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33.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道德经·小国寡民 的原始碼
←
道德经·小国寡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小国寡民== 是老子《道德经》里比较有名的一章,这里边蕴含着的是呼唤和平,反对战争,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环境。 《道德经》为远古华夏语录体著作。《道德经》第八十章是为小国设计,为小国提供自处的一个方案。但是他更多的是为大国,比如《道德经》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然后接下来有好几章都是为大国。在《道德经》里,小国、大国老子都提供了方案。 作品名称 [[道德经]]·小国寡民外文名称Tao Te Ching作品别名[[老子]],[[老聃]]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道德经文学体裁语录体 作者 [[李耳]]主要思想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File:7dd98d1001e939018a0269817bec54e736d19609.jp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dd98d1001e939018a0269817bec54e736d1960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dd98d1001e939018a0269817bec54e736d1960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图片来源百度 小国寡民概述图]]] ==作者== 老聃(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李耳]],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原文编辑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一个疆域不大,人口较少的国家(应当这样治理)。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放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哲学含义== [[黄帝]]认为:“[[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而异理]],[[审知逆顺]],[[是谓道纪]]。[[以强下弱]],[[何国不克]]?[[以贵下贱]],[[何人不得]]?[[以贤下不肖]],[[何事不成]]?”①故,“[[古之贤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道居军]],[[其军胜;以道居国,其国昌]]。”②反之,因嫌货财少,却落吃糟糠;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也是这个极反规律的作用所致。这就是黄帝所说的“[[祸福同道]]”之义。其关键,就是一个明道理而用之与不知道理、逆行而致的区别。顺逆之界,皆从道来,顺也是道,逆也是道,逆过既顺,就是不管逆顺都要遵循天道。就是学道修身与不学道而任其本性的区别。 然而,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③一样的简单。 ==作品解读== 对“小国寡民”(第80章)的解释,近代学者一般将老子的“小国寡民”理解为实指,即国家小,人民少。河上公则不这么看,其注解说:“[[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示俭约,不为奢泰]]。民虽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这就是说,“小国寡民”不是实指,而是以之为小,以之为寡,实则国大民多。然而,《道德经》第六十章讲大国治理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而《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则是讲大国战略的: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从逻辑上来看,老子已在前文已有关于大国的详细篇章,若将本章理解为“虚指”,则显得多此一举。从内容上来看,老子出于春秋后期,大国小国并立,老子也断不会只关注大国却不为小国留下一章笔墨。故而,河上公的看法有待推敲。对“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的解释,所谓“[[什伯人之器]]”,异解颇多。河上公将此文分为两句,断句读成“使民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其注解是:“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贵贱不相犯也”,“[[器谓农人之器]]。而不用者,不征召夺民良时也”。认为老子主张统治者要行清静之治,不能扰动百姓。 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桃花源记》]],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陶渊明]]和[[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视频== {{#iDisplay:n0979l793ac | 560 | 390 | qq }} {{#iDisplay:n0942neat86 | 560 | 390 | qq }} categorg:+230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返回「
道德经·小国寡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