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02.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越南戰爭 的原始碼
←
越南戰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越南戰爭'''<br><img src="https://static01.nyt.com/images/2017/02/07/opinion/07goschaWeb/07goschaWeb-master105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70209/the-30-years-war-in-vietnam/zh-hant/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中文網]</small> |} '''越南戰爭'''(1955年-1975年),-{簡稱'''越戰''';簡稱'''越戰''';全稱'''越南戰爭''';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ref>[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2419708 印度支那战争],BBC</ref> ''',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等[[共產主義]]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協同南越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 對抗受[[美國|美国]]等[[资本主義]]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的一場[[战争]]。其发生在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影响极为深远,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遭受严重损失,最终被北越击败南越,统一越南趕走美軍收尾,综合国力随之削弱,冷战的优势逐渐为苏联占据。 最先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從[[约翰·肯尼迪|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执政后期,迫于国内迭起不断的反战运动、前线战事的吃紧以及同苏联长期对抗的需要,遂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不久後[[越南人民軍]](北越軍)逐漸佔據優勢,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共游擊隊]]一起,最终于1975年占领南越首都[[胡志明市|西贡]],南越政权垮台,一年后南北越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名称 == 在越南国内,媒体常采用“抵美救國抗戰”的名稱,并用以区别其他越南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如:對法抗戰、對日抗戰、[[對蒙抗戰]]、對华抗戰。亦有人認為“對美抗戰”的說法有失中立性,因為此次戰爭亦牽涉到多方國際因素,而不僅僅只是越南的內戰。“越南戰爭”的說法常被西方國家所使用,而居住在越南本土的越南人則相對較少使用。至今,越南人對此次戰爭的正式名稱仍有所爭議。然而,由于戰爭的國際性,當今越南國內外的學者開始逐漸接受“越南戰爭”這個稱呼,這個名稱較為中性。另外,“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稱呼也被很多人所使用。 == 背景 == 越南在188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帝國]]占領,[[維希法國]]殖民政府仍然運作但其权力被駐越日本將領懸空。1945年二战结束前,日軍解散[[法屬印度支那]]殖民政府改建傀儡政權[[越南帝國]],保大帝為皇帝,以及[[柬埔寨王國]]及[[寮王國]]等日本傀儡。二战結束后,日本撤出中南半島,越南頓時群龙無首,[[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世稱“[[北越]]”。法國則挾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胡志明市|西貢]]立國。 因二战法國被日本人趕出越南,日本投降后,法國為重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長達9年的[[法越战争|法越-{}-戰爭]](又稱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國軍隊在美國的支持下,控制西貢、河內等主要城市,但廣大農村已經落在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游擊隊手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赢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 戰事結束後,雙方開始和平談判,談判在瑞士日內瓦舉行,1954年7月21日美國、蘇聯、法國、英國、中國、北越、南越、柬埔寨、老撾九國外長,達成協議,稱為《日內瓦協定》。根据[[日内瓦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越南北部由胡志明統治,南部由[[保大皇帝]]控制。 《日內瓦協定》內容重點是:法國撤出越南,並承認越南、柬埔寨、老撾為獨立國;以北緯十七度為界,分割南北越南;南北越為中立國家,不得與任何國家締結軍事同盟,不得進口軍火,不得依附任何集團國家;南北越在1956年7月以前實行普選,由普選再統一南北越。 按照1954年日内瓦會議的規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却没有举行。同時北方也沒有同意進行選舉。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没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鲜半岛]]一样。 後來只有法國和北越簽署這個協議。法國撤出印支三國之後,美國為了阻止北越的共產黨勢力向南越擴張,全力支持[[吳廷琰]]在南越建立反共政權,打算圍堵共產黨,1955年,吳廷琰在西貢发动政变推翻保大,建立越南共和国,世稱南越,政權更動下選舉機會渺茫。面對西方國家再度來越南長期駐軍,主張趕走西方勢力的北越更獲得背後中國與蘇聯等共產勢力的支持,武裝衝突升級似乎在所難免。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越南戰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