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72.1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金石味 的原始碼
←
金石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金石味.jpg|350px|缩略图|右|'''金石味'''[https://www.yxhuabo.com/Public/upload/remote/2021/08/85781628053214.jpg 原图链接][https://www.yxhuabo.com/Home/Article/detail/article_id/1832.html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简介== 蒋琰滨紫砂作品:金石味,高雅古朴 时间:2021-08-01 14:14:15 来源: 美不止于外物 不限于器 乃是用心凝成 琰滨刀法·独具一格 金石味·高雅古朴 4.jpg '''蒋琰滨'''早年跟著名书法家储云学书法,又结缘于书法金石家陈复澄先生<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92%8B%E7%90%B0%E6%BB%A8%E6%97%A9%E5%B9%B4%E8%B7%9F%E8%91%97%E5%90%8D%E4%B9%A6%E6%B3%95%E5%AE%B6%E5%82%A8%E4%BA%91%E5%AD%A6%E4%B9%A6%E6%B3%95%EF%BC%8C%E5%8F%88%E7%BB%93%E7%BC%98%E4%BA%8E%E4%B9%A6%E6%B3%95%E9%87%91%E7%9F%B3%E5%AE%B6%E9%99%88%E5%A4%8D%E6%BE%84%E5%85%88%E7%94%9F&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蒋琰滨早年跟著名书法家储云学书法,又结缘于书法金石家陈复澄先生],中华网 - hea.china.com/a...- 2021-12-17</ref>,并在陶刻上得其亲授。后拜师舅父鲍仲梅(紫砂七老·任淦庭的徒弟)<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B9%B6%E5%9C%A8%E9%99%B6%E5%88%BB%E4%B8%8A%E5%BE%97%E5%85%B6%E4%BA%B2%E6%8E%88%E3%80%82%E5%90%8E%E6%8B%9C%E5%B8%88%E8%88%85%E7%88%B6%E9%B2%8D%E4%BB%B2%E6%A2%85%EF%BC%88%E7%B4%AB%E7%A0%82%E4%B8%83%E8%80%81%C2%B7%E4%BB%BB%E6%B7%A6%E5%BA%AD%E7%9A%84%E5%BE%92%E5%BC%9F%EF%BC%89&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并在陶刻上得其亲授。后拜师舅父鲍仲梅(紫砂七老·任淦庭的徒弟)],搜狐, 2014-06-27</ref>,并得到多位陶刻大师的指点。如此转益多师,金石味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视野与心胸,最终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琰滨刀法”<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9%87%91%E7%9F%B3%E5%91%B3%E6%9E%81%E5%A4%A7%E5%9C%B0%E4%B8%B0%E5%AF%8C%E4%BA%86%E8%87%AA%E5%B7%B1%E7%9A%84%E8%A7%86%E9%87%8E%E4%B8%8E%E5%BF%83%E8%83%B8%EF%BC%8C%E6%9C%80%E7%BB%88%E5%BD%A2%E6%88%90%E4%BA%86%E4%BB%96%E7%9A%84%E7%8B%AC%E7%89%B9%E9%A3%8E%E6%A0%BC%E2%80%94%E2%80%94%E2%80%9C%E7%90%B0%E6%BB%A8%E5%88%80%E6%B3%95%E2%80%9D&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金石味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视野与心胸,最终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琰滨刀法”],搜狐, 2014-06-27</ref>。 1.jpg “琰滨刀法”是蒋琰滨陶刻技艺的集大成者。在题材上,广取博收,除了运用山水、花鸟、人物等传统题材外,还提取了秦代青铜器、玉器、版画以及年画中的素材,突破了紫砂陶刻固有的题材和风格,使作品自然古朴、刀味浓郁并富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成为当代“文人陶刻”的典范。 在技法上,除了传统的陶刻技法,他还将篆刻、汉画像石、版画的[[雕刻]]技法溶入陶刻之中。刀刀朴素自然,给人以拙味,又拙中现巧,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张扬中不失紫砂本体之美,二者合一,给人以率真朴拙的自然之味。 00.jpg 《韵泉壶》壶体线条流畅舒展,比例协调秀美,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得的佳作。采墨绿泥制成,精致典雅。壶面书铭“茶韵清泉”,落款“琰滨”,气韵充沛,意蕴饱满。 蒋琰滨·韵泉壶1.jpg 6e27f29b26ff66f58881394f372fe84.jpg 《一团和气壶》为原创设计壶型,以圆器为基本型,壶身扁圆宽阔,丰润饱满,从上至下呈倒梯形,壶肩曲折弧度柔和。流、把置于壶身两侧,简洁精练,纤细苗条,线韵感极强,更衬托出壶身丰润。把饰一截飞龙,韵律优雅。压盖似半椭圆形,盖面微微拱起,圆润柔滑。不作壶钮,为此壶的最大特点,也是对紫砂壶基本壶型的颠覆。通过线条处理,使整器显得格外圆润而不显棱角,故名一团和气。 02.jpg 采原矿小红泥制成,泥色亮泽莹润,更显温润可爱。壶面铭刻“一团和气”,落款“琰滨书”,此壶将书法的飘逸、金石的质朴注入于紫砂中,使紫砂壶成为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绝佳载体。 金指铜器,石指石碑等。[[古代铜器]](钟、鼎、兵器、用具等)和刻石合称金石。旧时把研究铜器和刻石上古文字及有关资料的学问,叫做金石学。 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金石味是后世文人与艺术家的“美的发现";唯有审美的眼睛,才能感受到“金石味”之美。 蒋琰滨大师本身的书法功底深厚,他的作品不仅保留着毛笔书法原有的造型与韵味,并且在刀法上采取了以刀作笔直接进行刻陶书法的形式,既有毛笔书法的韵味,又有刀刻的爽利雄风。 蒋琰滨·一团和气1.jpg 正如蒋琰滨大师所说:光做好自己的艺术还不够,灿烂的宜兴陶瓷文化,精湛的陶瓷艺术,与宜兴悠久的陶瓷历史、众多的陶瓷门类、丰富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分不开的,而陶刻艺术,是宜兴陶瓷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这一辈陶刻人,在专业上,首先要去理解紫砂,认识紫砂;在传承上,首先要掌握好基本刀法,关键要学习任老他们这代人的刻苦精神,薄视物质的追求,重视技艺的传承,这样才能推动紫砂的发展。 蒋琰滨.jpg 作为当下紫砂文化界著名的中青年才俊,宜兴紫砂九隽之一,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宜兴陶刻行业协会会长,蒋琰滨大师为推动紫砂陶刻艺术的发展不留余力。他继承传统,同时又勇于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技法融于紫砂壶中,书、画、砂、壶,在他的刀笔之下是和谐一体的。 979f419c594496b06d028eea194fe63.jpg 旭日东升兮万丈芒,万丈光芒兮耀中华! 祝愿蒋琰滨会长艺术之路如旭日东升,万丈光芒! ==视频== ==《书法新知》11.金石味中的永恒感2016年10月14日发布=== {{#iDisplay:n0336b0g9af|640|380|qq}} ==参考了== [[Category:文化藝術人物]] [[Category:文化人類學]] [[Category:雕刻家]]
返回「
金石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