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75.17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谒曹植墓记(杨恒坡) 的原始碼
←
谒曹植墓记(杨恒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谒曹植墓记'''<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5716425/pexels-photo-5716425.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4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谒曹植墓记》'''是[[中国]]当代作家杨恒坡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谒曹植墓记=== 一个阴冷的日子,与家人一起驱车去曹植墓。从济宁到东阿,不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上午十点多就到了。天依然阴沉沉的,而北风,似乎刮得更猛烈了。 我们先去了梵呗(音拜)寺。梵呗寺坐落在鱼山之上,这里是曹植创制梵呗的地方。梵呗,意即佛教[[音乐]],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的唱词。一千七百多年前,失意的曹植在这里创制了“梵呗”。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到中国,一发而不可收,至三国时已然大成气候。当然,曹植创制的“梵呗”,肯定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佛教是最为突出的例子吧?不过,这是有一定机缘的。儒家“未知生,焉知死”,给佛教的乘虚而入提供了绝佳的时机。此外,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遇恰逢其时。东汉后期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时期动荡,人们朝不保夕,命若悬丝,唯有皈依佛教,才能找到内心的片刻安宁。所以,来自天竺的佛教受到了甚至比本土还要热烈的欢迎,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曹植同样是一位心灵无所依托者。早年的曹植才华横溢、意气风发,却不想为才情所累,尤其是曹操去世后,余生的十一年过得更加狼狈。青少年时期,曹植是深得曹操赏识的,但他的“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最终毁了他。私闯司马门事件之后,曹操痛下决心,改弦易辙,立了曹丕为太子。有才华本身是好事;失去了理性的约束,正像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最终会坠入谷底的。中国[[历史]]上,为才所误的“才子”还真不少。就说王勃吧。王勃少年成名,二十一岁时更是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没想到他的生命终结在青春年华的二十七岁。王勃去交趾(今属越南)探望为官的父亲,返回途中遇到风暴潮。常人都是心存畏惧的,而大才子王勃见了,直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结果溺水而死。曹植恃才放旷,逐渐得恶于曹操,但曹操总还念及父子之情,不会给他致命的打击,曹操一死,可就两样了。登基后曹丕处处为难曹植,数次改变他的封地。但此时的曹植仍然一副文人气,不仅没有意识到危险,还屡次上书,请求获得重用。曹丕死后,其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曹植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更加不遗余力地上书给魏明帝,提出许多治国安邦的主张,并暗示司马氏可能带来的政权颠覆的危险。应该说,曹植是心地纯正的,亦是用心良苦的,但不能不说曹植感情用事太甚。[[如果]]是异姓王,以曹植的“八斗之才”,早就可以大展宏图了,但作为皇权最有力的竞争者,无论是曹丕还是曹叡,是不可能重用曹植的。曹植的悲哀在于以君子之心度一切人之腹,把人性想得太简单、太美好了。不过,在鱼山创制梵呗时,曹植应该是有所觉醒的,此时的他寄情于佛,忘怀人世,但此时曹植的生命已进入了倒计时。 从梵呗寺下来,一转弯就到了曹植墓。曹植墓很简陋,陪葬的金银玉器极少,陶器倒挺多,有陶盆、陶罐、陶鸡、陶狗等。去年夏天,我曾去位于河南安阳的曹操高陵探访,探访的结果是大大改变了对曹操的看法。曹操是一位有着极深爱民情怀的人,这一点从陪葬的物品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曹植显然继承了父亲的这一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三曹”,有“三苏”,此外再无父子[[文学]]搭档。曹植身后二百年,诗坛大咖谢灵运饱含深情地说:“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其余一斗,让天下人共分吧!”谢灵运语极狂傲,却没忘了颂扬偶像曹植。与曹植相似的是,谢灵运同样死于非命。四十九岁那年,放荡不羁、恃才傲物的谢灵运稀里糊涂地被宋文帝处死。如果举止行为收敛些,或者说如果像常人一般庸庸碌碌地活着,那么,曹植与谢灵运也许都可尽其天年。但,那是才子所望吗? “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谢灵运三百多年后,又一位大才子——诗仙李白出世。李白笔下的“陈王”,就是曹植。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曹植又被改封到陈(今河南周口)。到“陈”后的曹植自感时日无多,嘱咐儿子曹志在自己身后葬己于东阿鱼山。曹植的[[生命]]终结在四十一岁。是呀,鱼山太让曹植难忘了。这里不仅依山傍水(黄河),更重要的是这里曾经有过自己一段难得的清净日子。登上鱼山后听到的空中传来的清远梵音,是曹植在其它任何地方都没有听到过的。那空灵之音永世难忘。当然,曹植不会知道,后来这里有了“梵呗寺”,而且梵呗寺被誉为“梵呗祖庭”,世界各地都有人前来拜谒。曹植当然也不会知道,梵呗现在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谒曹植墓,为才高八斗而命运多舛的大才子曹植掬一捧清泪!<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963138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杨恒坡,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文章在省内外报纸、杂志及文学网络平台发表。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谒曹植墓记(杨恒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