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鄙 的原始碼
←
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鄙 </big> ''' |- | [[File:T010c191cdea9b778cf.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0c191cdea9b778cf.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890207&sid=3050064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鄙(拼音:bǐ)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鄙初文作"啚",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中,古字形上部像城市,下部为城外的粮仓。到小篆时添加了义符"邑"。从字形上看,"鄙"的造字本义就是指城外的粮仓或者农田。鄙字又指公卿大夫的封地、食邑,一般在郊外的远处,因而鄙也指边远之地,引申为粗俗、浅薄之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鄙 拼音; bǐ 注音字母; ㄅㄧˇ 平水韵部; 上声四纸 部首; 阝(右) 总笔画; 13 仓颉; RWNL 郑码; JEJY 笔顺编号; 2511225251152 四角号码; 67627 五笔 KFLB(86、98) 统一码; U+9119 造字法; 会意字、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上下结构 字级; 一级(编号:2903) =='''文字源流'''== "鄙"的古字是"啚"。"啚"是会意字,[[甲骨文]]作图1,图2,上部的"口"像城市,下部字形("㐭")像粮仓。在城外所建的粮仓,这就是"啚"。金文(图2)是这一字形的讹变。而《说文》小篆则在甲骨文的字形上又添加了义符"邑",表示远离城市的聚集地之意。从字形上看,"鄙"的造字本义就是指城外的粮仓或者农田。鄙又指公卿大夫的封地、食邑,这种土地一般都在郊外甚至更远,因而"鄙"字的引[[申义]]就是边远之地。 在中心城市人的眼中,边远地方人不如都城里的人见得广,行得通,说得好。因此"鄙"作形容词用在人身上,表示他的粗俗。因为处于边远地方的人是粗俗的,因此,可以说乡下人常常受人轻视,这是长期不发达社会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根深蒂固的病态。"鄙"用作动词就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鄙"的动词用法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普遍了,后来"鄙"的动词用法固定在书面语中,一直流传到现代,现代汉语中还有鄙弃、[[鄙薄]]、鄙夷这些词。 在交际过程中,[[尽管]]不可轻易地允许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己]]表示谦恭时是可以使用"鄙"字的。譬如在一些场合还常用鄙人、鄙意这些词,这不是实指他本人的粗俗,而是自称的谦辞。 近义辨析 鄙、敝 鄙指粗俗、低下。作为谦辞,用于自称,如鄙人、鄙意、[[鄙见]]。敝指破旧、破烂。作为谦辞,指自已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方面,如:敝校、敝处、敝公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六】【邑部】兵美切(bǐ) 五酇为鄙。从邑,啚声。 说文解字注 五酇为鄙。 段注:见《遂人》,五百家也。又《周礼》:"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畍曰都,鄙,所居也。"按,《大司徒》以邦国、都鄙对言,郑注以"邦之所居曰国,都之所居曰鄙"对言。《春秋》经传鄙字多训为边者,盖《周礼》都鄙歫国五百里,在王畿之边,故鄙可释为边。又引伸为轻薄之偁,而鄙夫字古作啚。《最目》云:"俗儒啚夫,翫其所习。"可证也。今则鄙行而啚废矣。 从邑,啚声。 段注:兵美切。古音在一部,[[故鄙]]、否通叚用也。 广韵 方美切,上旨帮 ‖啚声之部(bǐ) 鄙,陋也。又边鄙也。方美切。四。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部】 鄙·康熙笔画:18 ·部外笔画:11 古文:ി 《广韵》方美切。《集韵》《韵会》补美切。《正韵》补委切。并音比。《释名》:鄙,否也。小邑不能远通也。《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注:都之所居曰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在畿内者。 又《地官·遂人》:掌造县鄙形体之法,五酇为鄙,五鄙为县。 又《广韵》:边鄙也。《左传·隐元年》: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注:鄙,郑边邑。 又《正韵》:陋也,厌薄之也。《左传·宣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老子·道德经》: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又鄙与都对言,朴野也。《淮南子·诠言训》:夫始于都者,常大于鄙。 又鄙与仁对,言不通也。《前汉·董仲舒传》:或仁或鄙。 又啬於财者曰鄙吝。 俗作鄙、蝣。<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9%84%99 鄙],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