱熹《四书集注》)这一解释深得孔子之意,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孔子对鬼神存而不论和神道设教主张的意义所在。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我们自然不必提倡孔子的神道设教的做法,然而,当今世界上仍然有许多人盲目崇拜人格神,或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而求神拜佛,有鉴于此,两千年前孔子对鬼神存而不论、主张神道设教就显得特别的难能可贵,并且能够给现代人以很多深刻的启示。<ref>[https://www.vrrw.net/wx/27477.html 论语《神道设教·论语》原文及解读]</ref> ==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ref>[https://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5%ad%94%e5%ad%90 孔子]</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学总论]] [[Category:820 中国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论语《神道设教·论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