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神道設教·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一·九]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三·十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六·二十二]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七·二十一] 子不語怪,力,亂,神。

  [七·三十五]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 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十一·十二]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鑑賞

在宗教迷信盛行的古代世界,孔子的神道設教的思想顯示了非常高超的智慧。孔子實際上是個不信鬼神的思想家,他說過「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可見天就是大自然,不是人格神。在西方的《聖經》中人們到處都可以看到上帝的顯現、喜悅、發怒、許諾、發令、創造奇蹟等等,而在《論語》中沒有一個地方人們可以看到人格神的出現。當然,他也曾說「獲罪於天」(《八佾》),「天生德於予」(《述而》),「欺天乎(《子罕》)」,「知我者其天乎」(《憲問》)等,但是仔細體味其意義,我們可以發現它們都是當時的日常話語,是表達感情的一種修辭方式,猶如今人說「謝天謝地」、「天誅地滅」,並不真的相信有個人格神在天上主宰一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句中一個「如」字泄露了天機,它清楚地表明,孔子深信,祭祀時沒有什麼鬼神會降臨,只是為了要以一種肅穆的感情和虔敬的態度來祭祀,你要想像鬼神來到了面前。

但是,孔子對於鬼神問題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做法,他從不明確地否定鬼神的存在,他對這一問題採取一種機智的態度: 存而不論,所以《論語》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然而在古代絕大部分人對鬼神的存在篤信不疑,他們熱衷於談論鬼神,孔門弟子中子路就是如此。他向孔子問「事鬼神」的問題和死後的事情,對此孔子也竭力加以迴避,並且加以積極引導,教他關心人事和生命。

對鬼神的存在的問題孔子諱莫如深,這進一步顯示了他不信鬼神的立場,唯其如此,他才會對這個問題非常厭惡和反感,感到沒有任何意義,實在不情願去討論它,不然他不必如此。在兩千五百年前,在那鬼神迷信大行其道的時代,他很難採取鮮明的無神論的立場,在這樣的情況下,唯一明智的態度是對這一問題加以迴避。

從積極的方面看,孔子的存而不論的做法是為了因勢利導,用鬼神觀念教化百姓,增強人生活動的精神性。先秦的墨家也企圖用鬼神觀念來引導人們向善,但是他們肯定人格神的存在,認為任何人的行為都逃脫不了冥冥之中鬼神的監視,鬼神能夠獎善懲惡,所以人們必須按照道德規範行事而不能胡作非為。與此不同,儒家是用鬼神的觀念培育人們的虔敬的情感,以增強他們的精神性。孔子的鬼神觀服從於他關於禮的主張。禮是孔子治國安邦、處理各種社會關係、培育人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規範他們的言行的主要手段,禮有祭天、祭祖之禮,有喪禮。《論語》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就是說認真地辦理喪事,虔敬地祭祀祖先,人們就會恢復厚道的美德。這是因為沉痛地悼念死者,追思他們一生經歷中的種種曲折和艱辛,懷念他們的功業、德行、恩情,不僅能增進人們對崇高的思想、行為的仰慕,形成友愛、和諧的人際關係,而且還能從人們心靈中激發一種最深沉的感情,使他們更加熱愛生命,以更虔敬的態度對待人生。正如荀子所說:「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聖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為鬼事也。」(《荀子·禮論》)

孔子特別重視通過各種祭祀活動來激發和表達人們的美好感情。他說過:「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陽貨》)他要人們不要只關注禮樂的外在的、形式的、次要的方面,應該努力達到它們的最深層次,即由禮樂所培養的內在的、純真的感情,進入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即仁。孔子說:「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八佾》)這裡所說的「敬」就是指行禮者應有的虔敬、真摯、恭敬、肅穆的情感。禮原來是宗教祭祀的儀式,本來就是用以培養聖潔的宗教意識和情感,激發對神靈的虔敬之心。禮世俗化之後有社會功能,但是虔敬之心仍然是禮的應有之義,所以孟子說:「恭敬之心,禮也。」(《孟子·告子上》)西方的基督教通過宗教活動來培養人們對於上帝的虔敬之心,以引導人們完善自己的精神和人格;中國文化則是通過禮樂來培養、增進人們相互之間的純真、友愛、恭敬之情,來促進人的精神的升華。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類的日常生活是平凡的,但是,人們總是不滿足於人的自然生命,不滿足於生兒育女的自然行為,因此儒家通過祭祖、祭天的活動體悟家族生命的綿延不絕,體驗生命的永恆性,把個人的生命同最崇高的超越者天相聯繫,尋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通過禮,把人們的日常平凡的生活聖潔化,使之具有神聖性。

與西方的基督教不同,儒家的仁、禮觀念最重視的不是外在的崇拜對象,而是內心的感情純正,人的精神的聖潔。正如《禮記·祭統》所說:「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同樣,對於喪禮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關注死者在陰間的生活,而是祭者的情感,所以《論語》說:「祭思敬,喪思哀」、「喪致乎哀而止」(《子張》),孔子強調:「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八佾》)荀子也說過同樣的意思:「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荀子·禮論》)。在儒家看來,情感的純正和精神的聖潔對於形成理想人格、尋求理想的生活方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對於智識水平高的人來說,在祭祀中虔敬感情的產生不是非要感覺到鬼神降臨不可的,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如果想像鬼神降臨,就會促進虔敬感情的發生和增強。所以北宋程頤在解釋孔子「敬鬼神而遠之」的思想時說:「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遠,可謂知矣。」(轉引自朱熹《四書集注》)這一解釋深得孔子之意,非常準確地揭示了孔子對鬼神存而不論和神道設教主張的意義所在。

在今日科學昌明的時代,我們自然不必提倡孔子的神道設教的做法,然而,當今世界上仍然有許多人盲目崇拜人格神,或為了某種功利的目的而求神拜佛,有鑑於此,兩千年前孔子對鬼神存而不論、主張神道設教就顯得特別的難能可貴,並且能夠給現代人以很多深刻的啟示。[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