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43.7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金黄的麦茬地(龚保彦) 的原始碼
←
金黄的麦茬地(龚保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金黄的麦茬地'''<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2951690/pexels-photo-1295169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金黄的麦茬地》'''是[[中国]]当代作家龚保彦的散文。 ==作品欣赏== ===金黄的麦茬地=== 在北方农村生活过的孩子,谁没见过麦茬地?谁不熟悉麦茬地?谁又没与麦茬地打过交道? 每年公历五月中下旬,田地里小麦在初夏一天又一天火红的日头照晒和炙热的暑气烘烤中成熟了,那一株株密密麻麻头顶麦穗、脚插泥土的小麦,从头到脚浑身金黄,将大地装点得[[金碧辉煌]],农民们怀着丰收的喜悦挥起镰刀将它们割倒,经过一番捆扎,利用肩挑、车拉或背扛等方法将它们运回家。田野那一望无际只剩下一根根五六公分长光秃秃麦茬儿的空荡荡的土地,就是麦茬地。 麦茬是麦棵子身体的一部分,是麦棵子留在田野的孩子。它和深扎在土地中的小麦根须紧紧连接在一起,空心,圆秆,仿佛一个个心贴大地、默然不语的季节的守望者,将此时此刻空旷寂静的大地拥抱在胸前,与土地进行着深度交流和亲昵…… 我很喜欢这些麦茬。它们虽然全是农民们收割过麦子后丢弃在土地上的废品。但从每根硬邦邦的麦茬口散发出的丝丝缕缕湿漉漉、甜滋滋的气息,把广袤的田野熏染得馨香宜人,让人感受到农作物的美丽的同时感受到季节的美丽,从而使我常常忘情地徘徊田间地头,久久不愿离去。 麦茬的颜色和成熟的麦穗、麦秆、麦叶相同,全是一水的金黄。 它们紧贴在大地上,远望去,仿佛上天用巧手铺展在大地上的一层金箔,给大地平添一种富贵之气,又使大地犹如印象派绘画大师梵高用他那天才之笔画出的一幅幅色彩鲜艳明丽、意境朴拙厚重,且能瞬间照亮人灵魂的油画作品。 最早光顾麦茬地的是各种鸟儿。它们分别是麻雀、八哥、喜鹊、斑鸠、云雀、白头翁、野山鸡等。 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有着超乎寻常的嗅觉和观察力。一见人类把麦子割倒弄回家,就知道麦茬地里还有人们匆匆收割时遗漏下的为数不少的麦穗和麦粒儿,于是就急不可耐地呼啦啦从山林沼泽、河滩荒地,以及农家屋檐下飞来,栖息在一块块形状不同、高低有别、大小不一的麦茬地里,像集体庆祝夏日丰收的庆典一样,如共同享受一桌桌夏日的盛宴一般,终日高兴地叽叽喳喳吵着叫着,鸣着唱着,蹦着跳着,不停用尖利的嘴喙抢食残留在麦茬间的麦穗和麦粒儿。 那一个个硕大颀长的[[麦穗]],那一粒粒浑圆饱满的麦粒,营养丰富,香气四溢,吃得它们个个肚腹饱满、神采奕奕。 而它们在麦茬地里[[欢天喜地]]、载歌载舞跳跃鸣叫的情景,则酷似一个个天生丽质的舞蹈演员在田野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尽情浩歌狂舞,把麦茬地喧闹得喜气洋洋,热闹异常,使原本空旷、沉寂、辽远的麦茬地,顿时充满欢乐祥和之气,并散发出一种无法言喻的韵味和魅力…… 紧随鸟雀子们进入麦茬地的,是我们这些还处于童年少年时期的孩子。 我们或两三个一群,或四五个一伙,一人手上拎着一个竹筐或脊背上背着一个背篼,像法国伟大画家米勒名画《拾穗者》里的人物一样,也像我国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先生在文章中描写的他童年时代和母亲一起去田野拾麦穗一样,头顶烈日,脚踩麦茬,睁大双眼,东张西望,四处寻找着,缓慢行走在一块块麦茬地里,不停低下头弯下腰,仔细将一个个残留在麦茬地里的麦穗拾起来,装进竹筐或背篼拿回家,力争让那一颗颗浸透了乡亲们汗水、饱含着乡亲们希望、经历了漫长风雨岁月才好不容易成熟的粮食颗粒归仓,不被浪费。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领悟到了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诗句所包含的深刻含意。还深深认识到,每颗成熟的粮食,都是父老乡亲们辛劳和汗水的结晶,是他们在岁月的长河里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热爱和珍惜。 故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农村这一块块看上去极为平凡的麦茬地,让我们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懂得了“勤劳得来丰收果,付出才能有收获”的朴素人生道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麦茬地还是一位用无声的语言教育引导我们成长的老师。 麦茬地里留下了我们童年少年时代拾麦穗的身影,也镌刻下了父老乡亲们辛苦劳作、播种希望的身姿。 当我们拾完麦穗离开麦茬地不久,父母就和村里其它人家男男女女纷纷出动,拖着不久前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夏收还留在他们身体里的疲惫,要么在麦茬地里挥锄挖坑播种包谷,要么在麦茬地里挥锄挖坑播种黄豆、棉花、高粱。要不了多少日子,那一行行、一道道金黄的[[麦茬]]间,就变魔术似地长出一棵棵绿茵茵、嫩闪闪、脆生生、十分可爱的包谷、黄豆、棉花、高粱幼苗。 这些幼苗晨昏间在田野猎猎野风吹拂下,在麦茬间摇曳,在麦茬间成长,青绿苍翠,生机盎然,一派喜人景象。尤其是夕阳西下、晚风轻吹之际,夕阳古铜色的余辉洒在麦茬和包谷苗、黄豆苗、棉花苗、高粱苗上,所有麦茬地都放射出一种黄绿夹杂、朦胧含蓄的晕光。麦茬地瞬间仿佛田园诗人陶渊明篱下咏出的那一句句乡土味十足的诗行,让人陶醉,令人向住。 麦茬地,你是铺展在大地上的油画;你是鸟雀们觅食歌唱的天堂;你是农村孩子童年少年时代接近粮食、认识粮食、并形成珍惜每一粒粮食意识的[[摇篮]];你是父老乡亲们耕耘、劳作、收获、播种的场所。每次见到你,我的心中涌现出的不啻是一幅幅画,一首首歌,还是一个个关于土地、岁月、人生、希望、奋斗的思考。 尽管已有好多年没再见到你,但你的风姿神韵,形象状貌,甚至香味气息,还都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萦迴在我鼻孔间,须臾没有离去……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龚保彦,男,作家,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金黄的麦茬地(龚保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