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9.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陶埙 的原始碼
←
陶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陶埙1.jpg|350px|缩略图|右|<big>陶埙</big>[http://www.luoyue.org/net/upload/image/20150826/6357620453434375002524503.jpg 原图链接][http://www.luoyue.org/(S(p1jhclnuktuikdjq3jn4uvhi))/show.aspx?tid=d6fac16e-c77d-46e3-a662-0a7376316eb3 来自骆越文化网 的图片]]] '''陶埙'''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中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陶埙在八音中是属土音,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如埙如篪”,还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在周代[[奴隶制社会]]已相当流行,秦汉以后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全国多地都有出土,[[西安]][[半坡遗址]]、[[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山东]][[龙山文化]]遗址、[[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遗址,以及[[太原市]]郊义井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都曾出土过形状各异的陶埙。 按音孔来分,从无音孔到有音孔,从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经有六孔埙,清代宫廷云龙埙即是六孔埙。现代普遍流行十孔埙。 ==乐器形成== 古代《[[乐书]]》引用古人[[樵周]]的话说:“[[幽王]]之时,暴辛公善埙”。《[[世本]]》认为暴辛公作埙。王子年《[[拾遗记]]》上说:“庖牺氏易土为埙”。这种认为埙乐器为个人首创的观点,尽管在早期年代历代相传,但总缺乏一些有力的依据。 按科学的观点,埙应当是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乐器。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古有记载谓之“石流星”),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流穿过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早期的埙就是这样产生的<ref>[https://news.artron.net/20161111/n883405.html 埙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最初却是用来狩猎的],雅昌艺术网,2016-11-11 09:27:05</ref>。 劳动扩展了原始先人的武器,创建了原始社会的文明。 ==吹埙方法== [[File:陶埙陶埙基本演奏姿势.jpg|300px|缩略图|右|<big>基本演奏姿势</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933225496&di=80fe7cb1062bcd5ab15c53bf81b4dcec&imgtype=0&src=http%3A%2F%2Fcimg.fx361.com%2Fimages%2F2017%2F05%2F15%2Fxzqj201704xzqj20170415-1-l.jpg 原图链接][http://www.fx361.com/page/2017/0512/1727628.shtml 来自参考 的图片]]] ===基本演奏姿势=== 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持埙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吹埙的口型=== 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ref>[https://www.yueqiquan.com/xun/jiaocheng/46532.html 【埙基础教程】埙的基本演奏姿势 吹埙口型与持埙方法],乐器圈</ref>。 ====(一) 风门==== 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它可大可小。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 口风==== 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 口劲==== 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吹埙的角度=== 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孔形成约75度角,头稍稍仰起一些,不过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音角度会加大,低音则变小,这个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呼吸的方法=== 呼吸对于任何管乐都十分重要,练成正确的呼吸方法非一日之功,吸气时全身要放松,做深吸气,标举个例子,要把很重很重的东西搬起来,在搬动之前的吸气,就是深吸气。吸气是发音的的准备阶段,要根据乐句的长短来决定吸气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深吸气,这个中间有一个速度的问题,吸气的时间肯定是越短越好。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具体参照吹埙的口型一章。 ===关于俯吹音=== 埙不同于别的民族管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音高会随口风强弱的变化和口风与吹孔的角度的变化发生变化,在中高音区不很明显,但是在低音区非常明显,有时候小心,差上半个音都很正常,在全闭情况下把口风的变弱,把角度变小,可以吹出比筒音(指全闭状态下正常口风的哪个音)更低的音,叫俯吹音,一般有效音是一个小三度,比如筒音是低音5,俯吹可以吹出低音4和低音3。练习好俯吹音可以使埙的音域得到扩展,增加了埙的表现力。 ===关于常用指法和转调=== [[File:关于常用指法和转调.jpg|300px|缩略图|右|<big>关于常用指法和转调</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5933812916&di=2ccf69513827f9a94f9d99e802968ede&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1.imgtn.bdimg.com%2Fit%2Fu%3D1476263891%2C1028267105%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http://m.99114.com/chanpin/85761995.html 来自中国网库 的图片]]] 有筒音做低音5或是6,中音1或是2或是3等。每把埙都有自己的基本调,[[阴氏陶埙]]一般的基本调指的是筒音做低音5时的调,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变出别的调来。这对初学者已经很难了,我建议初学者只掌握基本指法就可以了 ,基本指法音最全 ,八音孔埙筒音做低音5可以吹到高音1,十音孔埙还可以吹到高音2或是高音3,足够初学者用了。学会基本指法以后再学学乐理知识,然后在考虑学转调<ref>[http://www.yueqixuexi.com/xun/20170803178124.html 埙的常用指法五种介绍],乐器学习网</ref>。 ==历史演绎== 我国古书上对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诗经]]》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音迟”),埙与篪的组合是古人长期实践得出的一种最佳乐器组合形式,由于埙篪合奏美丽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两种乐器一唱一和,互补互益,和谐统一,因此被后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古诗云:“天之诱民,如埙如篪”,说的是上天诱导平民,如同埙篪一样相和。埙篪之交也象征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高尚、高贵的和纯洁和牢不可破的友谊。 唐代[[郑希稷]]在《[[埙赋]]》中说:“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这就是说,埙所发出的自然而和谐的乐音,能代表典雅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所以古代的圣人们是十分器重这种乐器的。 埙和埙的演奏,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曾一度失传=== 最早的埙制作简单, 仅能吹出一个音。根据山西省万泉县(现为万荣县)荆村出土的三个埙,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埙的发展历程。考古研究表明,这三个埙产生于殷代之前(公元前16~11世纪)。第一枚是立方形,只有一个吹孔,能吹出一个音;第二枚是卵圆形,有一个吹孔和一个音孔;第三枚为圆形,有两个音孔。 后期的陶埙有几个音孔,到了殷代发展为五音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六孔埙]]产生于汉代(公元前206年~后220年),并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在可考的[[文字]]之中,我们可以确认埙在[[战国]]初就广泛应用于宫廷的祭奠活动中。秦汉以后,埙成了宫廷雅乐乐器大家族中重要的成员。 埙以它那特有的神韵,独占八音之土,曾在普通百姓中广为流传,也是宫廷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合奏或独奏。然而到清朝末年,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几乎不记得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 ==独特气质==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非凡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 《[[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更使我们体会到一幅朦胧而另人神往的艺术画面:秋天是金黄色的,是冷静的,是另人深思的,时光流逝,又有一种淡淡的悲凄和感伤。秋风扫落叶的现实,又使人平添几分愁绪。这就是埙的声音,这就是立秋之音。 中国古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浊而喧喧然,寄托了古代文人雅士面对时光长河流逝如斯的失落感,但时光仍在无情地推进;中国古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悲而幽幽然,融汇了古代墨客骚人们对封闭而沉重的中国历史无可奈何的批判精神,但历史仍然在按中国既定的轨迹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埙,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埙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这就难怪它?“质厚之德,圣人贵焉”了。 ==著名曲目== 秦源陶埙的音程、音色和音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演奏曲目有《楚歌》<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AxMDA1MjY0NA==.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7_3000_z2iuq2_19042900 陶埙《楚歌》],优酷</ref>、《苏武牧羊》和《问天》等。 1993年,埙乐大师[[刘宽忍]]与当代作家[[贾平凹]]出版了埙乐专辑。1997年,[[张维良]]出了第一张埙乐专辑《[[问天]]》<ref>[https://www.xiami.com/album/5977 问天(埙的世界)],虾米音乐</ref>。[[福娃埙]]是制埙大师[[张荣华]]为[[奥运会]]特制且仅此一套的[[彩陶埙]]。 ==视频== ===<center>陶埙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陶埙吹法</center> <center>{{#iDisplay:c00242h9ww4|560|390|qq}}</center> <center>陶埙演奏《爱江山更爱美人</center> <center>{{#iDisplay:c076326mwos|560|390|qq}}</center> <center>陶埙演奏射雕英雄传《铁血丹心》,古朴厚重的声音,透着悲壮凄</center> <center>{{#ev:youku|XNDI1NDA3NTA1Ng|560|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返回「
陶埙
」頁面